首页 > 资讯 > 物理治疗学

物理治疗学

spContent=

课程概述

近年来,随着康复医学的全面提速发展,各级医院康复医学科的架构逐渐完善,物理治疗逐渐从康复治疗中分出来,成为康复治疗中相对独立的一个亚专业,并呈现出快速增长趋势。

物理治疗学,是研究如何通过功能训练、物理因子、手法治疗来提高人体健康,预防和治疗疾病,恢复、改善或重建机体功能的一种医学相关类学科。物理治疗是康复治疗的基本构成,是康复医学的重要内容,也是治疗师特别是物理治疗师和作业治疗师必须掌握的技能之一。

《物理治疗学》这门课程,结合了“健康中国”大背景下的政策要求,内容紧靠纲要,采用线上资源共享的模式进行,介绍物理治疗学中常见的功能训练,常见的物理因子及临床常用的手法治疗。

通过本门课程学习,你将学习到软组织牵伸的技术及方法、关节活动度改善的技术与方法、肌力训练的技术与方法;基于运动控制理论的技术方法;增强心肺功能的技术与方法;基于神经生理法则的治疗技术;常见的物理因子治疗技术等,

通过学习本课程,大家还可以掌握关节活动技术、体位转移技术、肌肉牵伸技术、关节松动技术等运动治疗技术,及电疗法、光疗法、超声波疗法等常见物理治疗技术。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康复相关专业的学生和关注健康的您,了解物理治疗在康复医学领域中的重要地位和对临床治疗实践的重要意义,使大家系统掌握物理治疗实践技能和基础理论,建立物理治疗的循证思维,了解本学科的最新进展与学科前沿。来吧,快加入我们吧!

课程大纲

第一章 绪论

课时目标:掌握:物理治疗学的基本概念;运动治疗范畴、理疗范畴。熟悉:物理治疗对人体的作用。了解:物理治疗方法的发展及展望。

第二章 关节活动技术

课时目标:掌握:肩部关节的运动活动技术;肘关节的运动活动技术;手指关节的运动活动技术;髋关节的运动活动技术;膝关节的运动活动技术;踝及足关节的运动活动技术;脊柱的运动活动技术。熟悉:改善关节活动度的技术与方法;持续被动活动的作用机制。了解:影响关节活动的主要因素;制动对关节活动度的影响。

2.1 关节活动技术概述

2.2 上肢关节活动技术

2.3 下肢关节活动技术

第三章 体位转移技术

课时目标:掌握:偏瘫患者的体位转移技术;四肢瘫患者的体位转移技;截瘫患者的体位转移技术;脑瘫患者的体位转移技术。

3.1 体位转移技术概述

3.2偏瘫患者的体位转移技术

3.3 四肢瘫患者的体位转移技术

3.4 截瘫患者和脑瘫儿童的体位转移技术

第四章 肌肉牵伸技术

课时目标:掌握:肩部肌肉、肘部肌肉、腕及手部肌肉、髋部肌肉、膝部肌肉、踝及足部肌肉、颈部肌肉徒手被动牵伸和自我牵伸。熟悉:肌肉牵伸的种类与方法;肌肉牵伸的牵伸程序。了解:软组织对牵伸的反应和影响因素;软组织牵伸基础。

4.1 肌肉牵伸技术概述

4.2 肌肉牵伸技术操作方法

第五章 关节松动技术

课时目标:掌握:颈椎关节、胸椎关节、腰椎关节、肩部关节、肘部关节、腕部关节、手部关节、髋部关节、膝部关节、踝部关节的手法操作。熟悉:关节松动术的基本运动;关节松动术的手法分级;关节松动术的操作程序。

5.1 关节松动技术概述

5.2 脊柱关节松动技术

5.3 上肢关节松动技术

5.4 下肢关节松动技术1

5.5 下肢关节松动技术2

第六章 肌力训练技术

课时目标:掌握:强肌力的训练技术;核心稳定性训练。熟悉:肌力训练技术的理论基础。

6.1 肌力训练技术概述

6.2 肌力训练的理论基础

6.3 增强肌力的训练技术

6.4 核心稳定性训练

第七章 牵引技术

课时目标:掌握:颈椎、腰椎、四肢关节牵引技术。熟悉:牵引的生理学效应及其影响因素。

第八章 悬吊技术

课时目标:掌握:上肢、下肢、躯干悬吊训练。熟悉:悬吊基础理论、诊断系统、治疗系统。了解:悬吊训练的影响因素、基本原则。

8.1 悬吊技术概述

8.2 上肢下肢躯干悬吊训练技术

第九章 软组织贴扎技术

课时目标:掌握:上肢、下肢、躯干、头面部贴扎技术。熟悉:白贴、肌内效贴技术。了解:麦克康耐尔贴扎技术。

9.1 软组织贴扎技术概述

9.2 软组织贴扎技术应用1

9.3 软组织贴扎技术应用2

第十章 平衡与协调训练

课时目标:掌握:平衡功能训练;协调功能训练。熟悉:平衡、协调的维持机制。

第十一章 步行训练

课时目标:掌握:步行训练;步行能力训练。熟悉:常见异常步态矫治训练。了解:减重及机器人辅助步行训练。

11.1 步行训练概述

11.2 步行训练

11.3 步行能力训练和常见异常步态矫治训练

第十二章 神经发育技术

课时目标:掌握:Bobath技术的常用治疗技术;Bobath技术在脑瘫患者中的临床应用;Bobath技术在脑卒中患者中的临床应用。Brunnstrom技术的操作方法;Rood技术的促进方法和抑制方法;Bobath技术在脑卒中患者中的临床应用;PNF技术的基本手法与程序;PNF技术的特殊手法技术。熟悉:Bobath技术的基本观点;Bobath技术的基本原则;Brunnstrom技术的基本论点;Rood技术的基本理论、主要论点;中枢神经系统损伤后的恢复阶段;脑卒中后的运动模式;PNF技术的神经生理学原理;PNF技术的基本运动模式与手法操作。了解:PNF技术的神经生理学基础。

12.1 Bobath技术

12.2 Rood技术

12.3 Brunnstrom技术

12.4 本体神经肌肉促进技术

第十三章 运动再学习技术

课时目标:掌握:运动再学习方案的四个步骤;脑卒中患者的运动再学习方案。熟悉:运动再学习的基本原则。了解:运动再学习的机制原理。

13.1 概述和体位转移技术

13.2 平衡功能训练和步行功能训练

13.3 上肢功能训练和口面部功能训练

第十四章 强制性使用技术

课时目标:掌握:强制性使用技术临床应用。了解:强制性使用技术临床应用发展及研究进展。

第十五章 心肺功能训练

课时目标:掌握:呼吸功能训练的常用方法;心功能训练的康复方案;运动处方的制定、运动程序、运动处方的应用。了解:呼吸功能训练的生理学基础;心功能训练的生理学基础。

15.1 心功能训练

15.2 呼吸功能训练

15.3 有氧训练

第十六章 电疗法

课时目标:掌握:电疗法治疗作用和临床应用。熟悉:电疗法生理作用。

16.1 直流电疗法

16.2 低频电疗法

16.3 中频电疗法

16.4 高频电疗法

第十七章 光疗法

课时目标:掌握:红外线、紫外线、激光的物理特性、治疗作用与临床运用。熟悉:不同光疗法的概念与分类。了解:光疗法的治疗原理。

第十八章 超声波疗法

课时目标:掌握:超声波疗法的常规剂量与临床应用。熟悉:超声波的治疗原理及治疗作用。了解:超声疗法的设备及超声疗法的物理特性。

第十九章 传导热疗法

课时目标:掌握:石蜡疗法、湿热袋敷疗法及蒸汽疗法的治疗技术及临床应用。熟悉:石蜡疗法、湿热袋敷疗法及蒸汽疗法的治疗原理及治疗作用。了解:传导热疗法的概念及其种类。

19.1 传导热疗法概述和石蜡疗法

19.2 湿热袋敷疗法、蒸气熏蒸疗法和其他传导热疗法

第二十一章 磁疗法

课时目标:掌握:磁疗法的概念及治疗作用。熟悉:磁疗法的适应症、禁忌症及注意事项。了解:磁疗的治疗原理及使用方法。

第二十二章 水疗法

课时目标:掌握:水疗的分类;常用水疗方法。熟悉:水疗法的临床应用以及注意事项。了解:水疗法的作用和特点。

第二十四章 生物反馈疗法

课时目标:掌握:肌电生物反馈在康复临床中的作用。熟悉:生物反馈疗法的应用。

24.1 生物反馈疗法概述、技术和方法

24.2 生物反馈疗法的分类及应用

24.3 生物反馈疗法在康复临床中的应用

第二十六章 非侵入脑部刺激技术

课时目标:掌握:经颅磁刺激技术及经颅直流电刺激技术的临床应用。

相关知识

物理治疗(PT)
上海健康医学院康复物理治疗专业
药物治疗
康复治疗学
康复秘诀:康复治疗背后的科学原理
康复治疗学知识
康复治疗学包含哪些
从治疗到“智疗”,“慢病智疗”理念带来慢病治疗新思路
康复医学中的心理治疗与心理健康管理策略研究
怎样治疗心理疾病

网址: 物理治疗学 https://m.trfsz.com/newsview7265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