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 > 健康过六一

健康过六一

原创 北京协和医院 协和医生说

2020年5月29日晚,北京协和医院儿科在线上举办了公益直播活动“宝宝没带‘出场说明书’不用愁 协和专家为您讲解早期运动发育与训练”。北京协和医院儿科副主任医师王晨通过视频直播的形式与网友就宝宝婴儿期运动发育、训练相关问题进行科普交流。没赶上直播的家长不要着急,我们这就把直播中的“干货”统统告诉您——

专家介绍:王晨

北京协和医院儿科副主任医师。擅长:超低出生体重早产儿的救治、新生儿神经行为评估、婴幼儿智力运动发育评估。对新生儿复苏、早产儿呼吸管理、营养管理以及各种并发症的处理有着丰富的临床经验。

为什么谈婴儿运动发育与训练?

众所周知,人类并不像四蹄哺乳动物一样,在出生时就能站立和行走,这正是由于人类新生儿的大脑发育尚未成熟。而在宝宝出生后第一年,肌肉张力、生理反射及运动能力会随着大脑发育而发生显著改变。容易忽视的是,部分神经或肌肉系统疾病在宝宝新生儿时期往往缺乏临床表现,但随着宝宝长大,患有这类疾病的宝宝逐渐表现出与正常宝宝姿势和动作能力的明显不同。除了宝宝天生患有这类疾病之外,部分家长由于信息闭塞、养育方式不科学等导致宝宝缺少锻炼,进而造成运动发育落后。

▲四蹄哺乳动物一出生就能站立和行走。

科学的育儿训练可以使宝宝的潜力得以充分发挥,宝宝运动能力提升后,对世界的感知范围也能变得开阔,精神智力的发育也能得到促进,可谓一箭双雕。

宝宝运动发育的基础有哪些?

谈到宝宝的运动发育过程,不得不提及肌肉张力、神经反射。宝宝刚出生时由于屈肌张力占优势,静态下姿势像一只小青蛙,随着不断长大,慢慢转变为屈肌张力和伸肌张力相平衡,肢体也不再持续屈曲;神经反射方面,由原始反射逐渐发展为保护性反射与平衡反射;运动方面,由不随意动作逐渐转变为随意运动。

▲新生儿屈肌张力高、原始握持反射。

如何判断宝宝运动发育是否正常?

宝爸宝妈无一不关注宝宝的生长发育情况,而“大运动”就是宝宝在发育成长过程中,每个阶段所解锁的一些肢体运动。只有这些大运动符合宝宝月龄内标准范围,宝宝运动发育才可能是正常的。

关于宝宝大运动发育里程碑,有一句顺口溜:二抬,四翻,六会坐,七滚,八爬,周会走。即两个月会俯卧抬头,四个月可以由仰卧位翻身至侧卧位,六个月可以独坐,七个月可以在仰卧位和俯卧位之间自由互换,八个月会爬,一周岁会走。除了站立行走之外,其他动作无需旁人示范,天生好奇的宝宝为了更好地观察和探索周围发生了什么,自己即可努力解锁这些技能。当然,家长可以通过玩具、食物或者说话的人脸“诱惑”宝宝,给予宝宝充分的锻炼机会,调动宝宝运动的内在驱动力。

宝宝如何进行早期运动发育与训练?

两三个月的宝宝常规体检时,医生都会问:“宝宝在家每天趴着练抬头吗?”大多数宝爸宝妈的回答是肯定的,但也有部分宝爸宝妈回答时犹豫再三、含糊其辞,或者说:“我们竖抱头抬得好着呢!”殊不知宝宝竖抱保持头的中立位是比较容易的,而俯卧位下抬头是需要克服重力做功的,属于更难一级的运动。这个动作及后续的衍生动作,锻练的是整个背部、胸部和上肢的肌群,不仅仅能为将来坐立位的竖头做准备,还能为将来的翻身、坐位时腰能立稳做铺垫,是正常爬行、站立、走、跑、跳等一切大运动的基础。有宝爸宝妈说:“我们家宝宝不爱趴着。”言外之意是“宝宝拒绝练,不是我的错。”但俯卧抬头其实是需要家长在头侧前方逗引的,并且宝宝越早得到训练越容易学会。宝宝的头围、头的重量在出生后前三个月迅速增长,随着时间的推移,宝宝头部越来越沉,抬头的难度系数不断加大。如若不尽早训练宝宝抬头,并让宝宝每天练习,就会形成恶性循环——头越沉越抬不起来,头越抬不起来宝宝就越抗拒俯卧位抬头。

▲4~5个月大的宝宝伸臂支撑。

宝爸宝妈常会问:“宝宝什么时候能开始练坐?”“宝宝为什么还坐不稳?”其实,稳定坐姿的基础是俯卧位锻炼背部肌肉、拉坐起锻炼颈屈肌和腹部肌肉,翻身锻炼整体肌肉协调性。宝宝的核心稳定性增强了,自然就坐稳了。

▲宝宝独自坐稳。

重视爬行训练也十分关键。爬行是行走的基础,不但可以锻炼四肢肌肉,更能强化核心力量。宝宝只有在前期得到了充分的爬行机会,后期才能站得直、走得稳。宝宝在学会行走之后,仍然需要进行爬上和爬下训练。现代普拉提的理念是爬行训练应该贯穿终生,这也一定程度上说明了爬行训练的重要性。

▲早期踏步走。

一切为了孩子

宝爸宝妈需要根据宝宝发育的不同阶段,准备适合的玩具和锻炼场所,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充分调动宝宝运动的积极性。

▲宝宝学爬行。

北京协和医院儿科自始至终以“一切为了孩子!”为宗旨。在“六一”儿童节之际,北京协和医院儿科预祝所有宝宝们健康成长,家长们无忧无虑!

文字/王晨 洪成伟

图片/王晨 自网络

封面设计/傅谭娉

监制/张抒扬 主编/陈明雁

原标题:《健康过六一 | 协和儿科专家带来“干货满满”的婴儿早期运动发育与训练宝典》

阅读原文

相关知识

六一给孩子和家长的六个健康建议
热议!一地卫健委通知医院周六上班?医生:从没双休过
老人年过六旬还能过性生活吗
瘦的人就真的健康吗?注意:过度消瘦带来六种疾病。
六个最好的健身方式 一般都有哪些
健身增肌食谱一日六餐计划表
胚胎染色体异常一定逃不过这六大关键!
老年健康照护模拟试卷六
健康饮食|你一定要知道的六大健康减脂饮食法衡量要素!
五六十岁是健康的一道坎,管好体重是关键,送你一套体重管理方案

网址: 健康过六一 https://m.trfsz.com/newsview7324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