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无论馒头还是面包都属于常见面食。但相对于馒头,面包明显受到更多年轻人的喜欢,甚至还有不少人自称“面包脑袋”。
图源:微博热搜
但前段时间,在法国面包节上,白馒头以“中式无糖小面包”的身份参展并引起热议,这让一众馒头爱好者顿觉扬眉吐气、热血沸腾。
那么问题来了,馒头和面包到底哪个更胜一筹呢?绿瘦从健康和营养的角度给大家分析下。
面包和馒头的主要营养成分区别
虽然面包和馒头主要都是面粉制作而成的,通常含有较高的碳水化合物和蛋白质。但由于制作过程和添加物的不同,两者的营养成分也有所差异。
馒头和面包的营养成分对比(*数据来自于电商平台),图源:科普中国
1.面包的营养成分
一般面包制作材料除了面粉外,还有糖、盐、酵母、水以及各种添加剂如油脂、奶粉等制成,其种类和加工方式的不同会导致营养成分的差异。如全麦面包保留了麦麸和胚芽,因此含有更多的膳食纤维、维生素和矿物质。但白面包则经过精制加工,去除了大部分的膳食纤维和矿物质,其蛋白质含量相对较高。
然而,市面上的许多面包,尤其是甜面包和奶油面包,往往添加了大量的糖分和油脂,导致其营养价值下降。
2.馒头的营养成分
馒头除小麦粉,还需要水和酵母发酵而成,但馒头可通过不同的营养添加物,增加其营养价值,如老面发酵的馒头,比酵母发酵的馒头蛋白质含量和氨基酸总量高。
此外,馒头中还含有一定量的膳食纤维、维生素和矿物质。特别是膳食纤维,有助于促进肠道蠕动,维持肠道健康。
选择食材关注的升糖指数
升糖指数(Glycemic Index,GI)是一个衡量食物中的碳水化合物对血糖水平影响的指标,它反映了食物中的碳水化合物在消化、吸收和进入血液的速度。
升糖指数越高,食物中的碳水化合物对血糖的影响越大,甚至可能导致胰岛素分泌增加,而胰岛素是一种储存激素,它可以将多余的糖分储存为脂肪;升糖指数越低,则影响越小。因此,对于需要控制血糖或者体重的人而言是非常重要的。
但无论是面包还是馒头,影响血糖生成指数的关键并不在于名字叫什么,而更在于食材成分、耐咀嚼度等。
比如,贝果、法棍之类油脂含量低、口感坚硬、耐咀嚼的面包,对血糖波动的影响相对较小。馒头则可以选择口感相对粗糙的杂粮馒头、窝头等来降低对血糖的影响。
也就是说如果食材中有粗杂粮,或者口感较硬、耐咀嚼,则血糖生成指数较低,反之则较高。
想减重?这样选!
如果想选"对血糖或体重有所控制的面包、馒头"时,绿瘦营养顾问建议大家按照以下三点选择。
1.口感“硬”一点
无论是面包还是馒头,口感质地硬一点的,总归比口感软糯、入口即化的更不容易消化,血糖生成指数也就不那么容易升高。
2.食材“杂一点”
选择以全麦、燕麦、黑米、藜麦、南瓜等为部分原料加工的粗杂粮面包或馒头,不仅营养更丰富,而且由于粗杂粮中富含膳食纤维,也能降低餐后血糖的波动,对控制血糖水平有帮助。
3.配料“短”一点
提醒大家注意一点,挑选时注意看配料表和营养成分表,尽量选择没有夹心,原料简单、配料表较短的面包或馒头,以免摄入太多添加糖、油脂或其他食品添加剂。
最后绿瘦希望大家无论吃面包还是馒头,都能吃得健康、享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