雀斑俗称“雀子”,是散布在脸上的一些浅褐色小斑点,针尖至米粒大小,常出现于前额、鼻梁和脸颊等处,偶尔也会出现于颈部、肩部、手背等处,影响女性的形象。中医认为,“肾水不能荣华于上,火滞结而为斑”,因此,我们可以选择穴位,利用艾灸的方法正确艾灸,达到调理脾肾,疏通经络的功效。如果能长期坚持下去,便可以祛斑、淡斑。
祛斑的穴位:合谷穴、肝俞穴、足三里穴、气海穴、曲池穴、大椎穴、三阴交穴、脾俞穴
操作方法
01
合谷穴
合谷穴的位置:合谷穴位于手背虎口,在第1掌骨与第2掌骨间的凹陷处,左右手各有一穴。取穴时,将一手拇指的第一个关节横纹正对另一手的虎口边缘,拇指屈曲按下,指尖所指处就是合谷穴。也可以自然半握拳,在第2掌骨中点处取穴,轻压有微痛感。
艾灸方法:采用温和灸。手执点燃的艾条,对准穴位,距皮肤1.5~3厘米艾灸,以感到艾灸处温热、舒适为度。
艾灸时间:每日或隔日灸1次,每次灸10~20分钟。
作用功效:镇静安神,通络活血。
02
肝俞穴
肝俞穴的位置:肝俞穴位于背部,第9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2横指宽)处,左右各有一穴。取穴时,在肩胛骨下缘连线的中点可以触摸到第7胸椎,向下数到第9胸椎下的凹陷处,再向左右两侧旁开2横指宽处就是肝俞穴。
艾灸方法:温和灸,被艾灸者取俯卧位,艾灸者手执点燃的艾条,对准穴位,距皮肤1.5~3厘米,以被艾灸者感到艾灸处温热、舒适为度。
艾灸时间:隔日灸1次,每次灸10~20分钟,灸至皮肤产生红晕为止,7次为1个疗程。
作用功效:疏肝解郁,理气化滞。
03
足三里穴
足三里穴的位置:足三里位于外膝眼下3寸(4横指宽)、胫骨前肌上,左右腿各有一穴。取穴时,可将同侧手掌心正对膝盖骨中心,五指微张自然下扶,无名指指尖所触的凹陷处就是足三里。
艾灸方法:采用温和灸的方法。艾灸时,取坐位,手执点燃的艾条,对准穴位,距皮肤1.5~3厘米艾灸,以感到艾灸处温热、舒适为度。
艾灸时间:隔日灸1次,每次灸10~20分钟,灸至皮肤产生红晕为止,7次为1个疗程。
作用功效:健脾、益气、生血。
04
气海穴
气海穴的位置:气海穴位于肚脐以下正下方1.5寸(2横指宽)处。
艾灸方法:回旋灸。被艾灸者平卧,艾灸者站于一旁,手执点燃的艾条,对准艾灸部位,距离皮肤1.5~3厘米,左右方向平行往复或反复旋转艾灸。
艾灸时间:隔日灸1次,每次灸10~20分钟,7次为1个疗程。
作用功效:益气补肾,调理冲任。
辨证加灸
症状多无家族史,皮损色浅而小
05
曲池穴
曲池穴的位置:曲池穴位于肘横纹外侧端,屈肘时,在尺泽与肱骨外上髁连线中点,左右各有一穴。
艾灸方法:采用温和灸的方法。取坐位,手执点燃的艾条,对准穴位,距皮肤1.5~3厘米处艾灸,以感到艾灸处温热、舒适为度。
艾灸时间:每日或隔日1次,每次灸10~20分钟,10次为1个疗程。
作用功效:清热,凉血,解毒,抗炎症。
症状自幼发病,多有家族史,皮损色深而大
06
大椎穴
大椎穴的位置:大椎穴位于项部下端,第7颈椎棘突下凹陷处。
艾灸方法:温和灸。被艾灸者俯卧,艾灸者手执点燃的艾条对准艾灸部位,距离皮肤1.5~3厘米处艾灸。
艾灸时间:每日或隔日灸1次,每次10~20分钟,灸至皮肤产生红晕为止,10次为1个疗程。
作用功效:疏风清热,行气活血。
07
三阴交穴
三阴交穴的位置:三阴交位于小腿内侧,内踝尖直上3寸(4横指宽),胫骨内侧缘后方,左右腿各有一穴。取穴时,可以在小腿内侧,从突起的踝骨向上量约4横指宽处的骨骼后侧边缘就是三阴交,按压时会稍微感觉疼痛。
施灸方法:温和灸。取坐位,手执点燃的艾条,对准穴位,距皮肤1.5~3厘米处施灸,以感到施灸处温热、舒适为度。
施灸时间:每日灸1次,每次灸3~15分钟,灸至皮肤产生红晕为止。
作用功效:调理脾肾、舒经通络。
08
脾俞穴
脾俞穴的位置:脾俞穴位于第11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2横指宽)处,左右各有一穴。
艾灸方法:采用回旋灸。被艾灸者俯卧,艾灸者站于一旁,手执点燃的艾条对准艾灸部位,距离皮肤1.5~3厘米,左右方向平行往复或反复旋转艾灸。
艾灸时间:隔日灸1次,每次灸10~20分钟,灸至皮肤产生红晕为止,7次为1个疗程。
作用功效:调补脾肾,清热除湿。
关注经络穴位↑↑↑,回复下列关键词,即可自动查询常见病的相应取穴及疗法(待完善中...)。
常见疾病:感冒、咳嗽、打嗝、牙痛、鼻炎、心悸、失眠、头痛、便秘、痛经、腹痛、胃痛、痔疮、高血脂、高血压、低血压、角膜炎、冠心病、心绞痛、糖尿病、空调病、神经衰弱、恶心呕吐、急性结膜炎、慢性支气管炎、皮肤瘙痒、更年期综合征、扁桃体炎、口腔溃疡、慢性腹泻
关节疾病:膝关节痛、腰椎间盘突出、颈椎病、腰肌劳损、肩周炎、风湿性关节炎、三叉神经痛、中风偏瘫、腕关节扭伤、足跟痛、踝关节扭伤、坐骨神经痛
两性疾病:乳腺增生、白带异常、月经不调、慢性不孕不育、外阴白斑、外阴瘙痒、女性不孕、性冷淡、宫颈炎、子宫脱垂、子宫肌瘤、子宫出血、习惯性流产、遗精、闭经、乳腺炎、卵巢囊肿、盆腔炎、阳痿、前列腺炎、前列腺增生
亚健康:免疫力低下、记忆力减退、提高免疫力、困倦疲劳、养心安神、调理脏腑、精神焕发、精力不足、气血虚弱、健脑益智、聪耳明目、补阴扶阳、软化血管、将脂调压
养颜塑身:丰胸美胸 、黑眼圈、眼袋、青春痘、祛斑、肥胖、祛皱纹、瘦腰、瘦腹部、减肥瘦身
相关知识
艾灸疗法可减虚胖
【艾灸】艾灸的作用
蕲春艾灸:纯中医疗法治愈疑难杂症
艾灸哪里可以减肥?艾灸什么地方可以减肥?
【艾灸减肥】艾灸减肥穴位图
艾灸减肥的原理是什么?艾灸减肥要注意什么?
艾灸治疗胃炎效果如何 艾灸三个穴位可治胃炎
古法艾灸:寒湿一去消百病(第二版)(汉竹)
蛇缠腰艾灸治疗方法
艾灸治疗腰肌劳损方法
网址: 艾灸治疗雀斑 https://m.trfsz.com/newsview74168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