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白酒酿造工艺流程:白酒香气浓郁,醇厚柔和,风味多样。我国名酒历史悠久,白酒俗称烧酒,是一种高浓度的酒精饮料,通常为50至65度。根据所用糖化、发酵菌种和酿造工艺的不同,可分为大曲酒、小曲酒、麸曲酒三大类。其中,麸皮酵母酒可分为固体发酵酒和液体发酵酒两种。我们来看看传统白酒酿造技术的工艺流程。
传统白酒酿造工艺的工艺流程:粉碎、配料、润料和拌料、蒸煮糊化、冷散、加曲、加水堆积,入池发酵、出池蒸酒8个工序。
一、粉碎:古用石磨或(驴拉磨)把高粱粉碎成四六瓣,成梅花状,再用电磨磨成标准筛原料。
二、配料:将粉碎好的原料面和清蒸好的辅料(稻壳)按照100:25-30的比例手工混合均匀。一般夏季辅料为25%,冬季辅料为30%
三、润料、拌料:将配好料的面楂,按原粮量的40—50%加水进行润料,水温为常温,将混合物搅拌均匀,静置1小时左右,使谷物充分吸水,有利于糊化,加水量视面湿而不粘,有经验的酿酒师傅凭手感一捏就能感觉出来
四、蒸煮糊化:将面楂上甑锅进行蒸煮糊化,蒸煮糊化前将面楂再翻拌一次,然后用木锹和菠萁将面楂一层一层地装入甑锅,待汽圆后蒸煮1小时左右糊化,使面条煮熟不粘手,里面没有心。有经验的酿酒师可以用手去感受烹饪的程度。
五、冷散:用木锹放在干净的地面上自然稀释均匀,中间搅拌数次。夏季以20-22℃为宜,冬季以16-18℃为宜。
六、加曲、加水堆积:将泠散好的面楂按原料的25%左右的比例加入曲粉,加入50%左右的水,水为常温,用木锹进行翻拌,使之均匀,用手掌捏住面楂从手指缝挤出1—2滴水为宜,然后进行堆积,堆积时间不低于1—2小时。
七、入缸发酵:将堆积好的酒醅用竹篓人工入到缸里,上边盖上石盖进行发酵,地缸一般埋在地下,瓮口与地面齐平。间距为10-20cm。发酵醪的淀粉含量在9-12%之间,水分在55-57%之间,酸度在0.8-1.1mol/g之间,糖含量在0.5-0.6之间。Be'之间,发酵期一般为21天。
发酵时要掌握酒度的变化,一般应遵循“前缓升、中挺、后缓落”的原则。即入缸后,温度逐步上升,发酵中期,温度应稳定一个时期,然后到发酵后期,发酵温度缓慢下降。
前缓升:一般入缸到6—7天温度升至25—27℃,酒醅发甜,说明发酵正常。
中挺:从入缸第8天到第11天,温度连续4天下降到32-34℃。
后缓落:从入缸12天到21天,温度逐渐下降,每天以下降0.5℃为宜,出缸时酒醅的温度降至26—28℃,发酵好的酒醅应有不硬、不粘的感觉,色泽呈紫红色。
传统白酒酿造工艺流程
出缸蒸酒:发酵到21天的酒醅用竹篓抬出至甑锅边进行蒸馏,装甑时应按照“稳、准、细、匀、薄、平”的原则进行操作,装甑蒸汽应按照“两小一大”的原则进行操作,流酒时蒸汽应按照“中酒流酒,大气追尾”的原则进行操作,接酒时应依照酒花大小程度来判别酒头、原酒和酒尾,看花接酒都是凭酿酒大师傅的经验来判别,接酒一般在0°收酒。酒头、原酒、酒尾均存放在分层罐中,并且酒一般要存放6个月以上才能成熟
相关知识
“匠工之作,九酿琼浆”:贵州习酒·匠工九酿的品牌涵义全在这8个字里了
桂花稠酒如何制作?酿酒技术
白酒=酒精+水?原来你真的不懂白酒!
传统肉制品绿色制造加工新技术
黄桂稠酒的制作工艺范文.docx
涟江酒厂黑糯米酒的发扬传承者
工业制造
武威天梯山人参果果酒发酵工艺研究
古方玉液,养生琼浆 —— 洋河·欣液态为白酒健康表达开辟新路径
古方玉液,养生琼浆——洋河·欣液态为白酒健康表达开辟新路径
网址: 传统白酒酿造技术生产工艺 https://m.trfsz.com/newsview74193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