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久以来,有关“白酒勾兑”与“白酒行业暴利”一直为人诟病,使得白酒行业一直都站到在风头浪尖上。那么真相到底是不是如此呢?
勾兑没问题,拿什么勾兑才是关键!
提到勾兑,很多人就会联想到劣质酒、掺假等等,公众对于白酒勾兑的理解就是「酒精加水」,或者认为「高价名贵的白酒一经原酒勾兑,其品质就等同于小作坊的散酒」。总之,在人们的印象中,勾兑会降低酒的品质,甚至勾兑就是制假手段。
这里有必要强调的是,酿造酒一般较少勾兑,但蒸馏酒大部分都是要勾兑的,它是一项重要的工艺流程,勾兑这个词本身是没有问题的,拿什么勾兑才是关键。
好的白酒都需要勾兑。白酒中的主要成分是醇类物质,也含有微量的酸、酯、酮、酚等物质成分。正是这些成分之间的量比关系决定着白酒的风格。
因此,一般的企业都需要制作‘调味酒’,通过调味酒来保持各种成分的平衡,从而保证其酒的质量和风格。
白酒的勾兑并不是以工业酒精来勾兑的,那是假酒;而是以该年份的老酒为基酒,再与不同年份(可能高于或低于该特定年份)、不同轮次、不同典型酒体的酒相勾兑,最终使之符合国家标准要求的特定年份陈年酒的口感、质量、风格。
白酒行业暴利?
由于有“三斤粮食酿造一斤白酒”这一说法,公众就从这个层面来计算白酒成本,在他们心目中白酒成本低,价格高,因而对高端白酒有排斥心理,认为是在牟取暴利。
那对于市场上从几十到几千甚至上万元不等的白酒,你知道他们有什么区别吗?虽说都能喝,但味道和工艺等很多方面都不一样,主要可以分为下面几个方面:
第一个成本,也是最重要的成本——酒本身,酒是什么东西酿出来的?
现在白酒的生产主要有三种方式:
1、配制型白酒:就是食用酒精经过降度和使用正常的勾兑技术进行调兑而成。此称为液态酿酒,好处就是可控、干净、效率高。
2、酿造型白酒:即纯粮固态酿酒,其原料标准很高,谷物的出酒率大概是40%-45%,而大米高粱的价格大家心中有数,折算下来,这种生产方式只算原料成本大概也是第一种方式的2倍及以上了。
3、第三种方式,即固液结合,就是在粮食酿造的酒中,加入酒精勾兑,这个方式吸收固态法白酒的丰富口感,液态法白酒的纯净,扬长避短。
第二个成本,大概可以叫做劳作成本。
液态酿酒,相对简单:蒸酒-除杂-复蒸-增香……更有一些酒厂直接购买食用酒精,进一步简化了造酒步骤。这中间的硬件成本、时间成本和人力成本,是相对较少的。
固态酿酒,生产工艺那是真的复杂,每个酒厂酿造规程不同,多次回沙、反复蒸馏的酒厂非常多。这中间的硬件成本、时间成本和人力成本可想而知,非常的高。就拿“小分子肽都元酱香酒”为例,用图给大家简单罗列一下:
“小分子肽都元酱香酒”酿造工艺图
“小分子肽都元酱香酒”生产工艺流程
第三个成本——时间成本。真正贵的酒成本就在这里了!
好酒是需要陈酿的,刚生产出来的新酒,有辛辣味,不柔和,经过一段时间的存贮,让其自然老熟,才能使酒体绵软适口,醇厚香浓。
时间本身的消耗就是一项非常高的硬成本,在时间的流逝中,酒还会挥发的。装酒的器具本身需要成本不说,而且还有渗漏、破碎的风险。综合起来看,成本高得吓人。
看到这里,相信大家应该心里也有数了,酒并非想象那么暴利!
“小分子肽都元合酱香酒”采用的就是纯粮固态发酵的传统酿酒工艺,并且在生产用料上十分讲究,根据自身的工艺特点和长期的经验积累,特选用川南及云贵高原种植的糯红高粱和小麦为原料。经粉碎后加入曲料,在泥池或陶缸中自然发酵一定时间,经高温蒸馏后生产出来。
酿酒车间酿造并经长期窖藏的原酒,酒体醇厚细腻、酱陈香突出,但对“小分子肽都元酱香酒”的生产来说,这只能是完成了前期的基础准备工作,还需要专业勾兑师的精心勾兑。
原酒(优质酱香基础酒及调味酒)经过长期洞藏后,按秘方勾兑而成,达到酱香突出,醇厚细腻的酒体。通过酒与酒之间的勾兑达到出厂标准,并保持长期持续的稳定性。(绝不添加非自身发酵物质)
所以下一次买酒,不要再想方设法找些便宜的酒了,选择一款性价比高的酒才是最正确的!如:茅台、五粮液、都元等,都是正宗的固态法酿造的酱香型白酒,其中都元酒知名度虽然不如前两个,但绝对是性价比最高的!
“少喝酒、喝好酒、喝酒就喝都元酒!”都元研究院一直致力于生物活性肽酱香酒的研发及酒文化宣传,倡导文明饮酒、健康饮酒、饮健康酒!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