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合理饮食是基础
肥胖人群的饮食控制至关重要,但这并不意味着过度节食。首先,应控制总热量的摄入,根据个人的身体状况、活动水平等确定合适的热量范围。增加蔬菜、水果、全谷物等富含膳食纤维食物的摄入,这些食物不仅热量低,还能增加饱腹感,减少其他高热量食物的摄取。同时,要保证优质蛋白质的供应,如瘦肉、鱼类、豆类、蛋类等,有助于维持肌肉量,提高基础代谢率。减少饱和脂肪和反式脂肪的摄入,如动物油脂、油炸食品、糕点等,它们容易导致血脂升高,加重肥胖相关风险。此外,控制碳水化合物的质量,选择复杂碳水化合物,如糙米、全麦面包等,避免过多摄入简单碳水化合物,如白米、白糖等。合理分配三餐,避免晚餐过饱或夜宵,遵循早餐吃好、午餐吃饱、晚餐吃少的原则。
二、适度运动是关键
运动对于肥胖人群来说是不可或缺的健康保持手段。选择适合自己身体状况的运动方式,如有氧运动,像快走、慢跑、游泳、骑自行车等,每周至少进行 150 分钟,可以分多次进行。有氧运动能够有效消耗热量,促进脂肪燃烧。同时,结合力量训练,如使用哑铃进行简单的手臂力量练习、深蹲等,有助于增加肌肉量。肌肉量的增加可以提高基础代谢,使身体在休息时也能消耗更多热量。运动应循序渐进,避免一开始就过度运动导致受伤或难以坚持。可以先从低强度、短时间的运动开始,逐渐增加运动的强度和时长。另外,尽量增加日常活动量,如步行上下楼梯、站立工作等,减少久坐时间。
三、规律作息不可少
良好的作息习惯对于肥胖人群的健康同样重要。保证充足的睡眠,每晚 7 - 8 小时的高质量睡眠有助于身体的新陈代谢和激素平衡。睡眠不足会影响激素分泌,导致食欲增加,尤其是对高热量食物的渴望,同时也会降低基础代谢率。建立规律的作息时间表,每天尽量在相同的时间上床睡觉和起床,避免熬夜和白天过长时间的午睡。规律的作息可以让身体的生物钟正常运转,有利于身体各项机能的稳定,对于控制体重和保持健康有着积极的作用。
四、心理健康要重视
肥胖人群往往面临着较大的心理压力,可能会因为身材而产生自卑、焦虑等不良情绪。这些负面情绪可能会导致暴饮暴食等不良饮食习惯,形成恶性循环。因此,要重视心理健康,学会正确面对自己的身体状况。可以通过与朋友、家人交流,寻求他们的支持和理解,也可以参加一些社交活动,拓展社交圈子,增强自信心。必要时,可寻求专业心理咨询师的帮助,进行心理疏导和情绪调节。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相信通过自己的努力可以改善健康状况,这种心理暗示对于坚持健康的生活方式有着强大的推动作用。
五、定期体检早预防
由于肥胖与多种慢性疾病相关,定期体检对于肥胖人群尤为重要。体检可以及时发现潜在的健康问题,如血糖、血脂、血压异常等,并采取相应的治疗或干预措施。一般建议每年至少进行一次全面的体检,包括身体基本指标检查、血液生化检查、心电图等项目。对于已经患有肥胖相关疾病的人群,应遵循医生的建议,按时服药、定期复查,积极配合治疗,将疾病的危害控制在最小范围内。
肥胖人群只要积极采取科学合理的健康管理措施,包括合理饮食、适度运动、规律作息、关注心理健康以及定期体检,就能够有效降低肥胖带来的健康风险,走向健康生活的道路,提高生活的整体质量,享受健康、美好的人生。
相关知识
国家卫健委发布肥胖人群的食养指南
脂老虎:建议我国应制定肥胖人群的膳食指南
21种慢性病都和肥胖有关!想保持健康体重?科学“吃动”指南来了!
权威发布:膳食指南来啦!超重、肥胖人群要这样吃
贾玲的减肥食谱能“抄作业”吗?国家卫健委发布肥胖人群的食养指南
健康瘦身指南:3招助你保持理想体型,远离肥胖烦恼
健康饮食暴瘦群健指南
科学健康的500斤肥胖人群减重食谱
减肥行业市场如何?中国肥胖人群占比达14.1% 国内首部肥胖多学科诊疗指南发布
中国特定人群膳食指南
网址: 肥胖人群的健康保持指南 https://m.trfsz.com/newsview75814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