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 > 枸杞三种吃法清肝明目

枸杞三种吃法清肝明目

枸杞三种吃法清肝明目

枸杞如何吃更清肝明目?其实很多人在生活当中,由于一些工作性质的原因,需要长时间使用电脑,所以会出现眼睛干涩怕光,或者是红肿等现象,面对这种问题的时候,你就需要注意保护好自己眼睛了,而枸杞是当之无愧的清肝明目高手。

目录枸杞的副作用有哪些枸杞三种吃法清肝明目枸杞药用价值吃枸杞会减肥吗枸杞子的作用与功效详细介绍

1枸杞的副作用有哪些

  一、阴虚人群吃枸杞子容易上火

  在夏季的时候,还有阴虚体质的人应该注意枸杞的用量,因为枸杞性甘,温和,用量过度能造成上火,尤其是生吃时更应减少用量。

  二、过量食用问题多

  枸杞子适合体质虚弱、抵抗力差的人服用。但服用过程,一定要长期坚持,每天吃一点,才能见效,枸杞子含甜菜碱、氨基酸、胡萝卜素、维生素B1、 B2、C、钙、磷、铁等成分。对人体健康有益,但是要注意把握用量。过量食用枸杞子会使人上火、流鼻血、甚至造成眼睛红胀不舒服等。

  三、吃枸杞子有所禁忌

  枸杞子虽然具有很好的滋补和治疗作用,但也不是所有的人都适合服用的。由于它温热身体的效果相当强,正在感冒发烧、身体有炎症、腹泻的人最好别吃。

  由于枸杞子温热身体的效果相当强,患有高血压、性情太过急躁的人,或平日大量摄取肉类导致面泛红光、正在感冒发烧、身体有炎症、腹泻的人最好别吃。

  枸杞3大食疗方功效强

  (1)枸杞菊花茶

  枸杞10克,菊花10克,一起放入杯中,用沸水冲泡5分钟,即可饮用。

  功效:具有平肝潜阳、清肝明目的功效。适用于长时间劳累、熬夜所致眼睛疲劳者。

  (2)枸杞桂圆鸡蛋汤

  鸡蛋1只,枸杞子10克,桂圆肉10克,冰糖适量。将枸杞子、桂圆肉洗净,一同放入砂锅,加适量水,大火煮沸,小火熬煮10-15分钟。鸡蛋搅拌后成倒入枸杞桂圆汤中,调入适量冰糖即可食用。

  功效:具有补肾益气、滋阴养血的功效。适用于虚羸瘦弱、失眠、健忘、心悸、怔忡、腰膝酸软、头晕目眩、虚劳咳嗽、早衰、贫血等症。

  (3)地骨皮粥

  地骨皮30克(鲜者50克),粳米60克,冰糖适量。将地骨皮洗净煎汤,去渣留汁。粳米洗净,加入药汁和适量水,用小火熬煮成粥,调入冰糖即成。

  功效:具有养阴清热的功效,适合用于五心烦热、肺热咳嗽等症状。

2枸杞三种吃法清肝明目

  枸杞子清肝明目的疗效大家早已知道,因为它含有丰富的胡萝卜素,维他命A、B1、B2、C、钙、铁等,是健康眼睛的必需营养。

  枸杞子的三种食疗配方:

  1. 枸杞子+米:煮成粥后,加入一点白糖,能够治疗视力模糊及流泪的现象。

  2. 枸杞子+菊花:用热水冲泡饮用,能使眼睛轻松、明亮。

  3. 枸杞子+猪肝:煲汤具有清热、消除眼涩、消除因熬夜出现的黑眼圈。决明子具有清肝明目及润肠的功效,能改善眼睛肿痛、红赤多泪,防止视力减弱。

  很多人喜欢用枸杞子泡水、泡酒或煲汤,中医很早就有“枸杞养生”的说法,认为常吃枸杞子能“坚筋骨、耐寒暑”。所以,它常常被当作滋补调养和抗衰老的良药。

  很多人都不知道常吃枸杞子可以美容。这是因为,枸杞子可以提高皮肤吸收氧分的能力,另外,还能起到美白作用。

  枸杞子虽然具有很好的滋补和治疗作用,但也不是所有的人都适合服用的。由于它温热身体的效果相当强,正在感冒发烧、身体有炎症、腹泻的人最好别吃。

  最适合吃枸杞子的是体质虚弱、抵抗力差的人。而且,一定要长期坚持,每天吃一点,才能见效。

  专家建议,任何滋补品都不要过量食用,枸杞子也不例外。一般来说,健康的成年人每天吃20克左右的枸杞子比较合适;如果想起到治疗的效果,每天最好吃30克左右。现在,很多关于枸杞子毒性的动物实验证明,枸杞子是非常安全的食物,里面不含任何毒素,可以长期食用。

  延伸:眼睛干涩,来碗“三红”汤

  取山楂3~4个,红枣5~6个,枸杞10粒,将山楂和红枣掰碎,像沏茶一样,把这“三红”用开水冲泡。山楂可消积食、散淤血,并可强心、改善微循环,起到扩张血管和降血压、降低胆固醇的作用;红枣能补益脾胃,还能养血安神、益气生津、滋补肝胃;枸杞则有良好的滋阴、明目功效。用这三种原料泡水制成的“三红”汤,兼具补气、滋阴、化淤的作用。每天当茶水喝,长期坚持,能有效缓解眼睛干涩等症状。

3枸杞药用价值

  枸杞子也叫枸杞果,产于天津、河南、河北、山西、宁夏等地。枸杞子味甘、性平,具有滋阴补血,益精明目等作用。中医常用于治疗因肝肾阴虚或精血不足而引起的头昏、目眩腰膝酸软、阳痿早泄、遗精、白带过多及糖尿病等症。

  枸杞子可单味煮服或浸泡于白酒中做药酒服,也可与其它药物配伍同服。由于枸杞子有滋阴、补肾、养肝、明目的作用,临床上常将枸杞子与菊花、元参、麦冬、生地、钩藤、白疾藜等药配伍同服,用于治疗眼睛干涩、眼花、流泪、视物不清及高血压等症。枸杞子与杜仲 、附子、肉桂、鹿角胶等配伍,可以治疗阳痿、滑精、腰膝无力等症。此外,枸杞子对迁延性肝炎、慢性肝炎、肝硬化有较好的治疗作用。

  现代医学研究证明,枸杞子内含枯可胺a、甜菜碱及多种维生素、氨基酸等。这些物质具有降低血压、降低胆固醇、软化血管、降低血糖、保护肝脏、提高人体免疫功能等作用。因此,枸杞子还是一味预防动脉硬化、糖尿病、肝硬化以及增强机体抗病能力的良药。

4吃枸杞会减肥吗

  吃枸杞会减肥吗?枸杞是一味补药,不但不能减肥,在一定条件下还能增肥。比如肥胖症临床最多见脾虚湿阻型,症状形体肥胖,肢体困重,倦怠乏力等。若这类病人用补益肝肾的枸杞减肥,不但无效,还会让痰湿在补的过程中加重,越吃越胖。

  枸杞有滋补肝肾,益精明目的作用,可以搭配菊花食用。菊花的清热力量可以减少枸杞的火气,同时能帮助枸杞迅速补益人体内的阴液。30粒枸杞配1朵菊花是它们的最佳比例。

  中药材枸杞减肥需谨慎,因为形体肥胖的人,容易上火的人,最好不要轻易去沾枸杞子的边。经常用电脑的办公族,或是喜欢用手机上网、看电子书的耗眼族,枸杞泡水是护眼佳饮。但它毕竟它是食药同源的一种,不是所有的人都适合服用的。由于它温热身体的效果相当强,正在感冒发烧、身体有炎症、腹泻的人最好别吃。虚寒的人服用会有滑脱泄泻之弊,有内热未清慎用。有的人枸杞子吃太多造成眼睛红红胀胀不舒服,视力模糊。所以说,枸杞子不可常吃,是药三分毒。

  一般来说,健康的成年人每天吃20克左右的枸杞子比较合适;如果想起到治疗的效果,每天可以吃30克左右。挑枸杞子时要选那些粒大、色红、肉厚、质地柔润、味甜不苦、嚼之粘牙,并可将唾液染成红黄色的,这样的枸杞子质量最好。

5枸杞子的作用与功效详细介绍

  1、强身壮阳、提高男性的性功能。

  枸杞作为滋补强壮剂治疗肾虚各症及肝肾疾病疗效甚佳,能显著提高人体中血浆睾酮素含量,达到强身壮阳之功效。对于性功能减退有明显的疗效。

  2、提高机体免疫功能,增强机体适应调节能力。食用枸杞子不但可增强机体功能,促进健康恢复,而且能提高机体的抗病能力,抵御病邪的侵害,增强机体对各种有害刺激的适应能力。

  3、抗癌。枸杞子对癌细胞的生成和扩散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当代实验和临床应用的结果表明,枸杞叶代茶常饮,能显著提高和改善老人、体弱多病者和肿瘤病人的免疫功能和生理功能,具有强壮机体和延缓衰老的作用。对癌症患者配合化疗,有减轻毒副作用,防止白血球减少,调节免疫功能等疗效。

  4、有效地延缓衰老。枸杞子为扶正固本、生精补髓、滋阴补肾、益气安神、强身健体、延缓衰老之良药,自古以来就是滋补养人的上品。

  5、增强学习记忆功能。枸杞子具有改善大脑的功能,增强人的学习记忆能力。

  6、抗疲劳。枸杞子能显著增加肌糖原、肝糖原的贮备量,提高人体活力,有抗疲劳的养生功效。

  7、增强人体的造血功能。枸杞子有明显促进造血细胞增殖的作用,可以使白细胞数增多,增强人体的造血功能。

  8、提高机体的适应性。枸杞子能提高人体的适应性防御功能,使人遇到伤害性刺激时,如遇到缺氧、寒冷、失血等的忍耐承受能力提高。

  9、美容肌肤。枸杞子可以提高皮肤吸收养分的能力,另外,还能起到美白功效。枸杞子对银屑病有明显疗效,对其他的皮肤病也有不同程度的祛病养生疗效。

  10、明目。枸杞子尤其擅长明目,历代医家治疗肝血不足、肾阴亏虚引起的视物昏花和夜盲症,常常使用枸杞子。著名方剂杞菊地黄丸,就以枸杞子为主要药物。

  11、降血糖,可辅助治疗糖尿病。由于枸杞子含有胍的衍生物,可以降低血糖,因此枸杞子可以作为糖尿病人的保健品。

  12、对过敏性炎症有缓解作用。枸杞子对过敏引起的胃肠道、关节疼痛、出血等症状有缓解作用,这些祛病养生功效是通过调节内分泌实现的。

  13、保肝、抗脂肪肝。枸杞子具有保肝补肾的养生保健功效,能抑制脂肪在肝细胞内沉积,并促进肝细胞的新生。

  14、能降血脂、治疗高血压。食用枸杞子可以显著降低血清胆固醇和三酰甘油的含量,减轻和防止动脉硬化,是高血压、冠心病病人的保健养生佳品。

  15、可以治疗慢性肝炎、肝硬化。枸杞子的有效成分枸橼酸甜菜碱具有治疗慢性肝炎、肝硬化等肝脏疾病的作用,有很好的祛病养生功效。

  16、可以治疗肥胖症。每日用枸杞子冲茶,可以减轻体重,治疗肥胖症。

相关知识

【健康】春天吃枸杞,滋补肝肾、益精明目
枸杞可保肝降压 常见4种吃法
枸杞叶猪肝汤清肝火
菊花枸杞决明子山楂茶——明目养肝茶
枸杞养生知识 三种人坚决不能吃枸杞
「药食同源」明目养肝,减缓视力下降的黑枸杞的10种做法
枸杞的最佳吃法:枸杞子泡水三功效
祛火减脂 清肝明目丨菊花枸杞山楂玫瑰茶
枸杞的吃法,这三种最有营养!
吃枸杞可以减肥吗 枸杞减肥的两种吃法

网址: 枸杞三种吃法清肝明目 https://m.trfsz.com/newsview77252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