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治疗糖尿的研究进展
摘要:根据糖尿病的作用机制的不同建立不同的中药治疗体系,对症治病,探讨以中药治疗
糖尿病的现状以及今后的发展。
关键词:中药 糖尿病 机制 治疗方案 发展
糖尿病是以糖代谢紊乱为主要表现的内分泌代谢性疾病,是当前危害人类健康的常见病、多发病,其发病率呈逐年增加的趋势。从中医的角度来阐述糖尿病属祖国医学消渴病范畴,基本病机为阴虚燥热、气阴两虚,久则阴损及阳,病位在肺胃脾肾,与肝亦密切相关
。糖尿病具有热炽盛、气阴两虚、阴阳两虚、气滞致瘀、淤血的特点,可见,益气药、清热药、理气活血药的运用有实际性,益气养阴、滋阴清热、活血化瘀治法治疗糖尿病是合理的。中医药防治糖尿病有悠久的历史,积累了大量宝贵的经验。特别是中药来源的抗糖尿病活性成分,具有治疗作用温和持久、副作用小、可长期使用等特点,且其作用机制常为多靶点、多效应、多功能的综合作用,有着西药不可替代的综合优势。
一、 中药治疗糖尿病作用机理
1.1胰岛素样作用
胰岛素能促进全身组织对葡萄糖的摄取和利用,并抑糖原的分解和糖原异生,因此胰岛素有降低血糖的作,胰岛素是胰岛B细胞分泌的体内唯一降血糖的激素。中药可以通过不同的方式进胰岛素的分泌 [1]。苦瓜醇提取物有类似胰岛素样作用,能增加正常小鼠的肝糖原含量,增加正常小鼠胰岛B细胞的功能,改善糖耐量。国外学者指出:苦瓜可能具有减少肝糖原异生、增加肝糖原合成、增加红细胞和脂肪细胞外周葡萄糖氧化的作用。人参茎叶中的多糖能明显减轻四氧嘧啶模型小鼠的高血糖症状,给药后小鼠肝糖原明显增加。
1.2增加胰岛素受体数量及提高胰岛素受体敏感性
糖尿病发生时,由于胰岛B细胞的破坏,会导致胰岛素受体的数量减少和敏感性下降,所以要增强胰岛素受体的敏剂,玉竹甲醇提取物和番石榴叶中的黄酮甙主要是通过提高胰岛素敏感性而达到降血糖作用,胰岛素配合中药治疗糖尿病肾病[1]黄芪对糖尿病及其并发症有一定的疗效,具有降低血糖、改善血流动力学、保护血管内皮细胞和抑制微血管病变的功能。胰岛素配合中药治疗糖尿病肾病[2]张全观察黄芪对糖尿病模型大鼠在改善胰岛素抵抗后的胰岛B细胞组织形态学上的改变,并测定大鼠治疗前后空腹血糖与空腹胰岛素。结果表明,黄芪具有胰岛素增敏作用,保护胰岛B细胞作用。[2]枸杞多糖可通过增加非胰岛素依赖糖尿病大鼠骨骼肌细胞膜表面的葡萄糖运载体一4(GLUT-4)的表达水平,从而促进葡萄糖转运到对胰岛素敏感的组织进行细胞内利用,改善胰岛素信号转导,提高胰岛素敏感性。[3]尿宁(由生大黄、肉桂、黄连素组成)可使ALL糖尿病鼠胰腺B细胞形态和数目有所改善,降低其血糖和病死率。具有对抗胰岛素抵抗、促进B细胞的修复、增强胰岛素生物活性的作用。糖渴清(山生地、知母、黄精等组成)可通过抑制胰高血糖素分泌、促进胰岛素分泌而降低血糖.[4]
1.3抑制蛋白质非酶糖基化作用
糖尿病病人过高的血糖可促进蛋白质的非酶糖基化。通过抑制蛋白质非酶糖基化反应,能降低尿蛋白排泄及血尿素水平,从而起到控制糖尿病发展、防治糖尿病肾病的作用。[1]许惠琴1报道,五昧子、山茱萸、山楂等中药对AGEs的生
相关知识
饮食疗法干预糖尿病的研究进展
妊娠期糖尿病和糖尿病合并妊娠的研究进展
降糖、减重、降压、治疗 NASH......司美格鲁肽研究进展,一文汇总!
利尿剂研究进展
低碳水化合物饮食用于营养治疗中的研究进展.pdf
【招募】中山医院《针灸胃经腧穴治疗肥胖的2型糖尿病的减重降糖效应研究》临床研究项目
茶多酚在口腔治疗中应用的研究进展
从心血管结局看降糖药物治疗的新进展
饮食辅助治疗HIV 患者的研究进展
糖尿病STRATEGY临床研究启动 助力中国循证医学发展
网址: 中药治疗糖尿的研究进展 https://m.trfsz.com/newsview79350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