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 > 中国生姜行业:产业链、行业问题以及市场分析前景分析报告

中国生姜行业:产业链、行业问题以及市场分析前景分析报告

智研瞻发布:《中国生姜行业市场深度分析及投资战略研究报告》

生姜行业概述

生姜,作为姜科姜属的一种多年生草本植物,其新鲜根茎通常高达40至100厘米。除了人们耳熟能详的“姜”这个称呼,生姜还拥有诸多别名,如勾装指、因地辛、姜根、百辣云、炎凉小子、鲜生姜以及蜜炙姜等,这些别名都体现了生姜的特性和用途。生姜的根茎(干姜)、栓皮(姜皮)以及叶片(姜叶)均具备药用价值,是中医药材中的常见成分。

根据生姜根茎或植株的主要应用目的,我们可以将其细致划分为食用药用型、食用加工型和观赏型三种不同类型。而从植物学特征和生长习性来看,生姜又可分为疏苗型和密苗型两种。市场上常见的姜品种有五种,包括子姜、新姜、老姜、干姜和炮姜,它们各自拥有不同的功效和用途。

农产品的价格往往随着季节的变换而波动,这是由农产品的季节性生产规律所决定的。生姜的价格也不例外,其价格受季节变化的影响尤为显著。每年的11月左右,随着生姜的收获季节到来,大量新姜涌入市场,此时生姜的库存充足,市场供应充足,价格开始逐渐下降。等到第二年春天的4至5月,随着库存的逐渐消耗,生姜的供应开始变得紧张,价格也随之回升。到了7至8月,生姜的价格通常会达到一个峰值。

然而,一旦市场上的生姜价格达到波峰或波谷值后,接下来的几个月内,价格往往会持续保持在高位或低位,呈现出一定的稳定性。

图表:影响生姜价格波动的因素

资料来源:智研瞻

生姜行业市场分析

统计数据显示,2019年中国生姜行业市场规模23.73亿元,2023年中国生姜行业市场规模26.46亿元。2019-2024年中国生姜行业市场规模如下:

图表:2019-2024年中国生姜行业市场规模

数据来源:智研瞻

生姜行业产业链

从产业链的视角分析,生姜产业可以划分为三大主要环节。上游是生姜种植业,涵盖了种子和种苗的供应商,以及农户的种植活动,同时涵盖了化肥等关键生产资料。这些元素共同构成了生姜产业链的起点,为整个链条提供了基础原料。

产业链的中游则涉及生姜的采收、处理、批发、分销以及深加工。这一环节包括了生姜的初步加工和流通,如采摘、清洗、包装等,以及通过批发商和分销商将产品推向更广阔的市场。同时,中游还包含了生姜加工厂,它们对生姜进行深加工,提取其精华或制造其他衍生产品。

产业链的下游则是生姜的主要应用领域,主要包括食品和医药市场。在食品市场,生姜被广泛用于烹饪、调味和制作各种食品;而在医药市场,生姜的药用价值也备受认可,被用于治疗各种疾病或作为保健品使用。这些应用领域共同构成了生姜产业链的最终目的地,也是整个链条价值的最终实现地。

图表:生姜行业产业链

资料来源:智研瞻

生姜行业问题

1、种性退化,品种改良迫在眉睫

生姜由于其长期的无性繁殖方式,未能通过有性世代的交替来更新基因,因此容易累积并感染多种植物病毒,如黄瓜花叶病毒和烟草花叶病毒等,这些病毒对生姜的健康生长构成威胁。这些病毒导致生姜的种性逐年退化,具体表现为产量减少、品质下降,特别是抗逆性显著降低,姜瘟病频发且药物控制效果不佳。鉴于生姜已受到多种病毒的侵袭,对现有品种进行改良,以提升其抗病性和产量品质,已成为刻不容缓的任务。

2、劳动力成本高昂,机械化生产亟待推进

生姜种植属于典型的劳动密集型产业,特别是在开厢和打埂等关键环节,用工量大且技术含量高。在当前的生产力水平下,每个劳动力通常只能管理有限的种植面积。然而,随着农村青壮年劳动力大量外流,生姜种植中的高强度劳动如筑埂、翻地、施肥等不得不依赖雇佣劳动力,导致劳动力成本大幅上升,经济效益受到严重影响。因此,研发小型生姜农机具,减轻劳动强度,提高生产效率,已成为降低生产成本、提升经济效益的必由之路。

3、有机肥施用不足,影响生姜的产量与品质

生姜作为仔姜栽培,保持其优质高产的特性离不开充足的有机肥供给。按照标准,每年应施用腐熟农家肥75000千克/公顷。然而,部分姜农,特别是新加入的姜农,对有机肥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实际应用量仅为标准量的一半左右(约37500千克/公顷),这直接导致了生姜的产量和品质难以达到最佳状态。

4、加工产业发展滞后,市场销售风险增加

当前,生姜产品加工企业的数量相对有限,且普遍存在加工能力不足的问题,这直接导致了生姜加工产品的种类和数量受限。具体来说,超过95%的生姜仍然主要用于鲜食和鲜销,这种高度依赖单一销售模式的现状,无形中增加了种植户的市场风险,同时也制约了生姜产业在多元化生产上的进一步发展潜力。

5、产业化程度有待提高,市场风险较大

在生姜的生产环节,随着种植规模的扩大,姜种需求量也在不断增加,姜种供应缺口逐渐显现。同时,由于种植生姜的方式过于分散,缺乏整体性的统一规划和集中的管理策略,这导致了生姜生产基地的区域化、专业化和标准化程度明显不足。在销售方面,生姜的销售方式相对落后,与当前的市场需求和发展趋势不相适应。此外,缺乏专业的产地集散市场,市场功能不完善,进一步增加了市场风险。

6、农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欠缺,产品档次难以提高

生姜产品的质量安全监督检测及其生产过程的监管,在评估产品质量安全、农业法规执行、产品基地管理和国际贸易等多个领域扮演着至关重要的技术支撑角色近年来,无公害生产技术示范推广项目取得了令人瞩目的进展。通过在示范基地和销售市场广泛实施速测法进行严格的抽样检测,我们有效地确保了产品的质量和安全,这一举措取得了显著的积极成效。然而,当前面临的挑战依然严峻,检测手段相对薄弱,检测经费不足,这些问题限制了我们在生姜产品质量安全监督检测和生产过程监管方面的能力,进而影响了产品质量安全水平的提升。为了克服这些困难,我们需要加强检测技术的研发与应用,同时寻求更多的经费支持,以确保生姜产品能够持续满足高质量安全标准。

图表:生姜行业问题

资料来源:智研瞻

生姜行业前景

预测,2024-2030年中国生姜行业市场规模平稳上升。预测,2030年中国生姜行业市场规模32.34亿元。2024-2030年中国生姜行业市场规模预测如下:

图表:2024-2030年中国生姜行业市场规模预测

数据来源:智研瞻

生姜行业发展建议

1.加速生姜品种优化与良种繁育步伐

生姜产业的繁荣兴盛离不开优质品种的坚实支撑。为了筑牢这一基石,我们必须加速种质资源的创新培育和新品种的选育工作。这需要我们全面、深入地挖掘、保护和利用国内丰富的生姜种质资源,同时积极引进并创新利用国外的优质种质,以期将全球范围内的优良基因融入我们的品种库,为生姜产业的持续发展和壮大提供强有力的品种保障。

2.强化生姜采后保鲜与多元化加工利用

目前,我国生姜加工技术尚显滞后,科技含量不高,产品附加值低,且结构单一,鲜食消费占据主导地位。除了现有的姜油、姜汁饮料、姜茶等产品外,其他深加工产品的市场占有率仍然较低。因此,我们急需研发安全高效的生物保鲜剂、控温贮藏和冷链运输等关键技术,以提升生姜的采后保鲜与贮藏能力。同时,还需加大生姜精深加工新技术及新产品的开发力度,以满足市场的多样化需求。

3.提升生姜产品品质并扩大国际市场份额

作为生姜生产和出口的大国,我们致力于提供高质量、符合出口标准的生姜产品。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我们需要加强标准化种植、加工和出口的全流程管理,确保生姜的品质和质量安全。同时,我们还将完善生姜产品供应链,为开拓更广阔的国际市场奠定坚实基础。

生姜不仅是日常生活中常见的食品,还是一种重要的调味品。其独特的辛香味能够刺激消化黏膜,增强食欲,促进消化。因此,我们更应当注重生姜产业的健康发展,为全球消费者提供优质的生姜产品。

图表:生姜行业发展建议

资料来源:智研瞻

相关知识

中国牛油果行业市场现状及前景分析报告(2023版)
2024版中国减肥产品行业市场概况分析及投资前景分析报告
减肥姜茶市场前景分析及行业研究报告
中国碧生源减肥茶行业技术及市场前景分析报告(技术与市场版)
中国减肥贴片行业市场前景分析预测报告
中国塑身按摩膏行业市场前景分析预测报告
中国餐饮供应链报告:产业链、行业的“王道”、市场规模预测以及发展前景分析
中国人参果行业市场前景分析预测报告
中国健康险行业发展环境分析及市场前景预测报告(2024版)
2020年中国减肥行业分析报告

网址: 中国生姜行业:产业链、行业问题以及市场分析前景分析报告 https://m.trfsz.com/newsview79668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