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市、縣(市、區)人民政府,省政府直屬各單位:
為深入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和省第十五次黨代會精神,全麵推進衛生健康現代化建設,經省政府同意,現提出以下實施意見。
一、總體要求
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把保障人民健康放在優先發展的戰略位置,聚焦“病有良醫”“幼有善育”“老有康養”,以高質量發展為首要任務,以縮小城鄉、區域、人群健康差距為主攻方嚮,以科技、人纔、創新為核心驅動,全麵推進衛生健康現代化建設,為實現“兩個先行”提供有力健康支撐。到2027年,基本實現衛生健康現代化,健康服務體繫全域均衡、優質健康服務全程貫通、健康生活全民優享,人民更加健康長壽,主要健康發展指標全國領先、達到高收入國傢水平。
二、重點任務
(一)實施全民健康促進行動。
1.打造健康中國省域示范區。完善健康浙江建設工作推進機製,把健康融入所有政策,推進健康城市、健康促進縣(區)建設,探索開展公共政策、重大工程項目等健康影響評價,培育200個健康浙江行動省級樣闆。
2.健全城鄉居民健康體檢製度。加強城鄉居民免費健康體檢經費保障,優化體檢項目,年體檢人數達到1000萬以上。建設推廣“浙裡健康e生”等應用,集成疾病診療、醫學檢查檢驗、健康管理等全量數據,居民電子健康檔案開放率達到90%。
3.完善慢性病早篩早診早治製度。加強慢性病綜合防控示范區建設,全麵推進高血壓、糖尿病等重點慢性病全週期管理。持續推進婦女“兩癌”和重點人群結直腸癌、慢阻肺等篩查幹預。探索開展重點人群肺癌、上消化道癌、肝癌、前列腺癌等篩查幹預。加強兒童青少年近視、肥胖、脊柱彎曲異常和老年人阿爾茨海默病、帕金森病等篩查幹預。
4.加強心理健康與精神衛生服務。加強醫療機構精神衛生(心理)門診服務。學校按要求配備專職心理健康教育教師(醫師)。實施“醫校心理援助”計劃。加強抑鬱症、焦慮障礙、睡眠障礙、兒童心理行為發育異常等常見精神障礙和心理行為問題幹預。開展精神衛生“百韆萬”服務基層行活動,推廣“浙裡心晴”平台服務,居民心理健康素養水平達到30%以上。
5.改革完善傢庭醫生製度。完善簽約服務經費長傚籌措機製,合理提高簽約居民醫保門診報銷比例、降低起付標準,推進傢庭醫生製度與醫保門診支付方式改革、績傚工資改革等相啣接。優先保障重點人群的傢庭醫生服務,推動基本公共衛生服務提質增傚,居民簽約服務覆蓋率達到45%以上,基本建立健康“守門人”製度。
6.開展全民健身運動。倡導運動促進健康理唸,深入實施全民健身國傢戰略。體育健身和運動休閑成為普遍的健康生活方式,城鄉居民經常參加體育鍛鍊人數比例達到44.7%以上。
(二)實施公共衛生安全行動。
1.健全公共衛生體繫。推進公共衛生最安全省建設,90%的縣(市、區)達到公共衛生強縣標準。依託省疾病預防控製中心爭創國傢區域公共衛生中心,建設省預防醫學科學院。推進全省疾控體繫改革。加強疾控機構規范化建設,建設高水平疾控機構,設立流行病學首蓆專傢,增強流調、實驗室檢測和疾病防治科研能力,實現公共衛生人員“人人會流調”。村(居)民委員會下屬公共衛生委員會比例達到100%。
2.加強重大傳染病防控。建立健全多跨協同的新發突發傳染病、症候群、異常健康事件監測繫統。加大重大傳染病防控力度,推進艾滋病綜合防治示范區建設,加強結核病早期篩查發現和規范治療,開展消除丙型肝炎公共衛生危害行動。強化健康危害因素風險監測預警評估。深化以環境衛生整治、衛生村居建設、健康村居建設與健康教育促進為重點的愛國衛生運動。
3.創新醫防協同機製。完善專業公共衛生機構、醫院和基層醫療衛生機構“三位一體”疾控體繫。實施醫療救治能力提升三年行動,完善分級分層分流的重大疫情救治體繫。建設省公共衛生臨床中心、省級重大傳染病防治指導中心。二級以上醫療機構全麵設置公共衛生科與疾控監督員。深化縣級疾控機構與縣域醫共體醫防融合,健全“兩員一中心一團隊”工作機製。探索培養臨床、預防、管理一體的公共衛生復合型人纔。
4.提升急診急救能力。完善院前急救網絡,迭代“浙裡急救”應用,推動院前急救與院內急診有傚啣接,提升心梗、腦梗和創傷等患者搶救成功率。全麵推進人員密集場所配備自動體外除顫器。加強公眾急救技能培訓,麵嚮中小學生普及急救知識。提升緊急醫學救援能力,爭創1個國傢緊急醫學救援基地,建設6支國傢衛生應急隊伍,每個設區市建設至少1個航空(醫學)救援基地,實現醫學救援直升機坪縣(市)全覆蓋,推進國傢海上緊急醫學救援基地建設。
(三)實施縣域醫療衛生提升行動。
1.深化縣域醫共體改革。加強縣域醫共體人財物一體化管理。強化繼續教育、進修培訓、示范教學等學習共同體建設。建立基層首診、雙嚮轉診、急慢分治、上下聯動、線上線下結合的縣域分級診療製度。推動縣域醫共體嚮健康共同體轉型發展,完善“總額預算、結余留用、超支分擔”等醫保政策,構建預防、治療、康復、健康促進一體連續的縣域健康服務新模式。開展緊密型城市醫療集團建設試點。
2.推動高水平縣級醫院建設。實施高水平縣級醫院建設“七大行動”。設立人纔培養、科研、學科專科和設施設備等縣級專門項目。推廣介入、腔鏡、微創、體外膜肺氧合等技術,加強胸痛、卒中、創傷、危重孕產婦救治、危重兒童和新生兒救治等急診急救中心建設,提升重症、腫瘤、兒科、慢性病、傳染病等診治能力,針對群眾需求和主要外轉病種增設二級學科、發展亞專科。縣級醫院醫療服務能力穩居全國前列。
3.築牢鄉村(社區)衛生網底。加強鄉鎮衛生院(社區衛生服務中心)急救、全科、兒科和中醫科等能力建設,30%以上服務能力達到國傢推薦標準。支持200傢以上中心鎮衛生院達到二級醫院能力水平。通過政府舉辦、醫共體延伸設置等形式,1000人口以上行政村的村衛生室設置率達到100%。加強基層衛生人纔定嚮培養和履約管理,合理新增專業、擴大規模、提升層次,年定嚮培養醫學生1800人以上。每韆常住人口基層衛生人員數達到3.5名,每個村級醫療衛生機構擁有執業(助理)醫師至少1人。
4.補齊山區海島縣健康服務短闆。聚焦山區26縣和6個海島縣,深化醫療衛生“山海”提升工程,促進優質醫療資源有序擴容和均衡佈侷。以嵊泗、景寧為試點,推廣“牽頭省級醫院+省市三級醫院+基層醫療衛生機構”組團式幫扶機製,強化管理支持、人纔帶教、學科建設、專科提升等“造血式”幫扶模式,滾動實施“百名專傢下沉、韆名醫護進修”計劃,提升“3342X”服務能力,縣級綜合醫院全部達到國傢推薦標準。採取巡迴醫療、流動智慧醫院、智慧“健康方舟”和遠程醫療等形式,實現山區海島縣村級衛生服務全覆蓋。
(四)實施“醫學高峰”攀登行動。
1.打造高標準臨床醫學國傢隊。建成1個以上國傢醫學中心、10個以上專業類別國傢區域醫療中心。實施醫學高峰計劃,持續做精傳染病、器官移植、肝膽外科、心血管內科、血液病、眼視光等尖峰學科,不斷做強重症醫學、呼吸科、消化內科、神經外科、骨科學、兒科等優勢學科,加快發展老年醫學、腫瘤醫學、生殖醫學、康復醫學、精神病學、神經醫學和罕見病等潛力學科。加強省市醫院內涵建設,明顯減少常見病、多發病門診服務,推廣多學科診療模式,四級手術佔比達到25%以上,提升病例組合指數值和高相對權重(RW≥2)值病例佔比。
2.培育高能級醫學科創平台。推動中科院杭州醫學所發展,加快二期項目建設,打造世界一流醫學科研機構。圍繞分子醫學、傳染病診治、眼視光學等重點方嚮,爭創醫藥領域全國重點實驗室。新建國傢和省級臨床醫學研究中心、重點實驗室、工程研究中心等醫學重大科創平台20傢以上。加強生物安全防護三級實驗室建設,建成大動物生物安全防護三級實驗室。支持省屬醫學高校爭創“雙一流”高校。
3.建設高水平研究型醫院。製定研究型醫院建設標準,培育研究型醫院10傢以上。實施“百院創新、韆醫創客”工程,推進衛生高層次人纔特殊支持計劃,探索首蓆臨床科學傢製度,強化以臨床問題為導嚮的科研攻關和發明創新。爭取委省共建提升高水平醫院臨床研究和成果轉化能力試點,在科研自主權、科研儀器設備採購等方麵,採取與支持高校、科研院所創新的同等政策。省級、市級醫院每百名衛技人員年科研經費分別達到250萬元、60萬元以上,科研成果轉移轉化金額分別達到170萬元、30萬元以上。
4.建設市域醫療高地。加大大型醫用設備配置、重點學科(專科)建設、高層次人纔培養等方麵支持力度,全力推進寧波、溫州、湖州、金華等省級區域醫療中心建設,支持嘉興、衢州、麗水等打造省際邊界醫療高地,推動杭州-紹興、寧波-舟山、溫州-台州構建市際優質服務圈,明顯縮小省市醫療能級差距。
5.加大專科醫院佈侷。編製省專科醫院發展規劃,完善兒童、婦產科、老年病、腫瘤等優質專科醫院佈侷,支持心血管病、眼科、骨科、口腔、精神、皮膚病等高水平專科醫院發展,推動構建高質量專科聯盟體、協作體,力爭專科醫院床位數佔醫院總床位數的30%以上,專科醫院診療人次佔醫院總診療人次的10%以上。新建省皮膚病醫院(省醫學整形美容醫院)。支持社會力量提供多層次多樣化醫療服務,規范引導醫學檢驗、影像、體檢等第三方獨立醫療機構發展。
6.合理擴容重症救治資源。全麵加強縣級二甲以上和省市三級綜合醫院的重症學科(含綜合ICU、專科ICU)建設,重症床位佔總床位數的比例分別達到4%、8%以上。建設全省重症醫學聯盟,強化住院醫師和專科醫師重症醫學技能培訓,全麵提升重症醫學水平。
(五)實施優生優育保障行動。
1.完善積極生育支持措施。推進新型婚育文化建設。推動落實政府、用人單位、傢庭、個人等多方責任,完善財政、稅收、保險、教育、住房、就業等生育支持政策體繫,減輕生育、養育、教育負擔。加強人口發展戰略研究,建立人口長期均衡發展指標體繫,強化人口監測預警預報。
2.實施母嬰健康提質工程。依託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婦產科醫院爭創國傢區域產前診斷中心。建設4個省級兒童區域醫療中心。實現三級婦幼保健機構設區市全覆蓋,支持有條件的地區分設兒童醫院、婦產科醫院。強化縣級醫院兒科建設。規劃佈侷30傢開展人類輔助生殖技術的醫療機構。建立篩查、診斷、治療、康復、保障一體的出生缺陷兒童全週期工作機製,嚴重緻殘出生缺陷發生率控製在1‰以內。推進0—3歲嬰幼兒發育監測篩查和幹預。每韆名兒童擁有兒科執業(助理)醫生1.12人。
3.發展普惠託育服務。推動幼兒園、機關企事業單位、社區舉辦託育服務設施,鼓勵社會力量提供普惠託育服務,按需配置城鄉託位資源。推動普惠託育納入基本公共服務,製定普惠託育服務標準,創建全國嬰幼兒照護服務示范城市5個以上。推進基層“醫防護”兒童健康管理指導中心建設。建設公共場所五星級母嬰室600個以上。
(六)實施老年健康支撐行動。
1.提升老年多病共治水平。依託浙江醫院爭創國傢區域老年醫療中心。各設區市依託現有醫療資源或通過新改擴建等方式建設老年病醫院(老年醫療中心)。二級以上綜合性醫院全麵設立老年醫學科,推廣多學科診療模式,加強老年綜合征管理。
2.發展康復護理服務。全麵加強二級以上醫院康復科建設。通過新改擴建、現有醫療機構轉型和社會力量舉辦等形式,每個設區市設置至少1傢二級以上康復醫院,每個縣(市、區)設置至少1傢護理院(中心)。支持基層醫療衛生機構設置康復護理病床,積極開展社區、居傢康復護理服務。
3.開展安寧療護服務。依託省市醫院建立安寧療護指導中心和培訓基地,支持縣(市、區)醫院建立安寧療護病區,力爭50%以上的鄉鎮衛生院(社區衛生服務中心)提供安寧療護服務,鼓勵社會辦醫療機構提供安寧療護服務,創新推廣“居傢—社區—門診—病床”多元一體的安寧療護服務模式。培養安寧療護人纔隊伍。加強生命教育和安寧療護社會宣傳。
4.推進醫養結合服務。加大醫養結合政策支持力度,推進“養中設醫”“醫中增養”嵌入式醫養結合機構發展,探索建立醫養結合機構養老床位和醫療床位按需規范轉換機製。推動社區衛生、養老服務、扶殘助殘等公共服務設施統籌規劃、資源共享。深化醫療衛生機構與養老服務機構簽約合作,建立養老服務機構健康巡診製度。拓展社區居傢醫養結合服務,開展“互聯網+”醫養護服務,推動傢庭病床與傢庭養老床位融合服務。創建全國醫養結合示范省,培育醫養結合示范項目120個。
(七)實施中醫藥傳承創新行動。
1.培育中醫“名院、名科、名醫”。建成國傢中醫藥綜合改革示范區,依託省中醫院爭創國傢區域醫療中心,建設5傢以上國傢中醫特色重點醫院,實現設區市三甲中醫醫院全覆蓋。加強血液、腎病、肺科、骨傷等中醫特色學科(專科)建設,15個以上學科進入全國中醫醫院學科(專科)學術影響力榜單前十。新增國傢和省級名中醫60名以上,建設省市中醫藥創新團隊100個。
2.推進“基層中醫化、中醫特色化”。提升基層中醫藥服務能力,80%以上縣級中醫醫院達到國傢推薦標準。幫扶山區26縣和6個海島縣建設100個省級中醫藥重點專科。遴選培養基層中醫藥學科帶頭人500名、骨幹人纔1萬名。所有鄉鎮衛生院(社區衛生服務中心)能夠提供6類10項中醫藥適宜技術服務,建成基層“旗艦”中醫館200個以上。
3.促進中西醫協同發展。爭創2傢以上國傢中西醫協同“旗艦”醫院。推動綜合醫院、婦幼保健院和康復護理等專科醫院中醫科室全覆蓋。開展重大疑難疾病、傳染病、慢性病中西醫聯合攻關和中藥製劑等成果轉化。健全“西學中”人員培養機製,提升中西醫結合診療水平。推廣智能開方、處方流轉、共享藥房、代煎配送等一站式服務。結合各地實際,建立基于服務量的中醫醫療機構補償機製。建好“國民學國醫”學習平台。高質量推進中醫藥走出去。
(八)實施數字健康高地建設行動。
1.推進衛生健康數字新基建。按照“1+11”總體佈侷(1個省級主雲+11個市級子雲)建設“浙江健康雲”,推動醫療衛生機構核心業務規范有序上雲。建成“省市縣鄉村五級、雲網源三端”架構的“浙江健康數據高鐵”。建設浙江健康醫療大數據中心,匯聚全人群全週期全要素醫療健康數據。培育健康醫療數據要素市場。
2.發展B2C模式的“互聯網+”醫療健康服務。推廣普及“互聯網+”醫療、檢查檢驗、護理、藥事、中醫、醫保等服務,構建線上預約、在線診療、線下護理、藥品配送、醫保結算等全流程閉環服務。推動醫療機構全麵開展常態化“雲診室”服務,形成線上線下分診新模式。建立完善政府主導、市場運營、社會參與的“互聯網+”醫療健康服務運行機製。
3.推廣普及人工智能臨床輔助決策支持應用。創新實施數字醫共體和醫療衛生數字“山海”提升工程,建立全省統一的人工智能臨床輔助決策支持平台,在縣域醫共體普及應用,實現人工智能提升基層醫療服務能力的全新突破。推廣遠程會診、遠程檢查、遠程病房和遠程教學。建設未來社區(鄉村)智慧健康站。
4.探索“未來醫院”發展。研究製定“未來醫院”建設指引,加強數字技術與生命科學交叉結合的新理論、新知識、新技術的探索運用,實現院前、院中、院後全週期數字醫療健康服務,打造一批“未來醫院”樣闆。
(九)實施“三醫”協同治理行動。
1.深化醫保支付方式改革。健全醫保經辦機構和醫療機構協商談判機製,推廣醫保總額預算管理下的多元復合醫保支付方式,優化住院費用按疾病診斷相關分組點數法付費,探索急性後期按床日付費改革,完善符合中醫藥特點的醫保支持政策。加快推動長期護理保險提質擴麵。逐步擴大醫保對常見病、慢性病和康復護理等互聯網醫療服務支付范圍。
2.優化調整醫療服務價格。深化公立醫院和基層醫療衛生機構醫療服務價格改革,加強服務成本測算,落實動態調整機製,全省公立醫院醫療服務收入佔醫療總收入比例達到36%以上。對臨床急需安全有傚的新技術明確技術規范,按程序設立收費項目,適時納入醫保支付范圍。
3.完善藥品供應保障體繫。聚焦化學創新藥、生物技術藥、高端醫療器械、現代中藥和疫苗等,優化我省醫藥產業結構,提高產業能級,推動醫藥大省嚮醫藥強省轉變。落實國傢和省藥品耗材集中帶量採購,強化中選藥品和耗材穩定供應。加強臨床藥學隊伍建設。健全短缺藥品監測預警和分級應對機製。完善多元化省市應急醫療物資儲備製度。
4.深化公立醫院薪酬製度改革。按照“兩個允許”要求,建立健全符合行業特點的公立醫院薪酬製度,力爭人員支出佔業務支出比例達到45%以上。建立健全人纔、科技創新、事業發展和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對等薪酬總量專項激勵機製。探索實行年薪製、協議工資製和項目工資製等分配形式。深化基層醫療衛生機構補償機製改革,加強鄉村衛生人員綜合保障。
5.加強行業綜合監管。加強衛生健康法治建設,推動公共衛生、“幼有善育”等領域地方立法,開展法治醫院建設。加大醫療衛生、食品藥品、學校衛生等監管力度。編製醫療機構大型醫用設備配置清單,完善乙類大型醫用設備配置辦法。優化醫院等級評審,形成常態化評審機製,建立等級能上能下製度。健全完善三級醫療衛生質控網絡,強化競爭性遴選、調整機製,促進醫療衛生服務標準化、同質化管理。完善公立醫院黨委領導下的院長負責製,深入實施清廉醫院建設五年行動計劃,紮實推進“院科兩優、德醫雙強”工程。
三、保障措施
(一)強化組織領導。加強黨建統領,進一步健全黨對衛生健康工作全麵領導的體製機製。省健康浙江建設領導小組加強統籌協調,完善工作推進機製,製定年度任務清單。各地、各單位結合實際落實工作任務,加強力量保障,形成工作閉環。建立“縣級創新、市域推開、全省推廣”的工作機製。
(二)強化投入保障。落實政府辦醫責任,優化醫療衛生支出結構,堅持集中財力辦大事,加大對鄉村醫療、山區海島縣醫療衛生、“一老一小”健康服務、公共衛生、中醫藥發展等的保障力度。落實政府對公立醫院“六項投入”政策,積極化解存量長期債務,嚴禁違規新增舉債建設項目。
(三)強化監測評價。構建完善衛生健康現代化監測評價指標體繫,將重點任務完成等情況作為健康浙江建設的重要內容,強化工作指導、發展評估、督查激勵,確保各項目標任務落地見傚。
(四)強化典型宣傳。建強“健康浙江”新媒體品牌,做好政策解讀和信息發佈,加強正麵宣傳和典型報道,營造衛生健康現代化建設的良好氛圍。
附件:浙江省衛生健康現代化建設重點指標體繫
浙江省人民政府辦公廳
2023年3月31日
(此件公開發佈)
附件
浙江省衛生健康現代建設重點指標體繫
類別
序號
指標
2023年
2025年
2027年
性質
健康水平
1
人均預期壽命(歲)
82.4
82.5
82.7
預期性
2
人均健康預期壽命(歲)
同比例提高
預期性
3
孕產婦死亡率(1/10萬)
持續鞏固在歷史低水平
預期性
4
嬰兒死亡率(‰)
持續鞏固在歷史低水平
預期性
5
國民體質合格率(%)
94.3
94.5
94.7
預期性
6
居民健康素養水平(%)
39
40
42
預期性
健康科技
7
高水平研究型醫院(個)
≥5
預期性
8
中國醫院科技量值(STEM)
百強醫院(個)
≥8
≥9
≥10
預期性
百強學科(個)
≥225
≥230
≥235
預期性
9
國傢醫療健康信息互聯互通標準化成熟度評價
達五級的設區市(個)
≥2
≥5
≥8
預期性
達四級以上的縣市區(個)
≥40
≥50
≥65
預期性
達四級以上的醫療機構(個)
≥75
≥100
≥130
預期性
10
國傢級衛生人纔數(名)
330
350
360
預期性
健康資源
11
韆人床位數(張)
6.0
≥6.1
預期性
12
韆人醫師數(人)
4.0
≥4.2
預期性
13
韆人護士數(人)
4.2
≥4.6
預期性
14
疾控機構規范化率(%)
100
約束性
15
縣級公立醫院中三級醫院佔比(%)
19
22
25
約束性
16
鄉鎮衛生院(社區衛生服務中心)達到國傢服務能力標準佔比(%)
85
≥90
約束性
17
每韆名老年人醫療機構康復護理床位數(張)
5.0
5.5
5.8
預期性
18
每韆人口擁有3歲以下嬰幼兒託位數(個)
3.8
4.5
5.5
預期性
健康服務
19
全國三級公立醫院績傚考核排名
西醫類
力爭保持全國前三
預期性
20
中醫類
力爭進入全國前五
預期性
21
縣域就診率(%)
89.5
≥90
預期性
22
重點人群傢庭醫生簽約覆蓋率(%)
≥85
約束性
23
適齡兒童國傢免疫規劃疫苗接種率(以鄉鎮為單位)(%)
≥90
約束性
24
重大慢性病過早死亡率(%)
9.3
9.0
8.5
預期性
25
總體癌症五年生存率(%)
47
48
≥50
預期性
健康保障
26
個人衛生支出佔衛生總費用比重(%)
≤24
預期性
27
人均基本公共衛生服務經費(元)
穩步提升
約束性
28
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險政策范圍內住院報銷比例(含大病保險)(%)
68
70
70
預期性
29
異地結算醫療機構開通率(%)
50
60
70
預期性
綜合指數
30
健康浙江發展指數
85
86
87
預期性
31
中醫藥發展指數
80
82
85
預期性
相关知识
國家衛生健康委辦公廳關於提升老年醫學醫療服務能力的通知
國務院辦公廳發布推行環境污染第三方治理意見
關於進一步深化環境影響評價改革的通知
國家衛生健康委辦公廳關於組織開展2024年世界人口日宣傳的通知
關於開展2024年全民健康素養宣傳月活動的通知
國家衛生健康委辦公廳關於印發心理援助熱線技術指南(試行)的通知
關於印發《國家環境保護環境與健康工作辦法(試行)》的通知
積極生育支持措施來了,事關你的家庭『福利』!
關於開展倡導文明健康綠色環保生活方式活動的意見
全面推進中醫藥振興發展,助力健康中國建設
网址: 浙江省人民政府辦公廳關于推進浙江省衛生健康現代化建設的實施意見 https://m.trfsz.com/newsview80760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