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 > 推動人工智能健康發展

推動人工智能健康發展

  必須加強人工智能發展的潛在風險研判和防範,制定相應規則,規範人工智能的發展,確保人工智能安全、可靠、可控

  人工智能是引領這一輪科技革命和産業變革的戰略性技術,將對人們的生産生活産生深遠影響。比如,人工智能在研發新材料、預測蛋白質結構等方面具有優勢,有望進一步重塑科學研究範式;智能駕駛的普及,將改變城市規劃和交通管理方式……各行各業對人工智能的需求日趨增大的同時,經濟社會的方方面面正受到人工智能的多重影響。

  隨着人工智能不斷取得突破,一些潛在的隱患和道德倫理問題也逐步顯現出來。例如,人工智能在安全、隱私等方面存在一定風險隱患:“換臉”技術有可能侵犯個人隱私,信息採集不當帶來數據洩露,算法漏洞加劇認知偏見……這説明,人工智能不單具有技術屬性,還具有明顯的社會屬性。唯有綜合考慮經濟、社會和環境等綜合因素,才能更好應對人工智能技術帶來的機遇和挑戰,推動其健康發展。人工智能的進一步發展,給人工智能治理帶來更多課題,亟待相關法律和倫理工作者作答。

  為此,必須加強人工智能發展的潛在風險研判和防範,制定相應規則,規範人工智能的發展,確保人工智能安全、可靠、可控。要整合多學科力量,加強人工智能相關法律、倫理、社會問題研究,建立健全保障人工智能健康發展的法律法規、制度體系、倫理道德。只有正確處理好人和機器的關係,才能更好走向“人機混合”的智能時代。

  目前,業界已經展開了一定程度的探索。譬如,構建有效的優化訓練數據集,防止人工智能生成對公共安全、生産安全等有害的內容;在編程設計階段,通過技術手段防止數據謬誤,增加智能系統的透明度和公平性;預先設立應急機制和應對措施,對人工智能使用人員進行必要培訓。這些舉措,都在技術層面進一步夯實了人工智能治理的基礎。

  近年來,我國陸續發布《新一代人工智能倫理規範》《關於加強科技倫理治理的意見》《全球人工智能治理倡議》等,旨在提升人工智能治理能力,有效防控人工智能發展風險。各地區各行業也正在建立更加完善的多方治理機制,形成協作格局,貢獻治理智慧,共享治理成果。同時,我國還通過積極搭建人工智能發展各方參與的開放性&&,推動形成具有廣泛共識的國際人工智能治理方案,向國際社會貢獻中國智慧。着眼長遠,在發展、應用的同時加強監管和規範,人工智能就能更好造福人類。(劉詩瑤)

相关知识

推動老年健康服務高質量發展
兩部門發佈關於促進食品工業健康發展的指導意見
百年人壽深耕健康管理 推動“保險+健康管理”融合發展
市場監管總局與國家衛生健康委建立“技術聯動、專家聯審”機制推動特殊食品行業創新發展
杭州發起兒童友好城市創建動員
全面推進中醫藥振興發展,助力健康中國建設
多元視角碰撞,共談醫療大模型下的未來健康產業發展
生態環境部發佈《“十四五”環境健康工作規劃》
推動全民健身和全民健康深度融合
發展公共衛生,防疾病於未發

网址: 推動人工智能健康發展 https://m.trfsz.com/newsview81029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