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 > 雅安鱼子酱:从深山走出的绿色产业传奇

雅安鱼子酱:从深山走出的绿色产业传奇

雅安鱼子酱:深山中的绿色产业传奇

雅安,这座被誉为“雨城”的美丽之地,不仅以其秀美的山川和悠久的历史文化吸引着世人,更因一项独特的绿色产业而声名远扬——鱼子酱。从深山之中走出,雅安鱼子酱以其独特的制作工艺和口感,成为了国内外美食爱好者的新宠。这一产业传奇,不仅带动了当地经济的繁荣,更让雅安这座城市在绿色发展的道路上越走越远。
在四川省雅安市天全县思经镇团结村的天全水产现代农业园区,鲟鱼养殖基地的鱼塘与周围的青山、村居和谐共存,构成了一幅美丽的画卷。记者在此采访时,目睹了池塘中鱼群自由游弋,水波粼粼的景象。而仅需五分钟车程,便可抵达四川润兆渔业有限公司的鱼子酱加工车间。在那里,经过17道精心工序,包括鱼籽分离和装罐等环节,一盒盒被誉为“黑色黄金”的鱼子酱便呈现在眼前,令人垂涎欲滴。

雅安,地处四川盆地西缘,与青藏高原相邻,拥有得天独厚的地理条件。近年来,该地坚持绿色发展,充分利用生态资源,大力发展冷水鱼产业,成功将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2023年,雅安全市鱼子酱加工量达到60吨,占据全球60%的鱼子酱产量。值得一提的是,雅安的鱼子酱产量在西部地区位居榜首,全国排名第二。每100克鱼子酱中,就有14克产自雅安,这足以证明其在全球市场上的重要地位。如今,“雅安造”鱼子酱已走出西南深山,畅销至30余个国家和地区。

好山好水养好鱼

鲟鱼养殖,这一被誉为具有挑战性和高经济附加值的工作,究竟如何才能养出一条优质的鱼呢?首先,优质且清洁的水源是不可或缺的,同时,水温、溶氧量等环境因素也需严格把控。此外,由于鲟鱼的消化系统无法有效分解植物蛋白,其饲料配方需经过精心研发。通常,能够产出鱼子酱的鲟鱼养殖周期长达8年至15年,且每一年的生长情况都直接影响着鱼子酱的品质。因此,在整个养殖过程中,科学养殖和疫病防治工作都必须做到精益求精。

正是这些严苛的养殖标准以及漫长的养殖周期,共同推高了鱼子酱的市场价格。同时,全球市场需求量的持续攀升也为鱼子酱的昂贵增添了更多理由。据四川卡露伽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邵辉介绍,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全球鱼子酱的销量曾达到峰值,接近2000吨。然而,随着野生捕捞的禁止,2023年的产量仅剩480吨,市场缺口巨大。
有研究机构预测,到2030年,全球鱼子酱市场规模将达到8.17亿美元,相比2023年的4.02亿美元有了显著增长。在这个挑战与机遇并存的市场中,雅安展现出了明显的优势。

雅安地区拥有独特的冷水资源,并且拥有多年的冷水鱼养殖历史。当地政府和企业对发展包括鲟鱼在内的冷水鱼养殖产业付出了巨大的努力。四川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水产养殖系主任陈德芳表示,这些努力为雅安的鲟鱼养殖业奠定了坚实基础。

事实上,雅安的鲟鱼养殖主要聚集在天全和荥经两县,这里的高山冰雪融水为鲟鱼提供了理想的生长环境。同时,雅安的生态环境质量也备受赞誉,其出境断面水质在四川的重点生态功能区中连续两年排名第一,森林覆盖率高达69.42%。这些优势使得雅安在鱼子酱市场中占据了有利地位。
早在2014年,雅安当地政府就已着手制定《关于进一步推进特色冷水鱼产业发展的意见》,为冷水鱼产业的蓬勃发展指明了方向。在鱼子酱尚未广受瞩目之前,以齐口裂腹鱼和重口裂腹鱼为代表的“雅鱼”已作为地方特色美食,积累了一定的美誉度。

然而,雅安的野心并不仅仅局限于冷水鱼的养殖。根据《雅安市冷水鱼产业发展规划(2020年—2030年)》的修编版内容,雅安计划构建一个以鱼子酱品牌为核心,同时辅以雅鱼和鲑鳟鱼品牌的强大矩阵,旨在进一步巩固和提升雅安鱼子酱及冷水鱼产业在全国的领先地位。

政策引领之下,更有实际行动相佐证。为了吸引杭州千岛湖鲟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这样的行业佼佼者,荥经县不惜投入约6000万元配套资金,专门修建拦水坝,确保洁净清冽的水源能够顺利引入鲟鱼养殖基地。

此外,通过与四川卡露伽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等企业的合作,雅安的鲟鱼养殖户们也享受到了订单式养殖带来的实惠。养殖户杨勇就表示,他为公司提供的近3万斤、养殖周期近3年的鲟鱼,不仅收购价格比市场价高出近2元/斤,更让他体会到了“共享鱼池”的价值提升。
2021年,杭州千岛湖鲟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这家国内首家鱼子酱生产企业,在荥经县五宪镇投资5亿元,成立了四川卡露伽科技发展有限公司,专注于鲟鱼养殖与鱼子酱的加工生产。公司规划建设了养殖和加工两个园区,占地总面积约为270亩。预计到2026年全面达产后,其鱼子酱的年加工产能将达到220吨,年产值有望突破6亿元。
今年4月,该公司与荥经县五宪镇阳春坝村签署了集体经济扶持项目。该项目将采用企业建设与村集体参与的方式,共同打造三个“共享鱼池”。预计这将为村集体经济带来每年约20万元的稳定收益。

同时,在天全县,“共享鱼池”模式已经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从2020年开始,思经镇就积极推动与企业的联建“共享鱼池”项目,目前已有18个村参与其中。这种模式不仅带来了土地流转的租金收入,还通过共建鱼池的股金分红和共养鲟鱼的薪金收入,为当地村民和村集体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效益。
两年前,我离开成都,回到家乡,加入润兆渔业,成为了一名技术工人。这里的工资待遇让我非常满意。我注意到,我们村里的许多人都在企业里找到了工作,有的甚至自己开始了鲟鱼的养殖。鱼子酱产业的发展不仅改变了我们的生活,更让我们的家乡变得富裕而美丽。”四川润兆渔业有限公司的员工卢佳瑶如此告诉记者。

销路与销量双丰收

随着鲟鱼鱼子酱加工产业的发展,雅安终于在水产加工业领域实现了零的突破。四川润兆渔业有限公司董事长助理曾柄瑞表示:“产业发展就像爬坡过坎,每一步都需要技术的支持和品质的保障。我们要以更高的标准来要求自己,确保国际市场份额的稳定增长,同时不断拓展国内市场。”

四川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水产养殖系与润兆渔业有着深厚的合作关系。自2006年起,该学院就通过学生实习等方式与企业紧密联系。“我们与企业共同开展了多项技术攻关,涉及良种培育、疾病防控等多个领域。其中,‘鲟鱼高效健康养殖及鱼子酱加工技术创新与应用’项目在2020年荣获四川省科技进步奖二等奖。”四川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水产养殖系主任陈德芳骄傲地说。

面对今年年初用鱼子酱“回礼”哈尔滨引发的网络热度,雅安人抓住了这一机遇,致力于持续拓展鱼子酱的销路并提升销量。2023年,天全县的鱼子酱产量达到了60吨,加工鱼肉332吨,总产值高达1.392亿元。其中,出口鱼子酱45吨,创汇1368万美元,市场覆盖欧美等传统地区,同时日本、马来西亚等新兴市场也表现出强劲的增长势头。曾柄瑞表示:“我们希望未来能进一步打开国内市场,让鱼子酱这一曾经的奢侈品能够走向大众餐桌。”
在陈德芳主任看来,尽管鱼子酱等当前备受瞩目,但热度消退后,国内市场的真正转机尚需时日。他强调,企业需持续把控品质,并通过精心策划的营销和宣传活动来拓展销路。同时,深入了解消费者需求也至关重要,例如研发更多与鱼子酱相关的美食,并与中餐厅合作开发特色菜品。

目前,雅安已着手申报注册“天府鱼子酱”区域公用品牌,旨在提升“雅安造”鱼子酱的辨识度。未来,雅安计划以建设天府鱼子酱产业集群为核心,强化县域间功能协同,打造从池塘到餐桌的全产业链条。展望至2030年,雅安志在成为全国鱼子酱产量和加工量的领头羊,进而跻身世界鱼子酱之都的行列。

相关知识

健康绿色食品文字宣传
坚持绿色发展 唱响农业品牌 ——雅安市绿色(有机)食品郑州亮相
深山野叟:单干农业不可能种出绿色产品
绿色出行口号 文明绿色健康出行宣传语精彩10篇
贵州省生态特色食品产业概况
走进生态康养的绿色宝地 探秘博大精深的中医文化
完美:打造“绿色企业”,为“双碳”做出先行示范
威海海鲜系列宣传|蓝润金枪鱼:全身都是宝 串起产业链
安利雅姿:带你走近健康美肤新时代
绿色出行宣传月丨相约9月,绿色出行~

网址: 雅安鱼子酱:从深山走出的绿色产业传奇 https://m.trfsz.com/newsview83668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