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时期的《黄帝内经太素》一书中写道:“空腹食之为食物,患者食之为药物”,这句话深刻地诠释了“药食同源”的思想理念。在古代,医学家将中药的“四性”、“五味”理论运用到食物中,认为食物也具有类似的特性,因此提出了“药食同源”的概念,即食物与药物之间并无明确的分界线。
这种理念的根源可以追溯到古代神农氏的时代。据《淮南子·修务训》记载:“神农尝百草之滋味,水泉之甘苦,令民知所避就。当此之时,一日而遇七十毒。”可见神农时代药与食不分,无毒者可就,有毒者当避。在那个时代,药物与食物之间没有明显的分别,而有毒的食物需要避免食用。
食物与药物的关系不仅停留在理论上,而是在中医养生的角度被进一步挖掘。从“治顽疾”到大健康的观念中,食物中的药用价值逐渐受到重视。一些食物既具有营养成分,又含有药效成分,因此不仅能够提供营养,还能起到养生保健的作用。
中国古代对食药同源的探索可谓历史悠久,《食疗本草》、《饮膳正要》等著作都是古人在这方面的总结和探索。中国的饮食文化也在不断地演变和发展,从宫廷御膳到民间食俗,都反映了食物与药物之间密切的关系。
其中,东兴楼作为中国宫廷文化的一部分,承载着历史的厚重。东兴楼被誉为八大鲁菜饭庄之首,历代都是高官贵人、文人墨客的聚集地。东兴楼以菜肴的清素鲜嫩,摆设富丽堂皇而著称,菜肴以鲁菜见长,属胶东菜系,东兴楼享誉京城有四大特点:选料精、制作细、质量高、服务好。
御厨三顺(原名李三顺)是京城东兴楼的名厨,他高超的厨艺为他赢得了赞誉。1884年慈禧太后适逢五十寿辰,拟在颐和园受贺;五旬万寿庆典活动从年初3月即开始筹备,由户部在民间征集名菜,东兴楼将李三顺的药膳滋补蒸鸡、福寿全(又名佛跳墙)、蒸甲鱼等名菜贡献给御膳房。经过御膳房总理事务大臣推荐向慈禧太后品尝,慈禧太后品尝后大喜,几乎每天都派人安排这两道菜,据说慈禧太后自从吃了李三顺的贡品以来,容光焕发,精神十足,慈禧太后询问这几道菜是谁做的,御膳房总理事务大臣酌派人将李三顺招入宫中,慈禧太后亲自招见,亲封为庖长(相当于御膳房的总厨长),御厨三顺由此得名。
鸡肉鲜嫩煲滚熟,益气补血药膳香。在中国饮食文化中,滋补蒸鸡一直被视为一道珍贵的药膳。御厨三顺以其独特的烹饪技艺和精选食材闻名,其主打菜品滋补蒸鸡选用了走地散养的鸡,并采用了高贵的药材如人参、虫草等作为食物补充,经过上屉久蒸,保留了食材本身的营养,肉质鲜嫩多汁。每只鸡配备的鸡汤都是采用纯蒸手法制作,再经过小火煨制,以确保达到最佳的营养价值后才可食用。三顺独创的蒸鸡配汤吃法在御膳界广受好评。除了滋补蒸鸡外,三顺还提供其他菜品如养生汤、蒸羊排等,秉承着传统手法,保持着原汁原味,历久传承至今,令人垂涎欲滴。
在中国饮食文化的历史长河中,中国宫廷御膳经历了一个由粗至精、由简至繁、由朴素至豪奢的发展历程,如同一曲酣畅欢腾、相激相荡的交响乐,构成了中国烹饪艺术不断丰富、发展、自我完善之历程的主旋律。而御厨三顺的滋补蒸鸡,承载着历史的沉淀与传统的精髓,将中华美食文化的瑰宝传承至今。如今,泉城济南涌现出一家这样的小店,吸引着众多食客前来品尝,延续着六代传承的工艺,并顺应了时代健康养生的趋势,将中华文化的精髓传承至今。愿这道被誉为御膳房滋补佳品的美味,携带着中华文化千年的情怀,永远传承下去。
(宋佳音)
相关知识
特色按摩:宫廷理筋术
甚好御——来自于宫廷秘方的健康饮品
作物的故事丨茶叶在宫廷:中国贡茶与茶文化遗产
孔子故里·中国曲阜网 健康服务 中餐的四大风味与八大菜系特色
顺义区第八届健康饮食厨艺竞赛举行,“三减”成为新风尚
厨具最经典的宣传广告标语(精选265句)
厨师的菜肴创意培训.docx
《中国食品学报》特约文章推荐——中式预制菜肴产业的传承与创新/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
厨艺比赛菜品菜谱图片(厨艺大赛菜品图片)
宫廷美女养颜心经
网址: 御厨三顺:宫廷菜肴中的养生艺术与传承 https://m.trfsz.com/newsview83683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