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 > 多模式睡眠创始人安建雄博士:愿人人共享健康睡眠

多模式睡眠创始人安建雄博士:愿人人共享健康睡眠

记者 于晓雪 王钟玉 实习生 周家威

3月21日是世界睡眠日,近年来,人们的健康意识逐渐提高,“拥有健康才能有一切”的新理念深入人心,因此有关睡眠问题引起了国际社会的关注。人一生中有三分之一的时间是在睡眠中度过,睡眠是人不可或缺的生理过程。

睡眠作为生命所必须的过程,是机体复原、整合和巩固记忆的重要环节,是健康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但是对于许多失眠患者来说,“好好睡一觉”有时变成了一种奢望。

今年71岁的尹女士就一直被失眠问题所困扰。

“我已经失眠十四五年了,以前我有肝病,身体一直不好,”尹女士表示,“后来肝病治好了之后,失眠的问题却一直没好,这么多年一直睡不好觉,十分痛苦。”

十几年来,尹女士辗转在多家医院进行治疗,药也吃了许多种,但失眠却始终不见好。后来听在潍坊工作的儿子说,山东第二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失眠与疼痛医学中心的安建雄博士在治疗失眠方面颇有建树,于是慕名来到山东第二医科大学附属医院。

3月19日,尹女士入住山东第二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失眠与疼痛医学中心的病房,并于当晚做了一次睡眠监测,期望在这里能够治好困扰自己多年的失眠。

由“治疗”到“诊疗”

从原因出发个性化治疗失眠

过去,对于各种各样原因引起的失眠,大多疗法都是简单粗暴的“服用安眠药”。但是长期服用安眠药,不仅会使患者产生依赖性,还会对患者的大脑造成一定的损伤。

安建雄教授通过调查发现,引起失眠的原因有多种,比较常见的是鼾症、不宁腿综合征和精神类疾病。所谓鼾症就是睡觉时打呼噜,多数人认为这是睡得好的表现,实际上打鼾是由于呼吸道病变和肥胖等原因,导致入睡后气道梗阻后呼吸不畅通所致。由于气体交换障碍,鼾症患者通常出现缺氧,机体感到缺氧后,大脑便会被唤醒以便让呼吸道恢复畅通,患者睡眠中会反复出现入睡和憋醒过程。这实际上是一种睡眠剥夺,患者往往表现为夜间睡不踏实,次日困倦疲劳。另外一个可以表现为失眠的疾病是不宁腿综合征。不宁腿综合征患者入睡后会发生双下肢不适和不自主活动,从而导致患者不断觉醒,属于另外一种形式的睡眠剥夺。近几年安建雄团队研究发现,患有抑郁、焦虑等精神类疾病的患者通常也会有失眠的表现,所以这种精神类疾病也是引起失眠的原因之一。还有一些小部分原因,比如大脑缺铁等,也可能会引起失眠。

为了更加具有针对性地治疗失眠,安建雄团队从探寻病因出发,提出了"病人自控睡眠"。

"病人自控睡眠"是借助自控给药装置和药物,当失眠患者想睡觉的时候,自己按压机关就可以把适量的药物注入体内,从而诱导出自然睡眠或生理失眠的一种方法,给人以"想睡就睡"的体验。这种方法有显著的优点:第一,药物浓度可以控制在安全范围,既能让患者入睡,又不会引起过度镇静和呼吸抑制等不良反应;第二,与传统安眠药最大的不同是可以诱导出自然睡眠,也就是让患者大脑恢复合理比例的浅睡眠、深睡眠和快速眼睡眠,并恢复每个晚上约5个周期的睡眠节律。快速眼睡眠也就是做梦期,与深睡眠一起构成核心睡眠,核心睡眠是睡眠质量的关键,换句话说,只有适度的深睡眠和梦境,次日就可以精神饱满地投入学习和工作。

但在某些情况下,病人自控睡眠并不能解决所有的失眠问题。针对这类失眠患者,安建雄团队通过大量研究和探索,提出了"多模式睡眠"新概念。

对于多模式睡眠学说,我国著名麻醉学家、华西医院麻醉科主任、第11届中华医学会麻醉学分会主任委员刘进教授对这个学说给予高度评价:提出一个新概念,建立一套新方法,开辟一个新领域。

中国医师协会麻醉医师分会现任会长,第10届中华医学会麻醉学分会主任委员,瑞金医院麻醉科于布为教授认为,麻醉科医师主导严重失眠的多模式治疗,代表了麻醉科真正从平台科室走向临床科室的开始。

安建雄教授表示:“过去治疗失眠,医生们主要将精力集中在‘治疗’上,但是由于失眠的原因各种各样,单一的服用安眠药的治疗办法并不适用于所有患者,所以我们进一步将‘治疗’失眠,逐步发展到现在的‘诊疗’失眠,先诊断患者失眠的原因,再进一步针对原因,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来解决患者的失眠问题。”

今年53岁的靳女士家住河北省张家口市,三个月前,因为情绪不稳定,引发了严重的失眠。三个月来,靳女士走访了北京与河北各大医院,开了各种各样的安眠药。但是安眠药的种类越吃越多,靳女士的失眠却不见好转。

经过多发打听,靳女士了解到山东第二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失眠与疼痛医学中心的安建雄博士对于失眠问题,有着创新性的“多模式睡眠”疗法,抱着试一试的心态,靳女士来到了潍坊。

所谓多模式睡眠,就是利用多学科和多种手段,根据失眠患者不同阶段存在的主要矛盾,有针对性地加以解决。除了结合“病人自控睡眠”的方法外,通过神经调控,如声、光、电、磁等方法,和行为认知疗法,如改变患者生活习惯、改变患者对睡眠的态度等,来有针对性地治疗患者的失眠问题。

经过3天的治疗,3月20日,靳女士的失眠有了明显的改善,从每天严重的失眠,到现在每天能睡7个小时左右,靳女士感觉十分满意。不仅失眠问题明显改善了,靳女士的精神状态也比以前好了许多。

“我睡得好了之后,感觉精神非常饱满,精力充沛,待在病房里闲不住,忍不住把病房上下都打扫了一遍,”靳女士笑着告诉记者,“而且我之前一直有弹古筝的爱好,自从失眠开始,我就对一切都提不起兴趣,也很久没有弹琴了。但是从昨天开始,我就忍不住把原来的琴谱都找出来温习,感觉又回到了失眠前的状态。”

靳女士和家属还特意定制了鲜花送给安建雄教授,为了表示对安建雄教授的感激之情,安建雄教授也表示,靳女士的治疗很成功,不日便能出院回家了。

安全,有效和可复制

针对青少年成立高考失眠门诊

近年来,通过普遍调查发现,失眠问题不仅存在于中老年人群,年轻人、青少年群体中也常见失眠的症状。尤其是在上学阶段的青少年人群,一旦出现失眠问题,便可能会严重影响其的学习和日常生活。公开数据显示,我国每年参加高考学生达900-1200万左右。有调查显示高三学生中48%存在睡眠问题,其中1%存在严重失眠和焦虑。另有报道高中生抑郁发病率25.7%,其中中度和重度抑郁分别为7%和1.5%。由于高考是青少年人生重要节点,抑郁失眠问题无疑是影响高考学生人生道路的重要问题之一。

为了帮助这些还在上学阶段的青少年人群解决失眠问题,安建雄及其团队对于青少年的失眠问题深耕多年,做了丰富的前期工作。今年年初,安建雄在山东第二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成立首个“多学科高考睡眠门诊”(简称高考失眠门诊),旨在帮助即将参加高考并有失眠和抑郁障碍的高三学生提供专业服务。

安建雄博士表示:“前几年开始,我们便开始接诊即将参加高考的孩子,并为他们制定专门的治疗方案,虽然不一定能考上家长和学生渴望的大学,但均顺利参加考试并被大学录取。现在,来我们这里治疗失眠的学生也越来越多,去年一年,我们共接诊10个左右失眠的学生,今年自从高考失眠门诊开设以来,基本我每次门诊都有好几个失眠的考生前来就诊。”

自2020年以来,安建雄团队开始投入十数名硕、博士研究生对青少年抑郁失眠的创新诊疗进行深入研究,并用“两快一滴定”为主的创新诊疗手段,为来自全国各地数百名罹患抑郁失眠的大中学生解除了病痛,每年都能帮助部分顽固性抑郁失眠高考学生顺利考上大学。安建雄团队还通过举办“麻醉创新诊疗学科带头人与进修医生培训班”,对来自全国各地200多名医生培训返乡后的实践显示,上述创新诊疗具有“安全,有效和可复制”等显著优势。

2020年,安建雄博士团队接诊了第一例被失眠问题困扰的高考生,其在此之前已经有了8年的抑郁病史,并有强烈轻生意念。通过安建雄团队“两快一滴定”的诊疗方法,让其居家睡眠调控,最终,这个孩子考上了一所很不错的大学。

在此之后,安建雄团队还接诊过另一名高三生。该学生平时成绩十分优异,但高三时成绩突然下滑,巨大的压力和与之而来的失眠困扰着该名学生,但通过安建雄团队的治疗后,失眠等问题得到了解决,这名学生也考上了自己心仪的大学。

“孩子是我们的未来,少年强则国强,而且关于失眠等问题的治疗,年龄越好效果越好。”秉承着承担社会责任的想法,安建雄博士开始接诊越来越多的学生,也有越来越多的学生在安建雄博士这里康复,从休学中回到学校、从成绩下滑到考上自己理想的大学。

山东第二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失眠与疼痛医学中心主治医师、中国医科大学王若国博士表示:“当今世界对于失眠的治疗方法很多很多,但是通过安建雄教授提出的多模式睡眠,对于患者的治疗是非常不错的。多模式睡眠不仅摆脱了传统药物带来的依赖性和副作用,而且通过多模式睡眠,能够尽早地纠正患者的睡眠节律,进而发展为自然的睡眠。”

3月20日,东营市中医院的业务副院长张维亮来到山东第二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拜访安建雄博士。张维亮表示:“安教授在业内的声誉很高,尤其是他这些年在疼痛、睡眠领域做了大量的原创工作,让我们老百姓认识到,失眠这件事是不正常的。而且他还研究了许多创新的疗法,能够更好地帮助老百姓解决失眠带来的痛苦。虽然我和安建雄教授来自不同的医院,但是安教授为失眠、疼痛方面做的贡献,对所有的医院都是有所启发的,我们接下来也想和安建雄教授进一步合作,争取一起为失眠、疼痛事业做贡献。”

安建雄,医学博士,博士研究生导师,主任医师,二级教授。

我国失眠与疼痛创新诊疗学科带头人、多模式睡眠学术创始人,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医科大学博士研究生导师,美国匹兹堡大学麻醉学客座副教授,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民盟中央卫健委副主任。山东第二医科大学麻醉创新诊疗研究院创始院长,附属医院麻醉、疼痛与睡眠医学中心主任,快速抗抑郁中心主任。

发表周围神经病理性疼痛及慢性失眠全神经损伤新学说;建立新型丘脑痛、三叉神经痛和臂丛神经痛动物模型;临床疼痛用“两弹一调控”替代传统的激素注射和神经损毁术;在睡眠医学领域,提出“病人自控睡眠”和“多模式睡眠”新概念,创建“两快一滴定”方案解决抑郁与失眠共病难题;发现偏深静脉麻醉降低术后神经认知障碍及其细胞骨架和分子马达机制。

1999年留学英国St.Thomas医院,2001-2004年留学美国匹兹堡大学。曾任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心血管病医院主治医师,清华大学玉泉医院麻醉与疼痛医学科主任,中国科学院北京转化医学研究院执行院长、中国医科大学航空总医院麻醉、疼痛与睡眠(重症)医学中心主任,院长助理和副院长。

主要学术任职:中国睡眠研究会麻醉与疼痛专委会创始主任委员,中华医学会麻醉学分会睡眠学组发起人、副组长,中华医学会麻醉学分会麻醉创新诊疗学组副组长,中国医师协会疼痛医师分会常务委员,中国医师协会神经调控专委会常务委员、电休克与神经刺激学组发起人和组长,国际电休克与神经刺激协会中国分会会长,中国民族医药学会疼痛分会候任主任委员,北京围术期医学会麻醉与疼痛分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医促会区域麻醉与疼痛医学分会副主任委员,北京神经内科学会睡眠专委会副主任委员,北京医学会麻醉学分会睡眠工作组发起人和组长。《手术》杂志副总编辑、《医学参考报-疼痛专刊》副总编辑。主持国家级和省部级课题17项,以第一和通讯作者发表SCI收录论文70余篇。

相关知识

双井社区:健康睡眠 人人共享
健康睡眠,人人共享
健康睡眠领导品牌睡眠博士,为你定制专属高品质舒适睡眠
健康睡眠,人人同享!
睡眠博士专注睡眠寝具研发14年,开启健康睡眠3.0新时代
世界睡眠日:健康睡眠 人人共享
2024年世界睡眠日中国主题发布:健康睡眠,人人共享
世界睡眠日|找到睡眠障碍原因 让人人共享健康睡眠
睡眠博士首创科学健康睡眠解决全方案,用科学寝具解决睡眠问题!
健康睡眠,人人同享

网址: 多模式睡眠创始人安建雄博士:愿人人共享健康睡眠 https://m.trfsz.com/newsview84028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