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 > 保护糖尿病患者心血管健康,中西医结合有高招

保护糖尿病患者心血管健康,中西医结合有高招

  说到糖尿病,我们都知道它是“甜蜜的杀手”,会对身体健康带来极大损害。而且如果控制得不好,还会引发更严重的心脑血管并发症。但有很多人对如何防治糖尿病并不了解,甚至已经患病却还一无所知!

  4月16日,由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主办,以“脉络学说指导提高血管病变防治水平”为主题的第十届中西医结合血管病学大会在西安召开。在本次大会上,专家学者就探讨了中医络病理论在防治糖尿病方面的最新科研成果,以及相关药物在降低患者整体血糖水平、减少心血管并发症发生方面的功效,引发各界关注。

  糖尿病风险,就在身边

  我国一直以来都是糖尿病大国,更是成人糖尿病患者数量最多的国家。据统计,从2011到2021年,我国糖尿病患者从9000万例增加到1.4亿例。更令人忧心的是,在这其中,约有7283万例患者尚未被确诊,比例高达51.7%。

  为什么已经得了糖尿病,却仍一无所知?据介绍,这主要是因为患者没有日常关注血糖的习惯,更不会感知到血糖在升高,再加上糖尿病早期症状不是很明显,很多人就无从察觉自己已经变成了“糖人”。甚至等到出现多尿、多饮、多食、体力下降等症状时,很多人依然没有重视起来,结果错过了治疗黄金期。

  糖尿病作为一种慢性代谢性疾病,它的并发症却会危及全身健康。像是糖尿病引发的大血管及微血管病变,就极易导致严重且多发的心脑血管症状。据统计,目前心血管疾病已成25-74岁糖尿病患者的首要死因。所以及时防治糖尿病,维护心脑血管健康,对健康的意义十分重大!

  中医络病理论,开辟新途径

  千年以来,针对糖尿病的治疗,我国中医在理论及实践方面取得了丰硕的成果。特别是中医络病理论,更在继承前人思想的基础上守正创新,带来全新解决方案。

  何谓络病?据专家介绍,人体内的经络系统中,“经脉”是存在于机体内部的“大江大河”,而“络脉”则是其中的“大小支流”,遍布全身,将人体联接为一个有机整体。如果络脉的气血运行和津液输布失常,就会出现络脉瘀阻、络脉绌急和络虚不荣,导致络病。像是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等,就都属于络病。

  在络病理论看来,脾的运化功能失调是引起糖尿病病机变化的中心环节。因为胰腺微循环出现障碍,就会造成脾的传输功能失常,从而引起营养物质代谢紊乱,导致血糖升高。因此络病理论提出以脾论治糖尿病的观点,为医学界打开了新的大门。

  合理用药+良好习惯,让身体更健康

  在中医络病理论下研发而成的中药降糖药津力达颗粒,其“通脉络,运脾津”的特性,能够综合调控血糖、血脂、改善血糖波动,在本次大会上受到关注。

  据了解,从2017年《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17年版)》,到《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20年版)》,再到《国家基层糖尿病防治管理指南(2022)》,都推荐了津力达颗粒,指出2型糖尿病气阴两虚证,在应用二甲双胍等降糖药物的基础上,可加服津力达颗粒,能够协同调糖、调脂、改善口干口渴乏力便秘等症状、防治糖尿病并发症。

  除了通过药物改善糖尿病,日常生活中的防治更不能少。比如随时注意血糖数值,同时在饮食方面注意控糖。为了进一步保障心脑血管的安全,还应该限盐限脂,像是每天把盐摄入量控制在6克以内,少吃含钠高的调味品或食物,同时减少摄入胆固醇、饱和脂肪酸等,多摄入蔬菜和植物油脂,避免出现高血压、高血脂等问题。另外,根据个人具体身体情况,还可以展开适度运动,如慢跑、散步、骑车、打太极拳等,通过舒缓放松的有氧运动增强体质。

  目前在我国糖尿病人群中,90%得的都是可防可治的2型糖尿病。及早发现问题,正确合理的服用西药与通络药物,再加上后天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就可以减少糖尿病并发症对心脑血管的损伤,糖尿病人也可以获得更高的生活质量!

特别声明:以上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观点或立场。如有关于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于作品发表后的30日内与新浪网联系。

相关知识

高血压糖尿病患者社区管理
糖尿病患者如何中医养护
慢性病患者健康管理(包括高血压患者健康管理和 2 型糖尿病患者健康管理)
糖尿病合并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饮食管理.doc
糖尿病高血压心脑血管疾病健康家园
综合护理管理对妊娠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效果的观察
糖尿病患者人群健康管理血糖常识
关注糖尿病患者的心理健康
糖尿病患者健康管理
糖尿病患者的健康管理保证措施.docx

网址: 保护糖尿病患者心血管健康,中西医结合有高招 https://m.trfsz.com/newsview84443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