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大健康产业(重庆)博览会暨第六届中国品牌工业和品牌药店峰会于3月24日在我区举行,本届大会以“智领健康 生态进化”为主题,聚焦行业发展趋势,探讨行业进步及中国医药经济发展。
《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中提出,“共建共享、全民健康”,是建设健康中国的战略主题。南岸区、重庆经开区发挥交通区位、生态环境、产业基础等优势条件,将大健康产业与大数据智能产业、大生态产业、大文旅产业、新经济列为全区经济发展的“四大一新”主要产业,逐步形成了商贸流通、总部研发、高端制造、医疗康养和健身康体五位一体融合发展的智慧健康产业集群。预计到2025年,全区大健康产业营业收入达到1000亿元,其中规模大健康企业营业收入800亿元,成为我国西部重要的大健康产业示范地和集聚区。
区位优势突出:交通便利营商生态优
南岸区、重庆经开区地处重庆主城的核心区域,是全市较早提出重点发展大健康产业的区域。
作为重庆乃至中国西部地区重要的经济发展引擎,重庆经开区坚持新发展理念,突出“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智慧引领,智能创新”,正加快建设产、城、景、人融合发展的“智创生态城”。
随着“一带一路”战略的深入推进、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和全市“一区两群”协调发展等重大利好集中释放,南岸区、重庆经开区的战略地位更加凸显、发展动能更为强劲、投资环境更富热力。
值得一提的是,西部大开发、自贸试验区、中新(重庆)战略性互联互通示范项目、国家级经开区等多重政策叠加优势,为南岸区、重庆经开区企业在研发、融资、税收、审批等环节提供多种政策扶持。其中,我区积极抢抓医疗器械注册持有人制度改革发展机遇,出台支持医疗器械行业持牌人发展相关政策,给予新产品注册、产业化、第三方服务平台、人才引进等奖励和扶持,为引进和培育医疗器械产业集群给予政策引导。
产业基础扎实:医药商业规模全市第一
近年来,以江南新城大健康集聚示范区建设为重点,南岸区、重庆经开区大力发展生物医药总部、研发制造、交易结算、商贸流通,以及医疗卫生、健身康体、养生养老、健康管理、健康大数据等产业,构建了全方位、全周期、全覆盖的健康服务体系,奠定了扎实的大健康产业发展基础。
目前,全区医药商业达230亿元,规模全市第一;中药研发创新实力全市第一,化学药研发实力全市第二,医疗器械产业生态全市最优。南岸还是西部现代医药发展起源地、重庆市医药商贸物流中心和西部健康大数据中心,有百年老字号企业桐君阁制药厂和科瑞制药集团。医药流通企业数量和产业规模在全市乃至西部地区处于领先地位,医药商贸流通业占全市50%以上。
据统计,2020年,全区规(限)上大健康企业138户,营业收入502亿元,其中年营业收入百亿元级企业1户、10亿元级企业10户、5亿元级企业12户、亿元级企业38户,产业规模化、集群化发展态势初显。
全产业链格局:生态圈建设创新多元
解读南岸区、重庆经开区大健康产业发展蓝图,将围绕“一中心、一高地、一基地”建设徐徐展开。
——西南地区医药商贸物流中心:
发挥医药商贸流通基础优势,坚持线上线下两条腿走路,建设西南地区医药集散中心和中国西部医药商贸中心。重点是依托京东健康、顺丰医药、国药控股及九州通等行业头部企业的区域总部,推动线上线下、批发零售和第三方物流、配送与结算等一体化发展,带动全区医药商业提档升级。到2025年,全区医药商业营业收入超过400亿元。
——西部医疗器械研发制造高地:
系统谋划建设医疗器械原辅料和关键零部件卖场,降低研发制造原辅料、零部件等成本,提高供给保障效率。与高校合作建设信息技术、智能终端和临床检验检测等实验室,以及工程技术、医学转化、企业孵化等平台,争创国家医学中心,健全医疗器械创新发展体系。
——中药保健品研发制造基地:
依托重庆市中药研究院、重庆第二师范学院和桐君阁药厂等对中药材保护与开发具有的独特优势,深度挖掘中药材和特色食材资源,加快功能性食品研发和产业化是我区“十四五”重要发展方向,同时突出中药健康保健功能,加强经典名方等开发,建设我国重要的中药保健品研发创新基地。
在新一轮的发展中,南岸区、重庆经开区将立足国家高技术产业基地和绿色产业示范基地,以大健康产业等发展为重要抓手,坚持“两山论”,走好“两化路”,构建生态绿色发展指标体系,全力打造生态科技创新的资源聚集地,建设绿色生态谷,创造品质生活城。
我区大健康产业发展重点企业
重庆桐君阁药厂
百年老字号积淀传统经典名方
太极集团重庆桐君阁药厂创建于清光绪34年(公元1908年),已走过110多年的风云变幻,成为拥有“中华老字号”“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等殊荣的一家中成药生产企业。
运用现代化、自动化的制药工艺,把繁杂的传统技艺转化为批量生产流水线,桐君阁丸剂制作重新注入全新的生命力和创造力。2011年,“桐君阁传统丸剂制作技艺”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是目前唯一受国家保护的中药传统丸剂制药技艺。桐君阁药厂持续加大现有产能提升和智能化设备引进,加快推动大数据、人工智能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2020年完成3条智能化生产线和质检信息化系统的提档升级。
悠悠百年,桐君阁积淀无数传统经典名方,拥有250个中成药批准文号,独家品种20个,进入国家基本药物目录61个。如今,桐君阁焕发传统中医药活力,谱写全新的发展篇章。
京东大药房
“互联网 大健康”推动新经济发展
在南岸长嘉汇购物公园,京东大药房重庆旗舰店内摆放着2000多种药品。这是京东在西南地区的首家大药房,凭借京东强大的药品采购量和资源,店里药品价格普遍较低。消费者也可现场扫码,进入线上的京东大药房选购药品,药品在门店自提或配送到家。
2018年,南岸区、重庆经开区与京东签署“互联网 ”新经济发展合作项目,共同打造“一基地三中心”,即打造重庆市京东数字经济产业基地,发展“西南电商聚集中心”“国家智能制造产业创新中心”“互联网 大健康”经济示范中心。
“京东大药房重庆旗舰店的线上线下融合经营模式,是京东‘互联网 大健康’领域的示范项目之一。”京东相关负责人介绍,京东集团将大力开拓人工智能、IoT(Device)等智能化技术的应用领域,加快推动城市、政府、产业的数智化转型,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向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的更高阶段迈进。
重庆天海医疗
加速医学细分领域的创新发展
人工智能体液流水线从样机发布到即将量产,重庆天海医疗设备有限公司用了1年时间,这也是天海人25年来专注体外诊断行业,将细分领域专业化、智能化的积淀。
2020年2月25日,中国医学装备协会发布《关于推荐新冠肺炎疫情防治急需医学装备的通知》,天海医疗全自动尿液分析仪、全自动粪便分析仪榜上有名。全自动粪便分析仪,成为单一标本检测设备探索“人工智能 大数据 医疗”创新应用的典范。天海医疗技术团队研发的一站式多标本全自动检测工作站则是AI大数据检测设备的升级版,人工智能体液流水线标本识别率达95%以上,可为实验室及医院提供体液标本检测的整体解决方案。
天海人将立足“体外诊断行业产品解决方案提供者”,不断提升和拓宽技术研发平台,加速人工智能、大数据在医疗器械的应用,为检验医学行业带来创新。
药智网
健康产业大数据服务与赋能平台
药智网是重庆康洲大数据有限公司旗下网站,国家新型消费信息示范项目,重庆市“互联网 医药生态圈”试点项目。药智网于2009年上线,是国内较早对医药数据开展深度加工、大数据挖掘、成果输出与赋能的大数据服务平台,历经十余载,形成了集药智数据、药智咨询、药智传媒、药智汇、药智通、药智人才、PDI峰会、药智沙龙、产业大脑等解决方案于一体的综合服务平台。
药智网致力打造“中国健康产业互联网”,用专业知识与技能促进中国医药健康产业高质量发展。
2020年9月,药智网荣登2020重庆软件和信息化服务业10强榜单。由药智网发起成立的药智智库,汇集了国内外医药行业顶级专家资源,致力于为政府、园区、投融资机构、大型企业等单位,提供战略建议、决策咨询、项目论证等一系列高端智慧输出服务,为国家、地区提振经济发展,为医药健康行业、企业驱动创新做出积极贡献。
重庆市中药研究院
药用植物藏量超过33万份
重庆市中药研究院始建于1930年,前身为原国民政府中央工业试验所,是国内成立时间最早、规模较大、学科配套齐全、标本收藏最多的省级中药专业科研机构。经过90余年的积累、奋斗和改革创新,市中药研究院已成为全国最大的中药专业科研机构和重庆市中药研发的主要技术支撑力量之一,科研成果丰硕显著,药用植物藏量超过33万份。
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组织实施的第四次全国中药资源普查工作中,重庆中药资源普查牵头单位重庆市中药研究院组织相关专家、学者和工作一线的技术人员进行了细致地整理研究。经过多年努力,完成了38个区县的调查,首次全面摸清重庆市中药资源家底,获得了大量第一手资料。
未来,市中药研究院将立足“科研立院、人才强院、开放办院、文化铸院”,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努力建设成为重庆中药产业第一技术支撑平台、西部领先的中药博览藏馆、全国一流的中药研究中心、“一带一路”中医药科技交流合作基地。
本版稿件均由记者 饶金兰/文
郭 旭/图
相关知识
青岛建三大健康产业集聚区 打造健康青岛品牌
深圳国际营养与健康产业展:聚焦大健康,激发产业新活力
三大“主赛道”!丰台区打造大健康产业集群
打造生命科学技术与数字信息技术融合发展的“生命智谷”!普陀区生命健康产业发展大会召开→
聚焦中医药大健康 助力“健康泰州”发展
打造智慧医疗产业综合体 示范区大健康产业园开建
低碳转型大步升级 服务首都绿色发展
大渡口区七大产业矩阵扫描
智慧赋能健康 科技引领发展
北京丰台区举办首届智能康养产业创新发展大会
网址: 构建大健康产业集群 发挥绿色智慧引领示范 南岸区重庆经开区聚焦“大健康”绘大蓝图谋大发展 https://m.trfsz.com/newsview84974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