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躯体和心理应激均能抑制或损害女性生殖内分泌功能。该文就近几年应激导致女性生殖内分泌疾病的机制及对月经周期异常、原发性痛经、经前期综合征,女性生育能力及围绝经期综合征等生殖内分泌疾病影响的研究作以综述。
【关键词】 应激;生殖内分泌疾病;女性神经内分泌系统
各种应激(stress)均能激活下丘脑-垂体-肾上腺(HPA)轴,经过外周神经和中枢神经系统汇集到下丘脑,引起下丘脑室旁核释放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激素(CRH), CRH促进垂体前叶分泌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β-内啡肽(β-EP)等物质。ACTH又作用于肾上腺皮质使其释放糖皮质激素(GCS),糖皮质激素反馈抑制下丘脑和垂体释放肽类激素,以达到自稳作用[1]。
在女性神经内分泌系统中,生殖内分泌系统不仅是参与应激反应的重要系统,更是易受应激危害的系统,应激已成为生殖内分泌疾病常见而重要的原因。随着社会竞争、工作压力、家庭变异等社会性应激原的逐渐增加,应激对生殖内分泌的影响引起了国外学者的广泛重视,并且取得了一定的进展。现将国外有关研究成果综述如下。
1 应激引起女性内分泌疾病的机制
应激可使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HPA轴)功能亢进,表现为下丘脑精氨酸升压素(AVP)、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激素(CRH)、垂体促肾上腺激素(ACTH)、肾上腺糖皮质激素(GC)过渡合成和分泌。它们可直接或间接影响下丘脑-垂体-卵巢轴(HPO轴)的内分泌,改变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GnRH)的分泌,进而使卵泡刺激素(FSH)、黄体生成素(LH)、催乳素(PRL)的分泌改变,最终影响睾酮(T)、雌二醇(E2)、孕酮(P)等激素的分泌,影响月经和生殖[2]。
应激抑制下丘脑-垂体-卵巢(HPO)轴活动,尤其是中枢神经系统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GnRH)的脉冲发动及黄体生成素(LH)、卵泡刺激素(FSH)的分泌,导致排卵障碍。
Chrousos等发现焦虑、抑郁、营养不良、饮食紊乱、长期运动负荷等应激状态存在下丘脑性闭经,Cushing综合征常有性腺功能低下,这些都与HPA轴功能亢进有关。Xiao[3]等嘲研究了从卵泡期或黄体期开始遭受12天应激后的l1只猕猴月经周期的变化,通过测定血清皮质醇水平来监测HPA轴活动,在应激前2周和应激后2周每天抽血测定FSH、LH、孕酮水平。
研究发现,在应激后4 h之内,皮质醇水平迅速上升,比对照组高3倍,随后逐渐下降,但是在整个应激期间仍然比对照组高,但孕酮水平在卵泡期开始遭受应激的猕猴下降达56·0%;其认为遭受应激的猕猴月经周期损害的首先表现为黄体分泌不足;而月经周期持续受到影响,包括LH的明显降低等,可能与生殖系统的神经内分泌系统遭到持续破坏有关。CRH和AVP是由下丘脑正中隆起(ME)分泌的,均可刺激垂体分泌ACTH,都是抑制GnRH分泌的因子。CRH在应
激度低时起主要作用,而AVP在应激度高时起主要作用。CRH静脉注射或直接注入下丘脑内侧视前束(MPOA)时可以观察到大鼠或猴子的GnRH分泌减少, Chen等[4]研究证实当机体处于身心应激时,下丘脑CRH分泌促进下丘脑阿片肽(包括β-EP)分泌,从而抑制了GnRH的脉冲释放节律,降低促性腺激素水平,而致闭经。若CRH注射的同时注射阿片肽受体阻断剂可以减弱这种趋势, CRH也可直接作用于卵巢,抑制性激素的合成和分泌[5]。
GCS分泌增加被认为是应激反应经典的特异性指标,在应激对生殖内分泌影响的基础及临床研究中,血浆中GCS水平升高常作为判断机体是否处于应激状态或应激强度的客观指标[1]。应激反应时。肾上腺GCS过度分泌与HPO轴应激性抑制密切相关。Breen等[6]研究发现:首先,皮质醇不仅明显降低LH脉冲频率,而且降低LH脉冲幅度达35%,故降低LH峰值;该作用在排卵前尤为显著;其次,皮质醇通过抑制LH脉冲高频的形成,甚至不能达到峰值;再者,皮质醇延迟排卵前LH和FSH达到峰值,甚至使二者不能达到峰值。
2 应激对常见女性内分泌疾病的影响
2·1 应激对月经周期的影响 妇女的月经周期一般为28~30 d,月经周期的长短因人而异,但每个妇女的月经周期都有自己的规律性。不少研究表明职业应激对月经周期有影响。Allsworth等[7]对健康已婚女性进行调查,结果显示,工作紧张度高的女性月经周期缩短的危险性是工作紧张度低女性的2倍,紧张的工作可使月经周期平均缩短超过1 d,并指出这主要是由卵泡期缩短所致。而Barsom等[8]研究了参加Tremin妇女健康研究的围绝经期妇女的月经周期特点和应激性生活事件,前瞻性记录阴道流血信息、回顾性记录生活事件。第一组206名妇女平均年龄48岁,单年分析横断面数据表明应激水平和月经周期特点(包括月经周期长短、经期)的变化没有关联;不同应激水平的妇女之间的月经周期特点也没有差异。而在分析另一组平均年龄47·8岁159名妇女的2年应激水平和月经周期特点时发现,应激水平较高的30名妇女月经周期缩短(-0·2 d/周期),经期缩短(-0·1 d/周期);而没有明显应激的103名妇女月经周期延长(+2·9 d/周期),经期延长(+0·3 d/周期);t检验表明二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2 应激与原发性痛经 痛经为妇科最常见症状之一,约50%的妇女有痛经。临床和现场研究显示,心理因素在痛经的发生中起着一定的作用。Wang等[9]进行了应激与痛经关系的前瞻性研究,此研究将应激的程度分为低、中、高3个等级,并对月经周期的卵泡期、黄体期和整个月经周期中的应激程度作了记录,共收集了1 160个月经周期的资料。研究发现,处于低、中、高应激水平的女性分别占研究对象的65·5%、30·0%和5·0%,处于中、高应激水平的女性痛经的发生率明显高于低应激水平组。1 160个周期中痛经的总体发生率为28%。痛经的发生率随着应激水平的升高而增加,低、中、高应激水平女性的痛经发生率分别为21·9%、28·7%和43·9%。研究还发现,与在卵泡期和黄体期都经历低应激水平相比,仅在卵泡期经历应激的女性发生痛经的调整OR值为2·2(95% CI=1·1~4·5),而在两期都经历应激的调整OR值为6·4(95% C/=2·5~15·9)。可见,处在不同月经周期人体对应激的反应程度也不同,或者说也存在易感性。
2·3 应激与经前期综合征(premenstrual syndrome, PMS) PMS是指反复在黄体期出现躯体、精神及行为方面的改变,严重者影响生活质量,月经来潮后症状自然消失。PMS的发生率为20% ~30%。范雪云等[10]研究发现,中学女教师PMS的患病率为90·5%,回归分析发现,任班主任、物理环境、工作负荷、工作责任是其危险因素,良好的社会支持是其保护因子。Mishell等[11]的研究结果发现,体力负荷和职业应激是PMS的主要职业性危险因子。Hourani等[12]用多变量分析方法研究了6 026名育龄期女军人社会心理因素、生活方式与经前期症状的相关性,病例组为过去3个月有经前期症状者,包括情绪不稳定、易激惹、神经质、不安、抑郁、疲劳、偏头痛等,大约占总数的2/3,其他为对照组。在控制各项混杂因素之后发现,有经前期症状的妇女月经失调发生率较高,而应激是经前期症状最重要的预测因子。和无经前期症状者比较,处于高度职业应激的妇女出现经前期症状的危险性增加3倍。一项对1 488名青年女性(基线年龄14~24岁)进行的为期42~52个月(1995~1999年)前瞻性纵向研究揭示了经前期烦躁不安(premenstrual dysphofic disorder, PMDD)的危险因素,研究表明PMDD的发病率为3%,创伤事件极大地增加随访期间PMDD的发病率(OR=4·2, 95% CI: 1·2~12·0),其他危险因素包括焦虑态度(OR=2·5, 95% CI: 1·1~5·5)和日常应激事件(OR=1·6, 95% CI∶1·1~2·3)增加[13]。
2·4 应激与下丘脑性闭经(functionalhypothalamie amenorrhea,FHA) 下丘脑性闭经是妇科常见病,可发生于初潮至绝经期间的任何年龄段。临床实践中发现精神紧张、负性情绪、巨大精神刺激等因素都与女性闭经有关,同时还发现各种社会和精神紧张与更年期的诱发和发展密切相关。Moronkola等[14]对名护士月经情况的调查发现,工作紧张可使护士患闭经和其他月经异常的危险性增加。Berga等发现FHA妇女皮质醇水平明显高于月经正常者,LH脉冲幅度无明显变化,而脉冲频率下降;认为此现象与ACTH-肾上腺轴的神经内分泌激活和GnRH脉冲发生的抑制有关。Giles比较月经正常、器质性闭经、FHA妇女,发现FHA妇女应对日常应激生活事件能力差,表现出依赖性严重、功能失调性态度(dysfunctional attitude)。
2·5 应激对其他生殖内分泌疾病的影响 围绝经期综合征的诱发和发展也与各种社会和心理因素引起的应激密切相关。Alder等[15]研究妇女的围绝经期症状、应激心理症状、家庭社会环境和生活事件后发现,负性生活事件和围绝经期症状相关联,社会心理因素是围绝经期焦虑和抑郁的预测因子之一。
综上所述,躯体和心理应激均能影响女性生殖内分泌功能,从而导致临床生殖内分泌系统疾病。随着社会的高速发展,工作和生活节奏不断加快,尤其是现代女性承受着来自工作和家庭的双重压力,长期处在高应激状态下,应激对女性的危害也将不断加剧,所以迫切需要医务工作者进一步从神经内分泌角度阐明应激危害女性生殖内分泌的机制并针对应激情况采取身心干预措施。
参 考 文 献
1 FichnaF, JaneckaA,Costentin J, eta.l The endomorphin system and its
evolving neurophysiological role. Pharmacol Rev, 2007; 59 ( 1 ):
88-123.
2 连晓媛,丁岩,张均田.应激与生殖内分泌功能障碍.中国药理学通报,2001,17:5-8.
3 XiaoE N,LinnaX z.FerinM. Inadequate luteal function is the initial
clinical cyclic defect in a 1 2-day stressmodel that includes a psycho-
genic component in the rhesusmonkey. JournalofClinicalEndocrinol-
ogy andMetabolism,2002,87(5):2232-2237.
4 Chen CP,Kuhn P,Advis JP. Prenatal ethanol exposure alters the ex-
pression ofperiod genesgoverning the circadian function ofbeta-endor-
phin neurons in the hypothalamus. J Neurochem, 2006, 97 ( 4 ):
1026-1033.
5 SoedeMN, Roelofs JB, Verheijen RJ, et a.l Effect of repeated stress
tr
相关知识
孟盈君:性激素失衡与生殖系统疾病
泌尿生殖系统在疾病中的作用:微生物组与泌尿系统健康相关
维生素D与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相关性研究进展
生命早期环境内分泌干扰物暴露与儿童过敏性疾病关系的研究进展
环境内分泌干扰物暴露对女性生殖健康的影响
生殖健康与环境污染的关系
研究进展
女性调理内分泌的方法内分泌
妊娠期感染性疾病研究新进展(临床综述)
女人应该了解的妇科内分泌
网址: 应激与女性生殖内分泌疾病关系的研究进展 https://m.trfsz.com/newsview85183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