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 > 扎马步的正确做法图解【扎马步时双手的正确放置姿势】

扎马步的正确做法图解【扎马步时双手的正确放置姿势】

【扎马步时双手的正确放置姿势】正确的扎马步姿势:

对于扎马步,如果姿势不正确的话是会伤膝盖,和半月板的!但是小编听说很多人都不知道扎马步时的正确姿势,所以在这里介绍一个正确的姿势,大家请往下看。

简单来说,扎马步需要双脚并拢,左脚不动,右脚脚尖向外90度,再以脚尖为轴,脚跟向外180度,再以脚跟轴,转动90度.

两脚距离定好了,然后下蹲,小腿与大腿为90度,大腿与身体为90度.

基本上就这样,刚开始的时候,会连站都站不稳,可调节身体与大腿角度,慢慢来,不可过急.

图片

扎马步的正确做法图解【扎马步时双手的正确放置姿势】

(扎马步的正确做法图解)

【扎马步的正确姿势】谁知道扎马步的正确姿势?

马步是中国武术中最要紧的东西。这个无论在那一家武术中,都是最重要的。马步并不是仅仅常见的四平马一种形式。马步以前叫地盆势。是练习武术的最重要入门工夫。马步的练法:

第一步:双脚外开15度,与肩膀宽度相同,然后微微蹲下。

为什么要外开?因为人的股骨是外旋15度的。这种位置,是最不违背人体生理的动作。眼前看,脖子贴衣服领子(顶头悬),穿一件上衣,做到衣服轻轻贴后背(身体中正),肩胛骨的肌肉向四面微微拉开(拔背),这样胸廓自然既开展又形成一个很小的内弧(含胸),意想腋下夹个热馒头,肘部吊一个10克的天平砝码或者一个空墨水瓶(坠肘),不许耸肩(沉肩)。这样站好,用鼻子慢慢呼吸(文火。

有位兄弟注意:你问过文火。文火用在这里而不在套路里,套路里讲的是提托聚沉四法)。这样就觉得两肋和腹部都有充实感觉(气沉丹田,这是自然做到的,不要管气)。双手环抱胸前,手心向内,掌指相对。这样练习一段时间。这是训练身体各部在武术中应该保证的位置。

图片

扎马步的正确做法图解【扎马步时双手的正确放置姿势】

【扎马步的正确姿势图片】如何正确练习扎马步

第二步:双脚尖开始转向前。这样是为获得一个扭动的劲力。但是脚尖虽向前,膝盖仍需要对前,这样形成一个微微的扭转,从而获得一个力。这是首先在这个基础上加上一点用力。这个力是腿上的力,体会到这个力,步法、转身就都有了。——这是什么?内家拳的浑元桩!

第三步:重心下移,逐渐蹲深。这是为获得向下的力。这时,腿上除有脚尖和膝盖的一对力外,又出现了向下的力,这是身体的重力。为克服这个重力,重心放在涌泉,并在身体正中(这两句不知说明白没有?不好懂),这样膝盖和脚腕获得一个向上的力来保持自己不坐到地上。这是第二个力。体会到这个力,弹腿、跳跃和千斤坠就都有了。

第四步,双脚开大,达到自己两脚直到三脚宽。这样又获得一个力,是外展的力。为克服这种力,小腿大腿肌肉开始工作,产生一个反力获得身体的平衡。体会到这对力,横踹、分踢、勾踢就都有了。

图片

扎马步的正确做法图解【扎马步时双手的正确放置姿势】

【扎马步的正确姿势视频】

第五步,双手由环抱变成平摆,手心向下。——这是什么?外家拳的四平马!已经摆好。手上经过环抱,已经练出了绷劲。这个绷劲是手向内抱,腋向外顶的力,从第二步就可以练了。体会了这个力,直拳、翻拳、摆拳、勾拳就不费劲了。当手变成平摆后,出现了肩要把肘送出去,可肘还要坠下来保证手臂水平的一对力,这个力是练肘上力的,体会到这个力,摆肘、顶肘就不费劲了。练习马步,不需要时间多长,而是需要体会力。

四平马,是马步的最高阶段,全身出现了四对主要的力。练到这一步,你就获得了几乎所有武术动作的发力能力,所以说,马步(地盆)是拳术之祖。浑元桩,是马步的基础阶段,全身只有上下两对力,但是这是基础的基础。从这里看出,内家和外家其实是一回事。我练少林和太极。我练少林时,就是这个顺序,而我练太极时,仍是这个顺序。现今外传的往往上来就是——少林派直接蹲马,这样太难;太极派到浑元桩后不向下练了,这样练了一半。上面的马步练法算是压箱底的好东西,很多老师宁愿挨骂,是不教的。

我想:这只是武术的基础,并不是打坏人的技巧。既然有人爱武术,那就让人家学个全的。所以我一直是对外教的。希望大家千万不要忽视。马步,不是时间长就可以,而是必须体会出力来。马步,不仅可以练出千斤坠,还可以练出轻功。我上面的东西其实也未必写全,但是基础都在这里了。这个东西比我的那个资料更重要,因此我索性公开在这里。千万注意!!!

可以说,即使不练别的东西,只要马步练好,就算有了开花炮弹,架起炮就能打。否则,光有炮,没有开花弹,光打些铁弹丸,没有大用。其实,练力的方法很多,但是马步最全。也最容易出全身功夫。

图片

马步桩的膝展、膝扣与膝扣中展

图片

马步桩在太极拳功课中,是一个有效又实用的基本桩功。练习该桩的技术要求是:两腿平行开立,两脚间距离三个脚掌的长度,脚尖平行向前,两足尖微内含抓地之意。然后松腰坐下,坐到多低呢?如是较年轻的人,坐到胯与膝平的高度(大腿与小腿弯成大约九十度);如是年纪较大的人,坐到胯高于膝的高度,具体高多少,是各人身体条件与功力而定。坐下的姿势要自然,不是拙力下蹲的姿势动作。含胸拔背,虚灵顶劲,松腰,开胯圆裆,松肩垂手,也有两手环抱圆置于胸前的练法。其中有个细节要求在不同的拳师中有着不同的教学练法,那就是膝展、膝扣、膝扣中展。在下沉劲和上传劲的运行中,倘若膝较斜软或较僵硬,那就会在推手中使化劲不净或发劲不脆。倘若出现膝摇摆或膝懈跪的拳病,那就会使拳势下盘不稳,,也影响了虚实转换。以下所述的三种练膝之法,希望有助于太极拳初学者对练膝的理解认识,从而提高练膝的功效。

一、马步桩的膝展练法

有个拳师在教学马步桩的网文中说:“两腿横开,脚尖向前,膝盖弯曲,这时,膝盖向外一展,胯就开了。”从教学实践观察得知,不少初学者在练时,膝盖向外展的时候,前胯是松开了,但是不容易掌握膝向外展多少的度,稍为不注意,两脚内侧却因膝展而掀起了,意念入地的沉劲不下来,不少人还不意识到这会影响腿力、脚地生根和下盘稳固呢。再有,较易导致开胯松不成而变成拙力撑胯。

二、马步桩的膝扣练法

有些拳师介绍的马步桩练法其中有圆裆、收臀、扣膝的技术要求,膝扣就是以两大股外往里合的胯根撑开带动两膝微向里扣,在练时要先松腰,这样才好带动圆裆、收臀、扣膝的形成。注意的是,不可意念过重而用拙力把开胯圆裆夹成人字形似的尖裆。

三、马步桩的膝扣中展练法

我给弟子和学生传授马步桩的膝扣中展练法是:以两大股外往里合(有些老练家亦称松腰合前胯)的胯根撑开带动两膝微向里扣与两脚内侧尽量往地面相合,意念沉劲入地。两腿松腰合胯,膝扣中展,脚内侧尽量放松意念沉劲入地。以上练法是一环扣一环的,有了两大股外往里合的松腰合胯,才能使两膝微向里扣的姿势显得自然,谓之胯合带动膝扣;有了两膝微向里扣,才能使两脚内侧尽量往地面相合的姿势显得自然,谓之膝扣带动脚内侧与地相合。劲力是走身后阴面的,就是下沉劲从脊背沿着腰、胯、裆、膝窝、小腿后走到脚跟的运行劲路,脚跟吃劲大于脚掌。练法里的膝扣中展,其“展”不是外形姿势动作,而是指劲力而言,看是看不出的,手在膝外侧用力推按时,就体验到膝部挺拔有力的掤展之劲了。再有其“展”不是横力的作为,而是以膝至脚、膝至胯的下上对拔松开生成掤劲之展,所以这个“展”劲是有弹性的,是遇力生掤外展之劲。合胯是怎么回事?松腰合前胯不单是两大股外往里合的外形姿势动作,关键是要把腰腿的沉劲合住。再有松腰合前胯产生的圆裆之劲比膝没扣只展的圆裆之劲要好,有兴趣者不妨体验一下,就会心中有数了。

两脚内侧尽量往地面相合的技术内涵是源自中医的“滋阴补身”。精于推手技艺的太极拳明师戴英说“明朝有一个中医大家叫朱丹溪,他的主要理论就是'阳常有余,阴常不足’。我们这里也这样讲,如果不注意阴面的锻炼,就会产生不平衡,阳面的地方越练力越大,造成弱的地方更弱……你要找它弱的地方,把它练得饱满,虽然阳面的东西你没少给,而阴面的东西给多了,就等于少给了阳面,四面八方练得一个样,阴阳、虚实的地方变化就统一了。如果阴面的东西丢在那里不去练,你就指挥不了……如果阴面的东西没有练满,就总是会差一步、慢一步,心里清楚,就是够不着。具体的讲,手下面是阴面,腿内侧是阴面……练拳时要把向自己的重心练到当中去,就到了内侧、阴面,不能往外撑着,里面是空的,那就不平衡。”对于脚下而言,脚内侧是相对弱的,放松脚内侧尽量往地面相合之目的就是使脚内侧吃劲饱满于地面,最终使脚下生根更深和虚实变换更好。

弓步桩和半马步桩的练习,步桩的前腿脚亦可参考松腰合前胯、膝扣中有展、脚内侧与地相合的练法。前脚还要恰到好处的内扣一点,谓之扣脚。前脚往内扣了一点,有利于膝扣、胯合、裆圆的形成,姿势更自然。

图片

——武——术——归——宗——

昔日少年武为尊,而今邻里少传人。冷落多见练武场,人少并非学子贫。

有人甘学跆拳道,喜将韩装着于身。我辈武友勤奋起,弘传国粹万年春。

谢谢各位师兄关注,我们会一直努力!

相关知识

怎么练习蹲马步 蹲马步正确姿势
怎么蹲马步 蹲马步的正确姿势
马步,蹲马步,扎马步
蹲马步的正确姿势与注意事项
扎马步的好处
说说蹲马步的好处,分享蹲马步的正确姿势
蹲马步伤膝盖吗 怎么正确蹲马步
蹲马步瘦腿 3招教你正确蹲马步瘦腿
如何正确蹲马步 蹲马步的正确方法
蹲出健康的马步 蹲马步的标准姿势

网址: 扎马步的正确做法图解【扎马步时双手的正确放置姿势】 https://m.trfsz.com/newsview86142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