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标题:
蛋白质翻译后修饰互作影响肉品质研究进展
宰后畜禽肉经历僵直前、僵直、成熟、腐败4 个阶段。我国居民以消费僵直前的鲜肉为主,但僵直前的鲜肉保质理论长期缺乏,保鲜精准性差。因此,阐明保持僵直前肉品质的机理,研发精准保鲜减损新技术,具有重要意义。本报告综述了肉品科学领域在蛋白质翻译后修饰互作影响生鲜肉品质机制方面的研究进展和下一步研究方向,重点分析了能量代谢酶、肌原纤维蛋白磷酸化和乙酰化修饰互作通过调控酶活性、蛋白质相互作用等影响生鲜肉品质机制,温度等环境因子通过调控能量代谢酶翻译后修饰而影响肉品质规律和超快速冷却等精准保鲜新技术研发等方面的进展。
专家介绍
李 欣 研究员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产品加工研究所
博士,研究员,硕士生导师,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产品加工研究所肉品科学与营养工程创新团队科研骨干,博士毕业于瑞典农业科学大学肉品科学专业。主要从事生鲜肉减损保质保鲜机理和新型冷链物流保鲜技术研究,主持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际合作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等国家和省部级项目7 项,发表学术论文82 篇,获得授权专利26 项,参与出版英文专著1 部、编著2 部,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神农中华农业科技奖一等奖等国家、省部级奖励4 项。担任中国畜产品加工研究会理事和首届青年工作委员会委员、北京食品学会理事,食品领域学术期刊 Foods 、 Food Science of Animal Products、《肉类研究》编委,“科创中国”肉类加工产业服务团专家,被评为农产品加工业十佳杰出青年科技人才称号。
已发布专家报告
实习编辑:山西师范大学食品科学学院 杨瑞蕾;责任编辑:张睿梅。点击下方阅读原文即可参与会议报名。
为进一步促进动物源食品科学的发展,带动产业的技术创新,更好的保障人类身体健康和提高生活品质,由北京食品科学研究院、中国肉类食品综合研究中心、国家肉类加工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及中国食品杂志社《食品科学》杂志、《Food Science and Human Wellness》杂志、《Journal of Future Foods》杂志主办,贵州大学、贵阳学院共同主办,贵州医科大学、清华大学深圳国际研究生院、河南省大鲵保护与发展协会、国家市场监管重点实验室(特殊食品监管技术)支持协办,中国食品杂志社《肉类研究》杂志、《乳业科学与技术》杂志、《Food Science of Animal Products》承办,钛和中谱检测技术(厦门)有限公司、贵州油研纯香生态粮油科技有限公司、岛津企业管理(中国)有限公司、四川安好众泰科技有限公司、贵州成义烧坊酒业股份有限公司、贵州黔醉酒业(集团)有限公司、黔东南民生食品有限公司、贵州普安红茶业(集团)有限公司等企业赞助的“2023年动物源食品科学与人类健康国际研讨会”即将于2023年10月28-29日在贵州贵阳召开。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新时光点滴
2024-12-28 00:45:58
洞见
2024-12-26 22:07:08
每日经济新闻
2024-12-27 18:28:16
相关知识
2021年动物源食品科学与人类健康国际研讨会
第四届食品科学与人类健康研讨会
第四届食品科学与人类健康国际研讨会
第五届食品科学与人类健康国际研讨会
植物蛋白肉研究进展
第五届食品科学与人类健康国际研讨会会议通知
最新会议通知—第五届食品科学与人类健康国际研讨会
生态系统健康研究进展
我校参与主办第五届食品科学与人类健康国际研讨会
【食品科学杂志】第五届食品科学与人类健康国际研讨会
网址: 2023年动物源食品科学与人类健康国际研讨会:李欣研究员—蛋白质翻译后修饰互作影响肉品质研究进展 https://m.trfsz.com/newsview86450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