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经病变:长期高血糖会损伤神经系统,导致感觉异常、疼痛、麻木等症状。 视网膜病变:高血糖会损伤眼部血管,导致视网膜病变,严重时可能导致失明。 肾脏病变:高血糖会损伤肾脏小血管和肾小球,导致肾功能受损,严重时可能需要透析或肾移植。 心血管疾病:糖尿病患者患心脏病、中风等心血管疾病的风险更高。 下肢血管病变:高血糖会损伤下肢血管,导致下肢血液循环不畅,严重时可能导致坏疽和截肢。 消化系统疾病:糖尿病患者容易患上胃肠道疾病,如胃轻瘫、胆囊炎等。 感染:糖尿病患者免疫力下降,容易感染各种病菌,如皮肤感染、泌尿系统感染等。......阅读全文
糖尿病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有先天遗传背景,经后天多种因素的作用使之发病。 1.小儿糖尿病病因—自身免疫反应 现已证明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均与糖尿病有关。初发的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三分之二的患儿体内测出胰岛细胞抗体。部分患儿还可测出胰岛素受体自身抗体和胰岛β细胞膜抗体。 2.小儿糖尿病病因—
1.小儿糖尿病的血液检查 (1)血糖测定以静脉血浆(或血清)葡萄糖为标准。1997年美国糖尿病学会(ADA)制定的诊断糖尿病的标准:正常空腹血糖11.1mmol/L,即可诊断糖尿病。糖耐量试验不作为临床糖尿病诊断的常规手段。 (2)血浆C肽测定C肽测定可反映内源性胰岛β细胞分泌胰岛素的功能,
儿童糖尿病治疗目的:消除症状,稳定血糖;维持儿童正常生长和性发育;防止中晚期并发症出现。 1.饮食治疗 (1)热卡供给每天总热卡等于1000千卡+(年龄-1)×(70-100)千卡。合理的饮食治疗是所有糖尿病人的治疗基础,摄入的热量要适合患儿的年龄、体重、日常的活动、平时的饭量。还要考虑到患
1.普及糖尿病知识,让患儿及家长了解什么是糖尿病,治疗目的和原则。 2.糖尿病这一终身性的,治疗繁琐的特殊疾病,要鼓励家长和患儿对疾病树立信心,并对患儿进行心理治疗。 3.糖尿病需要长期治疗,绝大部分在家庭治疗,这要求医务人员教会家长及患儿如何测微量血糖及尿糖,如何抽取胰岛素,如何正确注射胰
小儿糖尿病忧是一个病症名称。 小儿糖尿病(juvenile diabetes)是指15岁或20岁以前发生的糖尿病。由于儿童期糖尿病的病因不一,临床和治疗、预后变不同,因此儿童糖尿病一词由于概念不清楚已含弃不用。糖尿病 (diabetes)是由遗传因素、免疫功能紊乱、微生物感染及其毒素、自由基毒
微血管并发症: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可能导致视力减退甚至失明。 糖尿病肾病:可能导致肾功能衰竭。 糖尿病神经病变:可能影响身体的感觉、运动和自主神经功能。 大血管并发症: 冠状动脉心脏病:如心绞痛、心肌梗死。 脑血管疾病:如中风。 外周血管疾病:可能导致下肢疼痛、溃疡或坏疽。 足部
合理饮食:应控制饮食中的糖分和热量摄入,多吃蔬菜、水果和全谷物,减少高糖分和高脂肪食物的摄入。 增加身体活动:通过跑步、游泳或其他有氧运动来提高身体的胰岛素敏感性,帮助控制血糖水平。 保持健康体重:超重和肥胖是糖尿病的重要危险因素,因此通过合理饮食和规律运动来控制体重至关重要。 避免不良生
注意既往糖尿病病史,近期治疗情况,有无急性感染、腹泻、饮食失调、食糖过多,以往未发现糖尿病而误用糖过多、严重精神刺激、停用或大量减少胰岛素、大量服用双胍类降糖药等情况。 1、糖尿病昏迷— 应激和感染如脑血管意外、急性心肌梗死、急性胰腺炎、消化道出血、外伤、手术、中暑或低温等应激状态。感染,尤其
1、糖尿病昏迷— 糖尿病患者发生昏迷时,若不及时抢救,很可能有生命危险,护理人员及家属必须随时观察病人的病情变化; 2、糖尿病昏迷— 记住患者的液体出入量,如饮水量或输液量、尿量等; 3、糖尿病昏迷— 当病人脱离危险,恢复意识后,应积极治疗糖尿病,调节饮食,合理使用胰岛素,使体内代谢正常,避
糖尿病昏迷死亡率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早期诊断与合并症的治疗,约28%的病人在住院后48h内主要死于高渗,因此高渗状态持续时间越长死亡率越高。而各种合并症特别是感染是晚期死亡的主要原因。但是由于糖尿病昏迷多发生在老年人,正如Arieff等指出,对HNDC即使诊断及时,治疗积极,死亡率仍很高。因
糖尿病是由于胰岛素分泌失调或胰脏发炎致使胰岛素分泌减少,引起对糖分代谢障碍的一种疾病,其结果是无法代谢的糖分随尿液排出体外,而不能储存体内备用,所以病人随时补充糖分营养,但又不能过量,否则会增加病情,是极为折磨的一种病症。糖尿病本身并不可怕。但是由于对糖分及各种营养代谢的障碍,使体内长期欠缺葡萄糖(
糖尿病的诊断标准通常包括临床症状和血糖水平检测。 具体来说,如果空腹血糖超过7.0mmol/L,或者餐后两小时血糖超过11.1mmol/L,则可以诊断为糖尿病。除此之外,患者如果出现多饮、多食、多尿和体重下降等典型症状,也可以考虑糖尿病的诊断。 糖尿病的确诊需要综合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测结果。如
更年期妇女容易患糖尿病,这是由更年期糖代谢特点所决定的。胰岛素的分泌与垂体肾上腺皮质激素及性激素之间相互联系,妇女体内激素调节功能紊乱,机体糖耐量降低,使胰岛素分泌绝对或相对不足,使糖代谢紊乱,出现 高血糖状态,发生糖尿病。
糖尿病治疗的主要目的是减少并发症。糖尿病控制与并发症临床实验研究结论证明,严格的血糖控制可以延缓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 尽管这一临床实验是用胰岛素治疗IP-DM患者取得的,但控制好血糖与并发症关系这一点, 也适用于2型糖尿患者。血糖控制到什么水平算好,按糖尿病专家的建议:理想水平是为空腹血糖控制在
美国西奈山伊坎医学院研究人员设计了一种再生医学疗法,能加快糖尿病伤口愈合。该疗法使用载有基因指令的微小脂肪颗粒来缓解炎症。结果表明,该疗法可以针对引起问题的细胞,并减少小鼠皮肤损伤模型中的肿胀和有害分子。相关论文20日在线发表于《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与未治疗的小鼠相比,用三硫化物衍生的脂质纳米颗粒
糖尿病肾病是糖尿病患者最重要的合并症之一。我国的发病率亦呈上升趋势,目前已成为终末期肾脏病的第二位原因,仅次于各种肾小球肾炎。由于其存在复杂的代谢紊乱,一旦发展到终末期肾脏病,往往比其他肾脏疾病的治疗更加棘手。但积极适当的干预措施能明显减少和延缓糖尿病肾病的发生,尤其在病程早期干预治疗效果甚佳。
糖尿病脚肿是糖尿病患者长期处于高血糖的情况下,就会增加血液的粘稠度当血液的粘稠度增加时是容易引起一些血管炎症的,这样容易造成血管闭塞,也容易使足部引起水肿。 脚肿是中晚期糖尿病肾病的常见临床症状,其主要原因是,高血糖致肾小动脉玻璃样变、肾小球硬化、肾小球间的系膜区扩增,引起肾小球滤过率下降,血
糖尿病引起的脚肿,还具有反复性,而导致水肿反复的主要原因在于,血糖控制不佳,受损肾脏细胞没有恢复其正常生理代谢功能。最为严重的是,糖尿病脚肿处理不得当,肾脏病变加重,会导致尿毒症、肾衰竭等严重后果。 据了解糖尿病肾病发病率会随着病程的延长而增加,特别是如果糖尿病病程超过25年,其糖尿病肾病发病
(一)尿糖定性是筛选糖尿病的一种简易方法,但在糖尿病肾病可出现假阴性或假阳性,故测定血糖是诊断的主要依据。 [2] (二)尿白蛋白排泄率(UAE)20~200μgmin,是诊断早期糖尿病肾病的重要指标;当UAE持续大于200μgmin或常规检查尿蛋白阳性(尿蛋白定量大于0.5g24h),即诊断
控制血糖水平:通过饮食控制、运动锻炼、药物治疗等方式控制血糖水平,避免血糖过高或过低。 定期检查:定期进行眼科、肾脏、神经系统等方面的检查,及时发现并治疗潜在的并发症。 注意足部护理:保持足部清洁干燥,避免受伤和感染,选择合适的鞋子和袜子。 戒烟限酒:吸烟和饮酒会增加心血管疾病的风险,应该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3/11/512494.shtm
研究发现干细胞改善胰岛功能的方式有许多,包括但不仅限于:①横向分化为胰岛β细胞;②改善胰岛循环,促进原本胰岛β细胞的再生;③保护内源性胰岛β细胞免于凋亡;④胰外降糖作用,MSC可在体内其他组织分化为胰岛素分泌细胞从而降糖;⑤减轻胰岛素抵抗;
2型糖尿病由于胰岛素抵抗而存在高胰岛素血症,1型糖尿病由于长期大量外源胰岛素也可导致高胰岛素血症,高胰岛素血症可通过下列因素而导致高血压:①增加肾钠,水重吸收;②增加血压对摄入盐的敏感性;③增加加压物质及醛固酮对血管紧张素Ⅱ的敏感性;④改变电解质跨膜转运,表现为细胞内钠转运增加,Na-K-ATP
依据情况考虑以下检查: 1.空腹血糖的测定: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 2.糖化血红蛋白测定:糖化红细胞膜测定。 3.糖尿病血液流变学测定。 4.肝,肾功能检查。 5.血总胆固醇,血脂的测定,血肌酐的测定。 6.尿常规检查。 7.动态血压水平检查观察血压变化。 8.胸部X线检查,心电图
1.高血压的诊断 1999年WHO对高血压诊断进行了新的定义和分级,但美国糖尿病和高血压研究小组因考虑到糖尿病患者存在心血管疾病的高度危险性,则提倡血压在140/90mmHg(18.6/12kPa)以上即应开始治疗。 2.糖尿病合并高血压分类 (1)不伴糖尿病肾病的原发性高血压:原发性高血
Ⅰ型糖尿病自身绝对不能产生胰岛素,因此需要终身使用外来胰岛素治疗I型糖尿病一直被描述成一种自身免疫疾病――身体的免疫系统攻击胰腺中的胰岛细胞,并最终破坏它们制造胰岛素的能力。没有胰岛素,身体就不能将葡萄糖转化成能量,因此I型糖尿病患者必须注射胰岛素才能存活。 Ⅱ型糖尿病体内胰岛素是相对不足,因
1.低血糖的常见原因和分类 临床上导致低血糖的原因很多,其分类方法亦较多,如按病因可分为器质性低血糖和功能性低血糖;根据发病机制可分为血糖利用过多和血糖生成不足。临床上通常采用的低血糖分类方法是结合低血糖的发病机制和低血糖发作的临床特点,比较实用且有利于寻找病因。 2.糖尿病低血糖的常见原因和
糖尿病肾病治疗应是综合性的,包括控制血糖、控制血压、饮食治疗、纠正脂代谢紊乱等: (1)控制血糖 糖基化血红蛋白应尽量控制在6.5%以下。 (2)控制血压 降压药物首选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ACEI)或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尿蛋白d,血压应控制在130/80mmHg;尿蛋白>1g/d,血压
1. 糖代谢异常 在糖尿病状态下,全身脏器出现糖代谢障碍,其中肾脏、神经、眼等组织/器官糖 代谢明显增强,此时约50%的葡萄糖在肾脏代谢,一方面降低了机体发生酮症酸中毒、高渗性昏迷的 风险;另一方面也加重了肾脏的糖负荷。肾脏葡萄糖代谢增加的原因包括: ①肾细胞葡萄糖转运体1 (Glut 1)
1.控制血糖 糖基化血红蛋白(HbA1c)应尽量控制在7.0%以下。严格控制血糖可部分改善异常的肾血流动力学;至少在1型糖尿病可以延缓微量白蛋白尿的出现;减少已有微量白蛋白尿者转变为明显临床蛋白尿。 2.控制血压 糖尿病肾病中高血压不仅常见,同时是导致糖尿病肾病发生和发展重要因素。降压药物
相关知识
糖尿病易得哪些并发症
糖尿病并发症
没有并发症,糖尿病不算病
2型糖尿病并发症
糖尿病的并发症及预防办法
糖尿病的症状有哪些表现
孕期糖尿病会引起哪些并发症
糖尿病怎么预防并发症
糖尿病血糖控制好会有并发症吗
糖尿病高发人群有哪些
网址: 糖尿病有哪些并发症? https://m.trfsz.com/newsview86567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