踝泵运动操-视频
当患者无法进行自主活动时,可以采用下图方法帮助患者进行踝泵运动。
屈伸运动
环绕运动
踝泵运动是预防血栓最常用的锻炼方法。然而,有些病友可能会记不清踝泵运动的频次和正确的做法,导致踝泵运动的动作不规范,从而无法达到预防静脉血栓的预期效果。
为解决这个问题,淄博市第一医院神经外科护理团队根据中华护理学会发布的《成人住院患者静脉血栓栓塞症的预防护理》团体标准,制定了一套标准的踝泵运动操。
跟着视频或音频的指示,您无需记住具体步骤,只需跟着指示进行训练(视频和音频任选一个),即可完整的做完一组踝泵运动,每日做3-4组即可达成您当日的训练目标。
一屈二伸三环绕,预防血栓无烦恼!
知 识 链 接
什么是踝泵运动?
“踝”在俗语中是指“脚脖子”,而“泵”则是形容踝关节运动时产生的压力,类似于泵一样的作用。它能够促使下肢肌肉收缩,挤压肌肉间的静脉,从而促进下肢的血液流动和淋巴循环,预防血栓形成,同时还可达到锻炼下肢肌肉的效果。
踝泵运动包括踝关节的屈伸和踝绕运动。对于长期卧床或接受手术的患者来说,踝泵运动对于恢复功能非常重要。
为什么要做踝泵运动?
静脉血栓的发生与血管壁损伤、高凝状态和血流瘀滞三个要素密切相关。术后长期卧床或制动等因素,造成下肢运动减少,血流缓慢。再加上术后血液易于出现高凝状态,血小板在血管周围停留和聚集,容易形成血块,即所谓的血栓。早期的血栓有时可以活动,但万一血栓脱落,可能引发心梗、脑梗、肺栓塞等严重后遗症,甚至危及生命。老年患者以及同时患有高血压、糖尿病等基础疾病的患者发生血栓的风险更高。那么,有何方法可以预防血栓的发生呢?
为了远离血栓,我们可以采取规范的预防方案:基本预防、机械预防和药物预防(见下图)。其中,踝泵运动是一种最简单、有效且经济的预防措施,通过提高血流速度、促进血液循环预防下肢静脉血栓的发生。特别适用于那些长期卧床或手术后需要固定休息的患者,以帮助恢复下肢功能并避免静脉血栓的发生。
注意事项
1.手术后长时间静卧,血液循环不畅,肌肉会有不同程度的萎缩,环绕动作的幅度会受限,甚至出现疼痛感,如体力不够或疼痛感剧烈,可只做屈伸锻炼,待疼痛减轻后,再加做环绕动作加快肢体功能的恢复。
2.踝泵运动看似简单,但对下肢血栓的预防起重大作用,一般手术麻醉消退之后即可进行练习,但踝关节术后,足部有石膏固定的除外。
3.刚开始练习时用较小的力量,逐渐适应后增加强度,练习中如感觉疼痛明显,可以减少训练时间和次数或先暂停运动。
供稿科室: 神经外科
编辑:周燕宁 冯志远
审核:程芳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