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 > 中医调养九种体质之一“湿热体质”

中医调养九种体质之一“湿热体质”

中医讲究辨证论治,不同体质,养生方案也不一样。想要达到好的养生效果,就必须先弄清自己的体质,对症调理。     中医将人的体质大体分为九类:平和质、气虚质、阳虚质、阴虚质、痰湿质、湿热质、血瘀质、气郁质、特禀质。每个人体质各异这是中医辨证治疗的基础,不同体质特点,有不同的养生方法。但每个人体质又不局限于其中一种,只是它们在随着你的生活、饮食习惯的变化而表现不同。     中医的九大体质分类中,除去平和体质相对健康外,另外八种均处于所谓亚健康状态的体质类型。 湿热体质        所谓湿,即通常所说的水湿,它有外湿和内湿的区分。外湿是由于气候潮湿或涉水淋雨或居室潮湿,使外来水湿入侵人体而引起;内湿是一种病理产物,常与消化功能有关。中医认为脾有“运化水湿”的功能,若体虚消化不良或暴饮暴食,吃过多油腻、甜食,脾就不能正常运化而使“水湿内停”;且脾虚的人也易招来外湿的入侵,外湿也常困阻脾胃使湿从内生,所以两者是既独立又关联的。 什么是湿热体质        所谓湿,即通常所说的水湿,它有外湿和内湿的区分。外湿是由于气候潮湿或涉水淋雨或居室潮湿,使外来水湿入侵人体而引起;内湿是一种病理产物,常与消化功能有关。中医认为脾有“运化水湿”的功能,若体虚消化不良或暴饮暴食,吃过多油腻、甜食,则脾就不能正常运化而使“水湿内停”;且脾虚的人也易招来外湿的入侵,外湿也常因阻脾胃使湿从内生,所以两者是既独立又关联的。        所谓热,则是一种热象。而湿热中的热是与湿同时存在的,或因夏秋季节天热湿重,湿与热合并入侵人体,或因湿久留不除而化热,或因“阳热体质”而使湿“从阳化热”,因此,湿与热同时存在是很常见的。        什么是湿热体质?湿热体质的基本表现、判定湿热体质的基本方法: (1)你面部或鼻部有油腻感或者油亮发光吗?(是) (2)你脸上容易生座疮或皮肤容易生疮疖吗?(是) (3)你感到口苦或嘴里有苦味吗?(是) (4)你大便有粘滞不爽,有解不尽的感觉吗?(是) (5)你小便时尿道有发热感、尿色浓(深)吗?(是) (6)你带下色黄(白带颜色发黄)吗?(限女性回答)(是) (7)你的阴囊潮湿吗?(限男性回答)(是) 注意:如果绝大多数项目答案与标准答案相同或者非常接近,则可判定为此体质。 湿热体质的特征 湿热体质的常见表现:面垢油光,易生痤疮,口苦口干,身重困倦,大便黏滞不畅或燥结,小便短黄,男性易阴囊潮湿,女性易带下增多,舌质偏红,苔黄腻,脉滑数。 总体特征:湿热内蕴,以面垢油光、口苦、苔黄腻等湿热表现为主要特征。 形体特征:形体中等或偏瘦。 常见表现:面垢油光,易生痤疮,口苦口干,身重困倦,大便黏滞不畅或燥结,小便短黄,男性易阴囊潮湿,女性易带下增多,舌质偏红,苔黄腻,脉滑数。 心理特征:容易心烦急躁。 发病倾向:易患疮疖、黄疸、热淋等病。 对外界环境适应能力:对夏末秋初湿热气候,湿重或气温偏高环境较难适应。 湿热体质人群的精神养生 湿热体质者均是性情急躁,外向好动、活泼,常常心烦易怒。这都是体内内热作怪。热邪伤阴,会进~步加剧过多火邪的产生,成为恶性循环。 湿热体质者均是性情急躁,外向好动、活泼,常常心烦易怒。这都是体内内热作怪。热邪伤阴,会进~步加剧过多火邪的产生,成为恶性循环。 五志过极,皆可化火,情绪过激耗血伤阴,或助火生热,从而会加重湿热体质中热邢的偏颇,故应注意心理的自我调适。 出现不良情绪时,根据情况分别采用节制、疏泄、转移等不同的方法,使不良情绪得到化解或释放,达到心理平衡,提升心理素质。 湿热体质人群的起居养生 湿热体质的人以体内蕴热,容易上火为特征,起居上应注意养阴除湿,通泻蕴热之气。长期熬夜或疲劳紧张伤阴最甚,容易加重湿热状态,进而向阴虚火旺的状态发展。 湿热体质的人以体内蕴热,容易上火为特征,起居上应注意养阴除湿,通泻蕴热之气。长期熬夜或疲劳紧张伤阴最甚,容易加重湿热状态,进而向阴虚火旺的状态发展。因此,湿热体质应当规律作息,早睡早起,早晚睡前静心调神,居住室内清爽通风,勤换衣被、勤洗澡。 烟、酒易加重湿热体质的不良状态,因此应当努力戒除烟酒等不良嗜好、保持饮食清淡。湿热体质往往耐受寒冷,衣着应顺应四时,酌情加减。 湿热体质人群的运动养生 湿热体质阳气充足,内有蕴热,适合做强度较大、运动量较大的体育项目,如对抗性较强的球类比赛、游泳、爬山、长跑、自行车、武术、拳击等。 湿热体质阳气充足,内有蕴热,适合做强度较大、运动量较大的体育项目,如对抗性较强的球类比赛、游泳、爬山、长跑、自行车、武术、拳击等。大运动量、高强度的训练 可以消耗体内过多热量和脂肪,帮助湿热之邪泻出体外。运动时适于在保证饮水供给的条件下大量出汗,可以在运动饮水中;添加少量盐,以尝不出成味为度,以免造成电解质的过度流失。 有氧运动和无氧运动宜结合。有氧运动包括各种耐力的训练,如中长跑、游泳、自行车等;无氧运动包括各种力量与爆发力的训l练,如举重、短跑、拳击等。运动时间宜在饭后一小时以后进行。 湿热体质人群的饮食养生 忌食辛辣油腻、温燥滋补、肥甘厚的食物。辣椒、大蒜、荔枝、芒果等温热果蔬应当少吃,白酒、奶油、动物内脏、狗肉、鹿肉、牛肉、羊肉均应忌食。 湿热体质的人要想改变湿热内蕴的体质状态,宜食用清凉泻火、化湿利水的食品,如薏米、带心莲子、红小豆、蚕豆、绿豆、绿豆芽、鲫鱼、鲤鱼、海带、紫菜、田螺、牡蛎、海蜇、虾、冬瓜、丝瓜、苦瓜、黄瓜、绿叶蔬菜、野菜、莲藕、产自北方的时令水果、瘦猪肉等。 忌食辛辣油腻、温燥滋补、肥甘厚的食物。辣椒、大蒜、荔枝、芒果等温热果蔬应当少吃,白酒、奶油、动物内脏、狗肉、鹿肉、牛肉、羊肉均应忌食。 下面介绍几种药膳供您参考使用: 推荐药膳 1、凉拌三皮 原料:西瓜皮、黄瓜皮、冬瓜皮各200克,盐适量。 制法:西瓜皮刮去外皮,冬瓜皮刮去绒毛外皮,均洗净,与黄瓜皮一起,在沸水锅焯一下,凉凉,切成条,盛入盘中,加少许盐拌匀即可。 功效:清热、利湿、减肥。 2、腐竹炒苋菜 原料:水发腐竹100克,苋菜200克,植物油、葱丝、盐、味精、白糖、水淀粉各适量。 制法:炒锅中加入油烧热,放入葱丝,炒出香味,下腐竹段烧至七成熟,再加入苋莱段翻炒,加入盐、白糖、味精炒熟,用水淀粉勾芡收汤即可。 功效:养胃祛痰,清肝通窍。 3、泥鳅炖豆腐 原料:泥鳅300克,豆腐150克,盐、葱段、姜片、料酒各适量。 制法:泥鳅洗净,去掉体外黏液;豆腐洗净,切成块;锅内放入泥鳅、豆腐块,倒入适量清水,放入葱段、姜片、料酒,大火煮沸后转小火煮至泥鳅熟透,加入少许盐调味即可。 功效:暖中益气,用于湿热黄疸、小便不利、水肿等症。 4、薏米银菊饮 原料:金银花、野菊花、蒲公英各15克,甘草9克,薏米60克。 制法:薏米洗净,用清水泡透,放入锅中,大火煮沸后转小火煮20分钟,放入甘草、金银花、野菊花、蒲公英,煮10分钟即可。 功效:清热、解毒、利湿。 5、青龙白虎汤 原料:鲜橄榄3~5枚,鲜萝卜丝100克。 制法:橄榄劈开,鲜萝卜切丝一起放入锅中,加水煎煮20~30分钟,去渣取汁饮用。 功效:清肺化痰,解毒利咽。 湿热体质人群的药物养生 急躁易怒、口苦胁胀可用柴胡6克、黄连3克、玄参6克沸水冲泡,代茶饮用;如有口臭、牙龈出血、牙疳、日唇生疮、口唇周围痤疮粉刺、大便黏腻臭秽可用黄连6克、茵陈6克、野菊花3克沸水冲泡,代茶饮用。 湿热体质的药物调养以清化湿热、分消走泄中药为主,如黄连、黄芩、黄柏、龙胆、生地黄、玄参、芦根、知母、苦参、秦皮、天花粉、野菊花、苦菜花、霜桑叶、蒲公英、番泻叶、芦荟、茵陈、金钱草、川贝母、浙贝母、竹茹、竹沥、牡蛎、苍术、薏米、泽泻、玉米须、草薢等。 这些中药选择几味平时冲泡代茶饮用,可以起到清热利湿的效果。但上述中药多苦寒,如服用时有胃肠不舒服或者泄泻时,应暂停服用或遵医嘱。 急躁易怒、口苦胁胀可用柴胡6克、黄连3克、玄参6克沸水冲泡,代茶饮用;如有口臭、牙龈出血、牙疳、日唇生疮、口唇周围痤疮粉刺、大便黏腻臭秽可用黄连6克、茵陈6克、野菊花3克沸水冲泡,代茶饮用;若男子阴囊潮湿、女子带下色黄量多可用黄柏6克、苦参3克、苍术6克沸水冲泡,代茶饮用;若单纯性肥胖属湿热体质者,可以用芦荟6克、番泻叶6克、玄参6克沸水冲泡,每日代茶饮用,可消脂减肥。 湿热体质人群易患疾病 湿热体质多是由于先天遗传、后天饮食不当、过食肥甘厚味、久居湿地,或劳倦过度而导致的体内火热内蕴、痰湿停滞脏腑引起的一系列疾病。 湿热体质多是由于先天遗传、后天饮食不当、过食肥甘厚味、久居湿地,或劳倦过度而导致的体内火热内蕴、痰湿停滞脏腑引起的一系列疾病。 湿热留于脾胃,可有口臭、体味重、肥胖、牙龈出血、嗜食冷饮、善饥易饱、口唇周围起痤疮、粉刺等症状,易得痤疮、酒渣鼻、毛囊炎、湿疹、体癣、牙疳、牙龈炎等疾病。 湿热留于肝胆,则有口苦、易怒、两胁胀痛等症状,易得脂肪肝、糖尿病、高脂血症、急性病毒性肝炎、胆石症、黄疸等疾病。 下焦湿热熏蒸大肠、膀胱等,可有大便黏腻臭秽、便秘便干、热结旁流、小便灼痛,男子阴囊潮湿,女子带下色黄、量多、味秽等症状,易得便秘、泌尿系感染、盆腔炎等疾病。

声明:本文内容由脉脉用户自发贡献,部分内容可能整编自互联网,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脉脉不拥有其著作权,亦不承担相应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抄袭的内容,请发邮件至maimai@taou.com,一经查实,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知识

中医九种体质的饮食调养
中医九种体质辨识调养方法
调好体质防疾病,中医九大体质,你是哪一种?
中医九种体质辨识与调理
中医九种体质分类及调理
九种体质中医调养指导 健康科普
【湿热体质的调理】湿热体质怎么调理
中医九种体质养生法是啥
养生先辨别体质,中医九大体质,看看你属于哪种(附调养建议)
中医九种体质辨识与调养方法 – 经方派

网址: 中医调养九种体质之一“湿热体质” https://m.trfsz.com/newsview87952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