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 > 养生先辨别体质,中医九大体质,看看你属于哪种(附调养建议)

养生先辨别体质,中医九大体质,看看你属于哪种(附调养建议)

说到中医,就不得不提到【体质】。大千世界 人各百态,有的人一吃就胖,有的人却怎么吃都不胖;有的人不怕冷也不怕热,有的人穿再多都觉得冷;有的不怎么保养都皮肤细腻,有的人怎么保养都避免不了油头痘痘......这些都跟体质脱不了干系。

中医体质分以下九种:平和质、气虚质、阳虚质、阴虚质、痰湿质、湿热质、血瘀质、气郁质、特禀质。学会辨别自己的体质,了解自己的体质,才能更好地对疾病有效防控,更好地自我调理以达到健康保健的效果。

今天晓医就教大家九大体质的简易的辨别方法,让大家有个大致的判断。

下文是更详尽的解释,帮助大家进一步了解九大体质及调理方法。

1. 平和质:

体态适中,面色红润,精力充沛,脏腑功能正常,对外界环境适应能力较强。

调养建议是保持“中庸之道”,不宜药补,饮食上注意“4不”(不过饱、不过饥、不过热、不过冷),多吃五谷杂粮、蔬菜瓜果。坚持规律作息,保证充足睡眠,注意劳逸结合。

2. 气虚质:

面色苍白或萎黄,语音低弱,容易疲劳,自汗出,呼吸短促,食欲不振,大便稀溏,舌淡脉弱等。对外界环境适应能力较弱。

气虚质的调养应选择一些补气的食物,如黄豆、白扁豆、鸡肉、牛肉、羊肉、鹌鹑、鳖、海参、鲍鱼、核桃、芝麻、蜂蜜等。同时,要注意饮食的规律性,避免过食和饥饿。适当的运动也可以帮助改善气虚体质,如太极拳、八段锦、散步等。但是要注意运动量不宜过大,以免消耗过多的气。在医生的指导下,可以适当服用一些补气的中药,如人参、黄芪、党参等。

3. 阳虚质:

手脚冰凉,怕冷,面色苍白,精神不振、乏力,对寒冷环境适应能力较弱。

阳虚体质的调理,主要是补阳扶正,温中散寒。可以通过食疗、药疗、针灸、推拿、气功等方式进行调理。食疗上,可以多吃一些温补的食物,如羊肉、鸡肉、大枣、桂圆、生姜、胡椒等;药疗上,可以服用一些补阳的中药,如人参、黄耆、肉桂等。

4. 阴虚质:

手足心热,口干咽燥,喜欢喝水,但喝水不解渴,夜间睡眠质量差,容易出汗,大便干燥,舌红少津,脉象细数等,对热环境适应能力较弱。

阴虚体质的人在日常生活中应注意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避免过度劳累,保持充足的睡眠,饮食应以清淡为主,多吃富含维生素和矿物质的食物,如瘦肉、鱼、蔬菜、水果等,避免食用辛辣、煎炸、油腻的食物。同时,可以通过适当的运动来调节身体,如太极、瑜伽等都是不错的选择。

在中医治疗上,阴虚体质的人可以采用滋阴降火的方法进行调理,如服用六味地黄丸、知母地黄丸等中药。但需要注意的是,任何药物的使用都应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

5. 痰湿质:

体形肥胖,腹部肥满而松软,口黏腻,舌苔厚腻,对湿重环境适应能力较弱。

对于痰湿体质的调理,中医主张“治未病”,强调预防为主。可以通过调整生活习惯,保持良好的心态,合理饮食,适当运动等方式来调理。在饮食上,应该选择清淡、易消化的食物,避免过于油腻、甜腻的食物。在运动上,可以选择一些有氧运动,如散步、慢跑、游泳等。

6. 湿热质:

面部油脂较多,容易长痤疮、粉刺。口苦口干,大便黏滞,消化系统容易出现腹泻、便秘、腹胀等问题。舌质红,舌苔黄腻,对湿热环境适应能力较弱。

避免食用辛辣、油腻、煎炸等食物,多吃清淡、易消化的食物,如绿叶蔬菜、瘦肉、豆腐等。可适当食用具有清热解毒、利湿化痰作用的食物,如绿豆、冬瓜、薏米等。在中医师的指导下,可适当服用具有清热利湿作用的中药,如黄芩、泽泻、茵陈蒿等。但需根据个人体质和症状进行辨证施治,切勿盲目使用。

7. 血瘀质:

皮肤或口唇暗紫,舌质紫暗或有瘀点,经期不规律,痛经或者闭经、经色紫黑有血块、胸闷疼痛、胁痛痞块等,容易患血瘀瘀滞性疾病。

调理血瘀体质的方法主要是活血化瘀,改善血液循环。在日常生活中,血瘀体质的人应注意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避免过度劳累,保持情绪稳定,避免寒冷刺激,饮食上应选择活血化瘀的食物,如黑木耳、洋葱、西红柿、桃仁、山楂等。同时,可以通过适当的运动,如太极拳、气功、散步等,来改善血液循环。

8. 气郁质:

情绪低落,易郁怒,胸闷不舒,舌淡苔薄白,对精神刺激适应能力差。

在中医理论中,气郁体质的人应该注重调理气机,使其畅通无阻。可以通过调整饮食、改变生活习惯、进行适当的运动等方式来调理。同时,也可以通过中药调理,如适当服用具有疏肝解郁、行气活血作用的中药,如柴胡、香附、玫瑰花等。

此外,气郁体质的人还应该注重情绪的调节,尽量避免情绪的压抑,保持心情舒畅。

9. 特禀质:

由于先天禀赋不足和禀赋遗传等因素造成的一种特殊体质。包括先天性、遗传性的生理缺陷与疾病,过敏反应等。如对花粉、食物等,容易出现过敏反应。

特禀质的人要注意了解自己的过敏源,尽量避免接触,如花粉、尘螨、动物皮屑等。饮食应清淡,避免过于油腻、辛辣、寒凉的食物,以免加重肺、脾、肾的负担。适当的锻炼可以增强体质,提高抵抗力,但要避免过度劳累。

了解自己的体质类型有助于调整生活方式、饮食习惯和锻炼方式,以达到预防疾病、保持健康的目的。但讯飞晓医也提醒,中医体质辨别需要通过专业的中医医生进行辨识和指导,以上是一些简易的大致辨别方法~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相关知识

中医九大体质,您属于哪一种?
中医九种体质辨识调养方法
中医的九大体质,你属于哪一种?
中医九种体质辨识与调理
中医养生调理专家张建武教授:中医复合体质的调理一定要因体而异!
中医九种体质辨识与调养方法 – 经方派
你是那种体质?专家教你辨识 体质调理有啥讲究?
中医体质辨识与调理师
九大体质辨别及调理及用药
中医教你如何辨别自己的体质和调理方法

网址: 养生先辨别体质,中医九大体质,看看你属于哪种(附调养建议) https://m.trfsz.com/newsview10326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