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畜牧工程职业技术学院 毕 业 论 文 减肥功能性食品 系 别:食 品 科 学 系 专 业:生 物 技 术 班 级: 11.1班 学生姓名:刘珠珠 指导教师:马丽艳 完成时间:2013-04-22 毕业论文(设计)任务书 学生姓名刘珠珠专业班级生物技术11.1班指导教师马丽艳论文题目减肥功能性食品研究的目标、内容及方法研究目的: 掌握肥胖的测定方法、肥胖的类型、病因及危害; 了解一些具有减肥功能的物质; 了解减肥功能性食品的功能性评价方法。 研究内容: 1、肥胖的定义 2、肥胖的分类 3、肥胖症的测定方法 4、肥胖症的代谢特征及产生原因 5、肥胖症的危害 6、减肥功能性食品的开发原则 7、具有减肥功效的典型配料分阶段完成的工作1.查阅资料,确定论文题目 2.收集素材资料,列出论文内容提纲 3.完成论文初稿 4.按论文要求格式完成论文交指导老师修改 5.进一步完善论文,准备参加论文答辩 开题报告 一、课题选择的背景和意义 二、课题研究的目的、内容 研究目的: 掌握肥胖的测定方法、肥胖的类型、病因及危害; 了解一些具有减肥功能的物质; 了解减肥功能性食品的功能性评价方法。 研究内容: 1、肥胖的定义 2、肥胖的分类 3、肥胖症的测定方法 4、肥胖症的代谢特征及产生原因 5、肥胖症的危害 6、减肥功能性食品的开发原则 7、具有减肥功效的典型配料 摘要 随着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肥胖的人越来越多,高血压、心脏病等心血管疾病也随之增多,减肥健美已成为众所关注的热点。为了达到减肥的目的,应该改变不良的饮食和生活习惯:如喜吃油炸食品、花生米、糖果、糕点等,多吃富含食物纤维的食品,如新鲜蔬菜和粗杂粮等纤维素丰富的食物,以增加食物的体积,减少饥饿感。据调查,中国目前肥胖人口达3.25亿人,我国城市人口中有17%是肥胖者,北京市肥胖人口占总人口的30%多,中国的儿童有51%是肥胖者。世界卫生组织2日发表的一份报告说,全球肥胖人口在去过的20年里急剧增长,全世界共有10亿人属于肥胖者。肥胖症容易引起代谢和内分泌紊乱,伴有糖尿病、动脉粥样硬化、高血脂、高血压等疾患,因此,减肥功能性食品具有很大的开发潜力。 三低食品:热量、脂肪及胆固醇含量相对较低的食品简称三低食品,也可称为减肥食品 关键字:减肥功能性食品、肥胖、脂肪减肥功能性食品 1. 胖的定义和种类 1.1 肥胖的定义 肥胖症指身体中含有过多的脂肪组织。一般在成年女子身体中的脂肪含量超过30%成年男子超过20%—25%。在发达国家BMI的正常范围为20—25,平均为22;在发展中国家BMI的正常值为18.5,建议值是20。WHO提出全世界范围的BMI数值是20—22。 BMI的分类: 正常值:18.5—25 一级危险值:17.5—18.5及25—30 二级危险值:161—7.5及30—40 三级危险值为16以下与40以上。 体脂含量与BMI的相互关系: 男子体脂含量(%)=1.215BMI—10.13 女子体脂含量(%)=1.48BMI—7 1.2 肥胖的种类 依起因分为单纯性肥胖和单纯性肥胖是一种找不到原因的肥胖,医学上也可把它称为原发性肥胖,可能与遗传、饮食和运动习惯有关,平时我们所见到的肥胖多属于此,单纯性肥胖所占比例高达99%。内分泌系统正常。继发性肥胖是指由于其他健康问题所导致的肥胖,也就是说继发性肥胖是有因可查的肥胖。继发性肥胖占肥胖的比例仅为1%。内分泌异常。主要为单纯性肥胖为主。依脂肪组织形态分早年肥胖和晚年肥胖。早年肥胖指脂肪细胞数量异常增多。晚年肥胖指脂肪细胞数量正常,但细胞肥大。依肥胖的体形分腹部肥胖和臀部肥胖。腹部肥胖多见于男性,臀部肥胖多见于女性。 腰围与臀围比例非常重要,一般要求腰围必须小于臀围15%。 2. 肥胖产生因素 2.1 遗传因素。某些肥胖症具有一定的遗传倾向,科学家已发现了几十种与肥胖症相关的基因。父亲肥胖,女儿比儿子更可能会遗传到父亲的肥胖基因,而母亲体重与女儿体重则没有明显关连。 2.2 营养过剩。营养因素与肥胖症有密切关系,过量饮食是肥胖的基本要素,膳食量的大小、进食次数的多少与肥胖直接关系。摄入的热量多于消耗的热量就导致热量以脂肪的形式积蓄,积蓄的结果则是肥胖。 2.3 运动不足。成年人肥胖症有80%~86%始发于儿童,运动不足是主要原因。有人曾研究过160名男女肥胖儿,其中76%的男孩和68%的女孩属于极度不运 动型。
相关知识
减肥功能性食品论文
功能性食品的发展趋势论文
功能性食品顾名思义当然是对人体具有功能性的食品.doc
减肥食品论文
柑橘文化和健康论文.doc
减肥食物:前十减肥食品(双份).doc
老年人膳食营养与健康研究论文.doc
一文读懂功能性食品
十大营养食品.doc
运动减肥计划书.doc
网址: 减肥功能性食品论文.doc https://m.trfsz.com/newsview88063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