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 >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认知与体验(第三版)教案 第七单元 千磨万击还坚劲——压力应对.docx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认知与体验(第三版)教案 第七单元 千磨万击还坚劲——压力应对.docx

第七单元千磨万击还坚劲

——压力应对

教案

课程名称:大学生心理健康

授课信息

课程名称

大学生心理健康

课程类型

素质通识

学时

4

教学内容

第七单元千磨万击还坚劲——压力应对

授课对象

一年级

专题基本信息

本专题共设计4个学时,包括了解压力的含义及产生的原因,分析压力的来源,正确认识与分析自己的压力状况,学习压力管理与挫折应对的方法,培养学生应对压力与挫折的能力。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理解压力的含义及影响

2.熟知大学生常见的压力

3.理解挫折的含义及产生原因

能力目标

4.能自主判断并评估遇到的压力和挫折

5.会运用相应策略自我调节压力和挫折

素质目标

(课程思政目标)

6.养成积极应对压力与挫折的态度

7.引导学生以科学客观的态度认识事物,传承迎难而上、艰苦奋斗、不屈不挠的革命精神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了解压力的内涵,分析压力的来源

难点:培养学生应对压力与挫折的能力。

教学背景

当代大学生出生在中国经济高速发展、社会竞争激烈的时代,加之学生父母对孩子的期许过高,导致学生比“90后”更容易体验到压力与挫折。因此,需要帮助学生正确的认识压力,提升应对压力与挫折的能力,培养学生面对挫折迎难而上、坚持不懈的优良品质。

学情分析

课程授课对象为大一高职各专业学生,通过调查研究显示,39.85%的大学生认为自己遭受过重大挫折,内心比较脆弱;同时,心理需求的调查结果显示,学生非常渴望掌握应对挫折的方法,提高自身应对压力与挫折的能力。

教学内容分析

以成果导向教学改革理念为指导,依据学校人才培养目标,融合课程思政,培养学生应对压力与挫折的能力,传承迎难而上、艰苦奋斗、不屈不挠的革命精神,确定教学内容。

教学资源

教学课件525心理测评APP课堂教学视频

超星线上开放课程微助教平台

教学方法

1.活动导入法:设置心理活动,激发课堂兴趣。

2.小组讨论法:头脑风暴锻炼了学生的思考能力,合作学习的能力,教师总结发言。

3.讲授法:教师对心理压力的内涵进行讲解。

4.案例分析:巩固所学知识,将理论知识与实际相结合,运用所学知识应对生活中的挫折与压力。

课前准备

学生:完成525心理测评APP上的心理压力测试

教师:布置课前学习和测试任务,检查并督促学生及时完成课前任务,测试结果如有疑问可通过班级学习群私信教师,指导学生带着问题学习,探究解决问题的办法。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具体内容

学生活动

教学资源

课程思政设计

课前

自主测试

布置心理测验

心理压力测试(PSTR专业版)

在525心理测评APP上完成线上测试

525心理测评APP

课上

第一学时(45分钟)

认识心理压力

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联系的观点。当我们有压力时,生理心理都会受到影响。

马克思唯物主义辩证法,矛盾的普遍性。不仅坏事会带来压力,好事也可能带来压力。

马克思唯物主义辩证法,质量互变规律。适当的压力可以提高学习动力但一旦过度,就会过犹不及,因此要坚持适度原则。

运用马克思唯物主义辩证法中的对立统一规律,帮助学生认识到所有的事物都具有两面性,压力具有积极作用,也有消极影响,不能只看到消极一面。

马克思唯物主义辩证法,矛盾的普遍性。每个人、每个阶段都会有压力,大学生在各个方面都有可能感受到压力。

马克思主义唯物论,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物质具有反作用,挫折认知是产生挫折的关键因素。

战争年代,先辈们在面对革命事业遭受重大挫折、生命安全遭受巨大威胁时,仍然迎难而上、勇敢前行,引导学生直面困难。

马克思唯物主义辩证法,矛盾具有普遍性。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个体具有主观能动性:学生能够在认识压力与挫折的的基础上,能动得进行调控和应对。

组织课堂

活动

活动导入:(8分钟)

请同学们闭上眼睛,身体放松,感受此刻的心情、身体的感觉。再想象下面的场景:

情景联想1:(1分钟)

图片(外在压力情景:辅导员找到你,让你组织一场班级辩论比赛,要求全体同学都要参加,还要邀请学院领导参与)这时候你的情绪怎么样?

学生分享1:(2分钟)

情景联想2:(1分钟)(内在压力情景:你即将毕业,通过了事业单位的笔试,进入了面试,如果面试成功的话,你就可以毕业、工作无缝衔接。此时,你敲门进入面试考场,看到一排面试官)这时候你的心情怎么样?

学生分享2:(2分钟)

教师总结:(2分钟)

用心体验,

分享感受

教学课件

教师讲授

一、压力及其影响(12分钟)

(一)压力的含义(2分钟)

压力:个体在面对难以适应的外界环境要求或威胁时产生的内心感受。

倾听教师讲授,观看PPT

教学课件

教师提问

总结

科学认识压力(10分钟)

误区一:只有坏事才会

相关知识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周莉第四版) 课件 第1
高三北师大版心理健康 14.正视压力,学会减压 教案.docx
健康心理学(第八版)(万千心理)
大学生体育与健康教程(第2版)
人教版七下人体生理与健康【新旧课标对比与大单元整体教学分析】课件
教科版体育与健康八年级第四部分《肥胖的成因与预防纠正》教案.docx
心理健康教育与辅导计划.docx
早教中的安全教育与健康护理.docx
幼儿活动教案中的早期教育理念与实践.docx
体育与健康七年级人教版第一章我的身体健康5.营养、体育锻炼与控制体重教案

网址: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认知与体验(第三版)教案 第七单元 千磨万击还坚劲——压力应对.docx https://m.trfsz.com/newsview90019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