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调查显示,我国的调味品行业在发展上远低于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调味品企业还有着巨大发展空间。随着近几年行业不断的整合深化,以及消费者较高的认知接受程度及较快的行业增长速度判断,目前中国的调味品市场正处于新的成长期。随着竞争的加剧,各种调味品新品层出不穷,其中不泛一些非常有竞争力的单品,总结来看,未来几年,调味品产品将朝着品牌化、高端化、营养健康化、细分化等方向发展。
产业现状。调味品行业细分是遵循地域的饮食习惯以及新兴的饮食潮流而来。突出“健康”、“自然”、“绿色”和个性化等元素,使调味品行业呈多元化方向发展。产品细分化将会更加明显。预计细分的趋势将会沿着不同的细分人群去细分,现在已经有企业开始从事儿童鸡精等方面的产品研究了,当然也会沿着不同的健康、保健方向进行细分。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调味品的方便化、营养化、健康化会有更大的需求。这必将牵引着更多的调味品企业将产品升级。调味品产业的升级不仅仅体现在产品的包装和行业的细分上,更主要体现在在保留传统工艺的基础上引入现代化和标准化的生产体系,建立起新的生产质量标准。因此调味品的产业升级重点体现在质量保障体系的升级。调味品行业的市场格局尚处于衍变之中。在一轮又一轮的行业洗牌中,我国调味品企业需要不断通过产业升级、技术创新等方式,提升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市场容量。全球每年调味品营业额高达2400亿美元,占食品工业额的12%左右,是典型的“小产品、大市场”。目前,我国调味品产业的总产值超过200亿元,占比不足世界调味品市场总量的15%。与全球调味品行业规模总量相比,我国调味品行业的发展差距是显而易见的。由此可以推测,我国调味品市场存在巨大的发展潜力。一方面,随着人们对高生活品质的追求,我国消费者对调味品的需求也会更加多样化。国内调味品企业应该针对消费者不同的烹饪需求,开发各种专用调味品,以此提高产品附加值。另一方面,复合调味品的前景更加广阔。统计数据显示,目前全球调味品市场中,复合调味品占市场份额的80%以上,我国只占20%,发展潜力很大。
市场格局。中国产业调研网发布的2015-2020年中国调味品行业现状研究分析及发展趋势预测报告认为:调味品行业是一个完全竞争行业,竞争较为激烈,企业要在市场竞争中居于有利地位,必须融合传统口味与创新、现代化生产和渠道建设三个方面。我国传统调味品酱油、食醋、酱料和现代调味品味精均采用发酵工艺制造;蚝油、鸡精鸡粉等采用熬制、研磨、调配等非发酵工艺制造。同时,市场上有数千家企业的产品,好的渠道建设将提高产品的渗透率,缩短产品与消费者之间的距离。目前调味行业处于历史最好发展阶段,调味品是中华饮食文化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其绝对是一个长青行业。未来受益于产品细分、品牌意识强化、消费升级和区域品牌全国化等因素,行业将继续保持较高速增长,其中重点看好渠道力和创新能力强、品牌知名度高的企业。目前行业发展量增价升,消费升级趋势明显。但未来随着行业收入增速放缓和龙头企业大幅扩产,行业有望进入“挤压式”竞争阶段,行业集中度还将进一步提升,重点看好已经完成全国化的公司海天股份,其渠道建设的推进和产品组团优势的增强可使公司业绩继续稳定增长。
前景预测。未来五年,调味品发酵行业将有较快的发展。各种以天然原料做成的调味品或复合调味品、快餐食品调料、速冻食品调料、火锅调料将应有尽有。根据中国南北方差异较大的特点,开发出不同地区消费需求的产品,如加钙营养盐、加锌营养盐、黑米醋、饺子醋、薏米醋等新品。多功能调味品逐渐走俏,如多功能复合调料,各种酱、汁、粉形态的多用调料。用于拌菜、拌面、吃火锅的调料等也将越来越丰富。
面临挑战。就调味品行业而言,消费者更青睐于更熟悉、品牌信誉好的调味品产品。目前调味品行业内大型企业通过多年的经营,已经建立起牢固的品牌优势和较高的市场知名度。但对于新进入的企业要突破品牌障碍,不仅需要高额的品牌营销费用,还需要长时间的积累,新进企业在较长一段时间内将处于劣势。调味品企业大多是由传统酿造工艺和手工作坊式生产发展起来的,普遍存在生产设备陈旧、产品科技含量低、企业员工素质差及管理观念落后等现象。目前,在同类产品中,整个行业内企业工艺特点不明显、生产技术偏低、产品同质化现象突出,无法满足各个层次消费者的核心需求。
《2015-2020年中国调味品行业现状研究分析及发展趋势预测报告》对调味品行业相关因素进行具体调查、研究、分析,洞察调味品行业今后的发展方向、调味品行业竞争格局的演变趋势以及调味品技术标准、调味品市场规模、调味品行业潜在问题与调味品行业发展的症结所在,评估调味品行业投资价值、调味品效果效益程度,提出建设性意见建议,为调味品行业投资决策者和调味品企业经营者提供参考依据。
本文链接:http://www.itmsc.cn/archives/view-114289-1.html
(责任编辑:成云) 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