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写过一篇文章《那些三餐都吃还不上健身房的人,并没有胖到哪里去啊!》,对于绝大数普通人人而言,原来维持身材并没有那么难:也就是三顿正常吃饭菜、不暴饮暴食、每顿七八分饱、少吃最好不吃零食、平时勤快点、有时间多动动,没时间也不强求,就能维持一个基本过得去的身材。
但在文章最后,也留了一个坑,如果你对自己要求更高,想要自己更加完美一点,那么一定的训练强度是绕不过去的坎。这个世界从来就是公平的,你想要更好,你必须付出更多辛苦;你选择随遇而安,岁月静好,那就舒舒服服呆着。当然,这些只是选择问题,没有高下、优劣之分。
今天这个话题,不得不提提我妈妈。我怀怀孕期间每周游泳,最后一次下游泳池可心已经在我的肚子里8个月,对此妈妈特别不理解,别人怀孕了最多就是溜达溜达,你干嘛这么拼?这么怕胖想锻炼,在家做做家务也够了。
那时正是孕晚期,她来北京照顾我的生活,每天晚饭后被我拉着快走,每次都是她累了要歇,我带个大球在前面冲。
我告诉她,这个时候坚持锻炼不只是怕胖,更是为了能顺利地生产,游泳是最适合孕妇的运动,最能锻炼到生产所需要的那些部位的肌肉,而且我从上研究生开始办了年卡游泳,做这项运动于我没有任何压力,而是像吃饭睡觉看电影一样享受,每次走出游泳馆,那种全身轻松的感觉,大概和手机充满电差不多。
我很坚定地认为,你们这些劝我“一人吃两人的饭,好好歇着”的人,我理解你们是为我着想,可是等到分娩那一天,是我一个人的战场,你们谁也没法帮我。
所以我必须从各个方面去做好,饮食调控、增强体能、锻炼肌肉,这么时候辛苦一点还能忍受,总比在产床上遭两茬罪强。事实证明,我的决定是明智的,可心宝宝以破医院纪录的速度顺利出生,无侧切、无撕裂,母女平安。
也许你要说,还有很多人体重也控制得好,也有坚持运动,还每天爬楼梯,最后因为一些不可控的因素还是剖了。但是我要告诉你,其实这也很正常,就像我们明明知道,即使很努力也未必能成为人生赢家,但是我们仍然不放弃努力,因为至少把我们能做到的做好,不留太多遗憾,也是一种心安。
说回妈妈的话题,那时候她还是140多斤(妈妈身高约165cm),后来跟我生活的半年多,帮我带孩子的辛苦、再加上饮食结构调整,瘦了10来斤,回家继续养成的饮食习惯,现在妥妥地维持在120斤,冬天夏天不变,整个人也年轻、精神不少,尤其是腰腹的脂肪变少,导致所有的裤子都必须新买,到现在她还很“嘚瑟”地跟我抱怨这件事。
妈妈那一辈人,很多都没有刻意去锻炼的习惯,最大的活动就是做家务,现在生活条件好了,家务又不像以前那么耗费体力。饮食上更是沿袭家里多年重口味的传统,没什么营养搭配均衡的意识,还经常负责收盘子,所以到了50来岁,加上更年期激素的影响,很多妈妈都是大腹便便,即使胳膊腿很细。
我们原来都以为,这个年纪的人,还在乎胖瘦干嘛?周围大家不都是这样吗?其实这真的是大大的误区,我们朴素的妈妈们也是从年轻时候过来的,嘴上说不在乎,看见喜欢的衣服别人穿正好,而自己穿很奇怪,内心怎么可能没有失落?
这一点我感触最深,妈妈瘦下来这几年,穿遍了以前从来不敢尝试的衣服款式,整个人精神状态完全不一样,连性格脾气都感觉好了很多,更年期的综合症几乎没有在她身上出现过。当然,这一点和调整饮食关系也很大。
退一步讲,即使真的做到不在乎外表,健康还要不要了?!腰腹脂肪和三高以及各种慢性病关系都很大,不能因为周围这个年纪的女人都这个体态、都吃着三高的药、都不锻炼、都收着盘子、都忙着家务,就觉得一起正常。只要稍微注意一下,我们的妈妈们明明可以拥有更高的生命质量。
我不想去计算做家务消耗多少卡路里,因为每个人方式、工具、强度、时间都不一样,没法算,算清楚了意义也不大。比起啥也不做,总还是要强不少,但是如果你以为在家擦擦地、整整衣柜、做做饭、刷刷碗、逛逛街就能轻松拥有好身材,那真的太天真。。。
所有这些活动,虽然也消耗热量,但都不能替代规律性的锻炼。如果有兴趣,可以听听我的亲身感受!
去年有段时间特别忙,工作的事家里的事把人搞得疲惫不堪,觉得自己没心情没力气也没时间专门去锻炼。工作这么累,上下班路上也够折腾,回家还有那么多的家务要做,就等于是运动了,反正都是消耗热量,我这样安慰自己,为自己的懒惰和懈怠找借口,而且体重也没有增加,所以我更加理直气壮地以为辛苦就等于锻炼。
这样的生活大约持续了两个多月,直到一天弟弟出差来北京看我,对我说话向来直接的他见面就跟我讲:“姐,你最近胖了,穿牛仔裤从后面看都没法看了,看来日子过得很滋润吗?”。
我听了那个冤枉啊,成天累得跟狗似的。可是老弟说的是事实,他也没有必要故意损我。痛定思痛,通过认真的分析、反思与总结,得出所有这些辛苦不能替代锻炼的10条理由:
1、强度不够。除非你是拿着哑铃在炒菜、或者背着背包在擦地,否则寻常的家务真的消耗不了多少热量,可是有谁会这么跟自己过不去呢?那也太任性了吧!
2、消耗缺乏连贯性。人都是趋利避害的动物,如果不是特别紧急的事情,谁也不会眼睁睁把自己累死,所以干家务的过程中可以随时休息调整,热量没有持续消耗。
3、局部锻炼缺乏。即使是专门的锻炼,很多局部如腰腹部分都是很难锻炼到的地方,更何况是悠哉地干家务和逛街?很多新妈妈带孩子消耗大辛苦,虽然整体瘦下来了,可是腰腹的赘肉和松垮依然存在。
4、精气神不一样。《辣妈正传》里木子李产后让保姆陪她一起跳健身操,保姆拒绝,说自己整天家务累死了,看看女主人和保姆的精气神差别有多大?一个是容光焕发的女总编,一个是松垮慵懒的煮饭婆。
5、身和心的疲惫不一样。适宜的锻炼大脑会分泌内啡肽,一种让人愉悦的激素,尽管这个时候你的身体是疲惫甚至酸痛的,可是颠簸在上下班的路上虽然也累,当更多的是心累,特别是遭遇拥堵的交通状况。
6、主动和被动的差异。无论家务还是工作,或多或少会有一种为了维持家庭正常运转而不得已要去做的事情,被迫的成分居多,所以很多人做了一辈子饭也做不出一道像样的菜。而锻炼则是一种主动找罪受的情节在里面,我流汗我乐意。
7、逼格不同。这些日常的消耗大多还停留在维持生计需要的较低层面,而锻炼不一样,文艺青年的领袖人物村上春树专门为跑步写了本书《当我谈跑步时我谈些什么》,让锻炼这事又多了一些高大上的感觉,跑步也跑出情怀来。
8、趣味性的差异。虽然有些锻炼也很枯燥,但是只要坚持,总能见到自己的进步,无论是速度还是耐力和柔韧性,而且很多锻炼本身就趣味性极强,例如各种球类运动,棋逢对手真的是人生一大快事。可是做家务的上升空间真的很难体现出来。
9、建立高质量的交往圈。虽然说走出学校后,很难交到真正的朋友,可是在锻炼中却依然可以做到,因为共同的兴趣爱好可以成为没有利益瓜葛的纯真朋友。而因为都爱做家务而成为好朋友的仿佛不多。
10、生活质量与情趣。这一点对于老年朋友尤其重要,子女不在身边,长期连个说话的人都很难找,参加锻炼能找到一群志同道合的老伙伴,有益身心健康,提高生活质量与情趣。这一点要比埋头在家收拾屋子看电视强百倍。
综上,无论你是想有个好身材,还是想拥有朝气蓬勃的精神状态,你都该让锻炼成为你生活的一部分,日常消耗那些事,是不能等同于锻炼的。
当然,也不是说日常这些消耗没有意义,毕竟,消耗总比窝在沙发里啥也不干强很多倍,而且,正是这些家务、工作才构成我们生活的根本和基础,吃饱穿暖的我们才能有精力去追求和探索具有更多意义的美好生活,不是吗?
只是,我还想对你们说,也是对自己说,无论是面对工作还是家务,在做的时候,尽量保持一份愉悦的心情,不要把它们当然人生的负担和累赘。喜欢乔布斯那句“过程即奖励”,送给你们!
相关知识
运动能减肥,做家务为啥不算?
女生如何安慰自己且不伤害自己 一个人在家怎么安慰
做啥家务活最减肥家务耗卡>运动做家务=瘦身!
生病时该不该坚持运动 感冒时能做啥运动?
健康来自规律性的运动习惯
健康之路女性自我安慰
孕中期能不能自己安慰
怀孕为什么不能移动床,怀孕为啥不能动家具
家里做家务=做健身运动
中高强度运动能抗炎
网址: 为啥做家务不能替代规律运动?没有强度=自我安慰 https://m.trfsz.com/newsview92251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