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社会老龄化程度不断加深,以阿尔茨海默病为代表的神经退行性疾病,已成为严重影响老年人群健康和生活质量的重大挑战。据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慢性非传染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等多家权威机构共同编撰的《中国阿尔茨海默病报告2024》显示,中国现存阿尔茨海默病及其他痴呆患病人数为1699万例,患病率和死亡率略高于全球平均水平。一直以来,全球针对阿尔茨海默病基础性研究的步伐从未停息,随着人类对阿尔茨海默病发病机制的深入理解,学者们一直努力探索针对阿尔茨海默病的治疗新靶点。
近期,美国杜克大学化学系博士唐韵在《蛋白质组研究期刊(Journal of Proteome Research)》发表了一篇名为《阿尔茨海默病小鼠模型中脑蛋白稳定性变化的分析》的论文,通过对不同月龄(2月龄和8月龄)小鼠样本进行三种不同的蛋白质稳定性分析技术处理(蛋白质氧化速率稳定性分析(SPROX)、热蛋白质组学分析(TPP)和限制性蛋白水解(LiP)),发现在疾病早期(2月龄小鼠),20S蛋白酶体亚基表现出去稳定化;疾病晚期(8月龄小鼠),20S蛋白酶体亚基趋于稳定,显示出不同阶段蛋白酶体功能障碍的机制差异。
研究表明,蛋白酶体功能障碍是阿尔茨海默病早期和晚期的一个关键特征,早期可能与氧化应激有关,晚期与淀粉样蛋白聚集有关,恢复蛋白酶体功能或为阿尔茨海默病的诊断和治疗提供新的药物开发策略。
中国抗癫痫协会常务理事、重庆市医学会神经内科分会主任委员、教授陈阳美表示,随着我国人口日益老龄化,阿尔茨海默病的问题日益突出,造成严重的疾病负担。该研究探索出造成阿尔茨海默病蛋白酶体功能障碍的机制在早期和晚期的阶段中是不同的,为治疗阿尔茨海默病的潜在药物靶点提供了实验依据,具有重要的运用前景。
来源:中华网
相关知识
《阿尔茨海默病早防早治联合提示》发布
阿尔茨海默病治疗又一新靶点被发现,未来将有全新治疗策略
《阿尔茨海默病早防早治联合提示》在京发布
中新健康丨《阿尔茨海默病早防早治联合提示》在京发布
治疗阿尔茨海默病,中医“针”能行!丨健康总动员
阿尔茨海默症疫苗获得美国FDA突破性疗法资格认定
记忆减退不等于阿尔茨海默病
【健康科普】阿尔兹海默病的康复治疗
“当北大教授成为24小时照护者”刷屏,阿尔茨海默病是什么病?
生活方式的改变可能减缓或预防高危人群的阿尔茨海默病
网址: 最新研究!恢复蛋白酶体功能为诊断治疗阿尔茨海默病提供新思路 https://m.trfsz.com/newsview92804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