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 > 好读书,读好书:电子书咱们该咋读

好读书,读好书:电子书咱们该咋读

本报记者 韩建慧

生活快节奏的时代,人们常常因为忙碌于工作、生活中的琐碎事务而忽略阅读这个重要的精神滋养方式。你有多久没有读书了?根据第21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结果显示,2023年,我国未成年人图书阅读率为86.2%,人均阅读量为11.39本。

也许,从这个数据上看,全民阅读的情况是积极向好的,但仔细研究却发现,现代人平均每天花在阅读书籍上的时间不足半小时,很多人一年可能都不曾读完一本书,阅读方向也主要以电子书为主,这样持续下去可能引发什么样的结果?如何才能在浩如烟海的电子书资源中找到所谓的“好书”?记者也采访了多位不同年龄段的市民,听大家一起聊一聊。

你都在读什么书

“一年时光即将结束,是否盘点过你都读了什么书?”当记者向多位市民随机采访这个问题时,受访者郭吉民陷入了沉默。他思考了好几分钟,才回答记者:“我虽然在读书,但读的基本都是娱乐性质的快餐书,以网络小说为主,穿越的、冒险的、悬疑的,几乎天天睡前都看一会儿,但你突然问我都是什么书,我好像一个书名都想不起来。”

受访者柳刘姣也摇摇头:“我一直在碎片化阅读,看一些公众号文章或者是短视频解读,比如那种五分钟读名著、十分钟了解中国史一类的,这种阅读我觉得不算读书。”

受访者钱鹏程回答得较为坦然,他说:“我今年一直在参加各种考试,所以读的都是应试书,有几本社科类的,也多是为了应试做准备,其他类书籍一本没看过。”

也有受访者表示,自己读的虽然是文学类作品,但也以电子书为主。“跟风读了一些热门影视剧的原著,比如之前由亦舒小说改编的电视剧很有名。其余读的多是一些文学网站排名靠前的作品,言情小说什么的。”受访者刘霞说。

读电子书,收获的确有限

读书是自我提升最简单的方式,这一点所有受访者都非常认同。在大家看来,通过阅读不同类型的书籍,可以了解到历史、科学、文学、艺术等各个领域的知识,能够拓宽视野,增加人生的厚度。但不少受访者们也觉得,读快餐式的电子书可能没有给他们带来预期的体验。“我觉得自己没有得到提升。”刘霞说,“知乎小说看了三四十本,但你要问我逻辑能力、思维能力或者批判创造能力是否得到提升,我觉得是没有。”

受访者周飞也表示赞同,他觉得,读书的最大意义应该是丰富情感。“现在网上有些热门读物都能被称作是电子垃圾,专门以制造对立为目的,设置奇葩的情节,一味宣扬睚眦必报,看起来是很爽,但对于丰富情感,培养读者的思考能力没有任何意义。”他说。

“网络文学也分好赖。写得好的作品,的确能让读者从中获益良多,通过思考、分析、理解书中的内容,锻炼了自己的逻辑思维能力,也能跟随作者的视角,通过感受主人公的人物命运去理解时代、环境甚至性格可能带来的变化。但也有不好的作品,流水账式讲故事,既俗套又无趣,吸收不到营养,还可能影响人们的价值观。”受访者高建波说。

找“好书”,可以试试这样做

如何在海量的数字资源中真正获取有价值的读物,不少读书达人也介绍了自己的经验。

读书达人张喆说,首先我们要明确自己的阅读目标。“假如我就想看几本轻松愉悦的休闲小说自我放松打发时间,那读读没营养的‘爽文’也没啥关系。如果是想要通过阅读获取一些知识,但又不知道哪些书可以达到这个目的,那就能试一试这个办法。”他说,“比如可以关注一些专业人士的推荐,一些文化名人、学者会在社交媒体或访谈中分享自己的书单,他们的书单我们就可以参考。再或者许多阅读平台也会根据用户的阅读历史和偏好,推送相关的优质书籍资源。”

另一位喜欢读书的受访者孙馥玉也表示,多看看读者评论总没错。“我经常在各种读书平台看读者打分和评论,用他们的观点去验证我的观点,有时候很一致,有时候各有看法,但不失为一个参考的方向。”她说。

“数字化阅读本身带来了更多可能性,但网络阅读资源良莠不齐,很容易陷入阅读陷阱。因此,越是碎片化、快节奏,越要静下心来找好书,读好书,通过文字引发对生活的思考。”受访者朱霭雯说。

相关知识

世界读书日:9本适合亲子共读的好书
世界读书日:亲子阅读倡议书
亲子阅读的好处:不只让孩子爱上读书
胎教阅读什么书好
纸质书vs电子书 你会选择哪种阅读方式?
书香润家风 共读伴成长——亲子阅读倡议书
好书精读
世界读书日:适合准妈妈读的7本好书
幼儿阅读启蒙:如何选书、买书、读书
孕妇读什么书好?

网址: 好读书,读好书:电子书咱们该咋读 https://m.trfsz.com/newsview93100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