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祝您健康杂志 祝您健康杂志
最近又一款新饮料品牌火了,而且走红的原因居然是:能清肠!
根据产品介绍,其饮品中含有丰富的膳食纤维和大量的活性益生菌,所以能起到“清肠”作用。
不过不少网友反馈,喝了这款酸奶饮品后会拉肚子,甚至有网友称喝完后“多次腹泻、吐胆汁,去医院检查被确诊为急性胃肠炎”,因此也有人戏称它是一款“新型泻药”。
对此该品牌甚至主动表示,不建议胃肠消化功能弱者食用。
所以说,喝酸奶清肠真的如此有效又健康吗?便秘患者可以靠它吗?
益生菌能改善便秘
但已经腹泻不能继续喝
一般情况下,有相当比例的人群胃肠道内缺乏益生菌,存在菌群比例失调的情况。
对于这部分患者,饮用酸奶能适当补充益生菌,具有整肠作用,能预防肠道疾病。
肠道菌群中,存在有能产生氨、吲哚、酚类、硫化氢、二甲胺等腐败产物的细菌,产生的这些物质对细胞有毒性,是诱发肠道疾病如下痢、便秘、鼓肠、腹痛等的原因。
酸奶具有较强的抗菌活性,可抑制有害菌生长,使有益菌如嗜酸杆菌、双歧杆菌占优势。嗜酸杆菌,双歧杆菌具有防止便秘、预防及治疗细菌性下痢、维持肠道菌群平衡等功能。
一瓶普通的酸奶中,益生菌含量可达百亿至千亿。若长期食用酸奶,调整肠道菌群,使腐败有毒物质大大减少,可达到预防与治疗的目的。并且,由于乳酸菌的发酵作用,酸奶中乳糖含量大大降低,体内缺少乳糖酶的人可安心食用,不会发生饮用牛奶时出现的腹泻、恶心等乳糖不耐受症状。
不过,这并不代表所有人都能依靠酸奶治疗便秘。
饮用酸奶一定要注意保质期以及合格证明,且务必根据自身饮用酸奶后的体验来进行选择。
如果已经存在腹泻的症状则不宜饮用酸奶,会加重胃肠道菌群失调,容易丢失身体营养物质,损伤肠黏膜屏障,对身体有害。
泻药主要分四类
首选通便靠这俩
如果确实存在便秘,除了调整生活方式,可以考虑科学使用一些药物来改善。
对于时有便秘的患者们,哪些药物既可以长期使用,又不用担心药物带来的副作用呢?
首先让我们了解一下常见的泻药种类。
根据泻药作用方式,可分为容积性、渗透性、接触性和润滑性泻药 4 种。
01
容积性泻药
指不被肠壁吸收,协助粪便吸收肠管内水分后膨胀,从而增加大便量,扩张肠道容积,刺激肠蠕动,引起排便反射,进而起到缓解便秘症状的一类药物。
容积性泻药对于缓解以粪便干结为主的便秘效果较好,能与粪便混合,软化粪便,这种药物一般需要几天才能发挥作用,但经济实惠、不良反应少,一般便秘者均可使用。
容积性泻药不能增加结肠张力,因此不适用于结肠无力、肠道运动功能差的患者。可用于结肠、回肠造口术、痔疮、肛裂、便秘型肠易激综合征,但一定要保证充分的水分摄入,以防肠梗阻发生。
常见药物:欧车前、聚卡波非钙、粗加工的麸皮、食物性纤维素、硫酸镁、硫酸钠、甲基纤维素、琼脂等。
02
渗透性泻药
该药在肠道内很难被吸收或吸收缓慢,故在肠腔维持高渗透压,阻止肠内盐和水分的吸收,致使肠容积增大、肠腔扩张、刺激肠壁、促进肠蠕动。
常见药物:盐类 ( 如各种镁盐、硫酸盐和磷酸盐等 )、双糖类 ( 如乳果糖 )、聚乙二醇、甘油和山梨醇等。
03
刺激性泻药
又称为接触性泻药。
本类药物与黏膜直接接触后,使黏膜通透性增加,电解质和水向肠腔渗透,从而使肠内液体增加,引起排泄。因本类药物对肠道活动的影响有兴奋和抑制两种作用,同时,本类药物对肠黏膜中水分和电解质吸收也有原发性影响,故又称为接触性泻药。
常见药物:蒽醌类 ( 如大黄、番泻叶和芦荟等植物性泻药 )、二苯甲烷类 ( 如酚酞)。
04
润滑性泻药
又称大便软化剂,主要起润滑作用,有利于排便。
常见药物:如液状石蜡、蜂蜜、甘油等。
如果日常选择通便类药物,建议首选容积性泻剂和渗透性泻剂。
容积性泻剂由于不被人体吸收,总体对机体影响较小,较为安全,无明显副作用,长期使用还能帮助肠道建立良好的排便习惯,推荐轻、中度便秘患者首选该类药物。
不过在服用容积性泻剂时,建议患者摄入足够多的水分,这样通便效果会更佳。
渗透性泻剂促进排便的效果较强,且不良反应较少,可以用于慢性便秘患者的长期治疗。同时,它也是在肠镜检查前备肠时的常用药之一。
本文部分引用自《便秘用药不可随意》。原文刊登于《祝您健康》杂志2021年1月,原作者为王敏。
内容策划 / 排版:朱菁菁、顾欣雨
原标题:《听健康丨网红酸奶一杯清肠?不如先问问便秘究竟怎么用药吧……》
阅读原文
相关知识
早晨起来一杯水 究竟怎么喝才对
网红酸奶成“新型泻药”?记者测评:喝了就拉
儿童便秘能不能喝肠清茶?儿童便秘怎么办?
怎么清肠排宿便
一杯奶茶=7罐红牛?奶茶中不仅含糖竟还有…以后还能喝吗?
便秘喝肠清茶可以吗
酸奶怎么喝既清肠又减肥?
便秘清肠怎么清
自制酸奶也不一定安全?我们对酸奶“九大拷问”,你知道答案嘛?
怎样可以清肠排便
网址: 网红酸奶一杯清肠?不如先问问便秘究竟怎么用药 https://m.trfsz.com/newsview93555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