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 > 女性易亚健康 中医如何调理?(1).pdf

女性易亚健康 中医如何调理?(1).pdf

女性易亚健康 中医如何调理? *导读:由于女性生理的特殊性及中年期各种因素的影响, 亚健康状态,较男性为突出、普遍。牛教授通过多年来的临床研 究发现,在排除器质性疾病之后,在以下30个项目中有6项者, 即可初步认定处于亚健康状态。…… 很多女性都会出现一些不明原因的情绪波动、困倦乏力、记忆力 减退、烦躁易怒、心慌气短、腰酸腿疼、头晕头痛等,去医院化 验检查,却往往查不出疾病所在,身体机能的各项指标大致都会 处于正常水平。 北京中医药大学牛建昭教授在临床诊治中就经常遇到这样的 女性患者,而这其中大部分患者虽无器质性病变,但机体的健康 指数明显下降,其生理状态处于“亚健康”状态。 随着人类对生命科学的不断深化了解,于20 世纪80 年代提出 了在健康与疾病之间存在着“第三状态”即“亚健康状态”。“亚 健康状态”是指?押多种因素作用下,导致机体的生理性改变; 已具备了一些病理条 ;出现一些疾病的早期症状表现。但是从 临床理化等生物学指标检测中,尚不具备疾病诊断标准的参考数 据及结果。 据世界卫生组织的一次全球调查显示:真正健康者仅占5%,患 病者占20%,而75%的人处于介于疾病与健康之间的亚健康状态。 卫生部对10个城市的上班族健康状况调查显示,处于亚健康状 第 1 页 态的员工占48%,尤以经济发达地区为甚,其中北京是75.3%。 上海是73.4%。广东是73.41%;一项在上海、无锡、深圳等地对 1197位中年人健康状况的调查结果显示:66%的人有睡眠障碍, 62%的人经常腰腿痛,58%的人易疲劳,57%的人记忆力明显减退, 48%的人存在皮肤干燥、面色灰暗、情绪极不稳定。 “亚健康状态”目前研究虽较为深入,但因其表现多种多样,目 前临床诊治标准还欠全面和系统。由于女性生理的特殊性及中年 期各种因素的影响,亚健康状态,较男性为突出、普遍。牛教授 通过多年来的临床研究发现,在排除器质性疾病之后,在以下 30个项目中有6项者,即可初步认定处于亚健康状态。这30个 项目是: 精神紧张,焦虑不安;孤独自卑,忧郁苦闷;注意力分散,思考肤 浅;容易激动,无事自烦;记忆减退,熟人忘名;兴趣变淡,欲望 骤减;懒于交往,情绪低落;易感乏力,眼易疲倦;精力下降,动 作迟缓;头昏脑胀,不易复原;久站头昏眼花目眩;肢体酥软,力 不从心;体重减轻,体虚力弱;不易入眠,多梦易醒;晨不愿起, 昼常打盹;局部麻木,手脚易冷;掌腋多汗,舌燥口干;自感低烧, 夜有盗汗;腰酸背痛,此起彼伏;舌生白苔,口臭自生;口舌溃疡, 反复发生;味觉不灵,食欲不振;发酸嗳气,消化不良;便稀便秘, 腹部饱胀;易患感冒,唇起疱疹;鼻塞流涕,咽喉疼痛;憋气气急, 呼吸紧迫;胸痛胸闷,心区压感;心悸心慌,心律不整;耳鸣耳背, 易晕车船。 第 2 页 引起亚健康的因素很多,如持续不间断地长期超负荷工作,睡眠 不足,营养不均衡,运动不当,心理失衡等。当然,引起亚健康 的因素还有很多,如天气、温度、室内环境等等。随着生活水平 的提高,人们很重视解决由于工作、生活紧张而带来的亚健康问 题。人体阴阳、气血的偏盛偏衰均可导致亚健康状况的发生。中 医中药蕴含着优秀的哲学思想,例如个性化治疗和辨证施治用药, 这是疾病诊治的理想目标。中医药的应用实践证明,中医药具有 多样性并适应多样性的特点,不像西医西药那么激烈,可将人们 的亚健康状态调节到正常。祖国医学理论从治未病的理论出发, 运用多种相应中成药或复方药物治疗,对于由阴血不足而引起的 多个系统生理病理变化,往往具有调节效应。牛教授在多年的临 床实践中更重视亚健康状态的心理和神经功能方面的调节,强调 “用其力而松其神,劳其身而休其心”的医家理念。从治未病的 角度出发,女性更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的发生。 规律生活,顺时而动:日常生活要有规律性,避免经常熬夜,要 保证充足的睡眠,提升睡眠的质量。以长期的生活起居习惯而言, 更应做到顺应四时变化,尤其在二十四节气更替的时候更要注意 身体保健,饮食上宜谨慎,应时而增减衣物。 饮食合理,适时进补:营养不均及营养不良都是亚健康的病因, 故而要切记避免暴饮暴食、偏食、挑食而人为地造成亚健康状态。 中医认为饮食要合理,讲究春夏养阳、秋冬养阴,女性也应该结 合自身健康状态及自然界规律的变化而进行养生。如秋冬是收获 第 3 页 季

相关知识

中医如何调理亚健康
中医如何调理亚健康状态
白领常见亚健康症状 中医如何调理白领亚健康
亚健康女性必备的调理中药
中医亚健康调理
中医如何调理亚健康症状
中医解说白领亚健康问题 如何对症调理?
亚健康如何调理?中医四大疗法轻松应对亚健康
中医如何调节亚健康
亚健康――中医调理

网址: 女性易亚健康 中医如何调理?(1).pdf https://m.trfsz.com/newsview96489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