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也不知道怎么生了女儿后,心情会变得特别的不好,干啥事都提不起兴趣,动不动就想哭;担心害怕的事太多,孩子有一点不舒服就担心,怕是啥大病;老公回来晚些就怀疑是不是有外遇,经常和老公闹得不可开交;生了孩子后,失眠是常有的事。总是感到力不从心,虽然能强迫自己照顾宝宝的生活,但始终感觉自己对孩子爱不起来。尤其孩子哭闹时,心里特烦,真恨不得把他摔掉算了。有时非常担心自己会忍不住伤害孩子,就尽量避免一个人单独与孩子相处……”。小蔡是“产后抑郁症交流QQ群”中活跃分子,每天都会来群里唠唠叨叨,诉诉苦,排解一下抑郁的情绪。
迎接新生命的到来,对每一个女性来说都是幸福的。然而,伴随着小宝宝的降生,有些不为人知的烦恼也会不期而至,其中包括如小蔡所描述的“产后抑郁症”情形。近些年,因产后抑郁症导致的家庭悲剧屡有发生。2017年9月,济南一位28岁的年轻妈妈,带着八九个月大的女儿在家中服毒自杀;2017年6月,一位移民美国的27岁华裔妈妈,抛下三个月大的孩子,在费城跳楼自杀;2017年1月,湘潭一位31岁的妈妈,带着两岁的儿子和几个月大的女儿跳楼自杀……这些悲剧的背后,都是因为隐藏着的产后抑郁症这个幕后杀手。
值得注意的是,不少产妇的家人并不认为这是病,对此缺乏认知而未给予重视,治疗率很低。被抑郁困扰的母亲常常是独自面对产后困境,导致无论是生活质量还是母婴关系、孩子健康、家庭关系都受到很大影响,甚至发生惨烈的杀婴、自杀事件。今天,我们请南京脑科医院精神一科科主任、主任医师孙静给大家谈谈产后抑郁症的相关知识。
一、产后抑郁症,一定要重视
接受了我们的来访,孙主任首先给大家介绍了产后抑郁症的大概情况:由于产后生理、心理及社会角色的转变,大多数女性都会随着孩子的出生经历一段心理状况变化期,表现为产后一周内出现情绪不稳定,如产后变得情绪低落,容易哭泣、遇事焦虑、注意力难以集中、健忘、悲伤、失眠、对婴儿过于担心等等。上述情况一般持续7~10天左右,很快就会好转。如果产妇情绪不稳定或低落持续时间超过两周,情况会变得严重,其中一部分就会发展为产后抑郁症。
产后抑郁症是指产妇在产褥期出现以情绪低落、焦虑、沮丧、思维迟缓、精力疲乏等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症候群。国内最新的一项统计分析显示,产后抑郁症患病率为14.7%,通常在产后6周内发病。
孙主任告诉我们:产后抑郁症若不治疗,对产妇、孩子以及家庭的危害都是不可低估的。如一些研究表明,产后抑郁症患者的孩子,在摇篮中已开始出现行为问题和语言表达困难。4岁以后部分孩子更可观察到轻度认知和行为障碍。尤其需要警惕的是,严重的产后抑郁症患者会产生自伤、自杀的意念或行为,甚至还会出现 “扩大性自杀”,即在杀死他人后再自杀,所杀的对象往往是自己的孩子。
孙主任指出:虽然产后抑郁症危害大,但只要尽早发现、积极治疗,预后大多良好。经过治疗,约70%患者可治愈,仅极少数患者治疗持续1年以上仍不能缓解。但产后抑郁症早期识别并不容易,目前识别率不足20%,早期识别需要依靠产妇自己、亲密接触的亲友,尤其需要照顾产妇生活起居的妈妈、婆婆和丈夫的细心观察。
一般抑郁的妈妈可能会有以下这些表现:心情持续低落、对任何事情没有兴趣、对未来没有希望,觉得过不下去了,很容易没来由地哭泣。抑郁的内容多半以新生儿或丈夫的事宜为主。如:害怕他们会发生意外,对新生儿有各种各样的担心,不敢接近婴儿,失去育儿的信心;有时又有烦躁冲动,如有欲摔打、杀害婴儿念头等;患者还常常感到疲惫不堪,无故乏力及身体的不适感,恼怒、内疚、注意力不集中、失眠、食欲差,对性生活失去兴趣等。如果新妈妈的上述不良情绪持续2周以上,建议家人最好带其到专业机构就诊。
另外,目前产后抑郁症主要通过临床诊断评估。国家卫生和保健研究所建议,所有孕期和产后的女性有条件的,最好找专业卫生保健人员做一个简单的情绪评估,以便能尽早发现。
二、治疗,分级原则
目前,产后抑郁症多采用分级治疗原则:轻度抑郁发作可以首选心理治疗。心理治疗的关键是情感支持、精神安慰及帮助排遣不良情绪。心理治疗如果症状无改善或是中度以上的抑郁发作,则应该进行药物治疗或药物联合心理治疗,建议请精神科医生会诊;若为重度抑郁发作并伴有精神病性症状、生活不能自理或出现自杀及伤害婴儿的想法及行为者,可能需要住院治疗,接受药物及非药物治疗。
临床使用抗抑郁药物治疗时,产妇考虑最多的是哺乳问题。的确,迄今为止,我国CFDA和美国FDA均未正式批准任何一种精神药物可用于哺乳女性。婴儿通过母乳接触药物后对其发育的远期影响尚不清楚,因此原则上尽量避免在哺乳期用药。目前,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SSRIs)是治疗产后抑郁症一线用药,这类药安全性高,且服用方便。对于需要用药又希望继续母乳喂养的产妇,需详细说明用药利弊、并取得产妇及家属同意。
药物治疗一般采取最低有效剂量,以使婴儿接触的药量最小又对产妇治疗有效。用药时间最好在刚喂完乳,或用药后至少4小时后再喂乳。一般来说,服药前哺乳比服药后哺乳好,每天只服一次药者,应在睡前服。
需要提醒的是:抗抑郁药物一般平均起效时间为2~3周。刚服药物尚未起效时段是意外风险高发期,一定要耐心陪伴、仔细看护。另外,产后抑郁症目前倡导全病程治疗,即急性期推荐治疗6~8周;巩固期至少治疗4~6个月;维持期首次发作治疗6~9个月,2次发作至少治疗2~3年。
三、防治产后抑郁,始于产前
孙主任介绍说:50%的产后抑郁症患者从孕期就已经有了抑郁症状和表现。因此,我们关注孕产期抑郁症要从产前开始。家庭关系和谐稳定是产前产后抑郁的重要保护因素。孙主任建议:
家人要注意家庭关系和谐,对孕产妇尽可能的宽容。如有条件,尽量让产妇母亲产后能够陪伴一段时间,也便于今后与婆婆相处。丈夫关爱是产妇最珍惜的、也是最敏感的情感,产后抑郁的发生与丈夫关爱的缺乏有密切关系,作为丈夫应尽量关爱妻子,使其身心得到抚慰。
对于孕产妇来说,建议做新妈妈之前,对有孩子之后的生活有一个全面的评估,包括经济和时间,做好充分的心理准备;生完宝宝,要尽可能地多休息,难以一个人完成的事情,要懂得寻求丈夫和家人的帮助;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适度锻炼身体;最好要有一两个能够倾诉苦恼和排忧解难的闺蜜,心情低落时可以聊天和倾诉。
重大的改变会造成不必要的心理压力,使生活更加难以应对。怀孕和分娩后1年内尽量不要做出重大生活改变。
特别提醒
产后抑郁症多见于有家族抑郁症病史的产妇;有躯体疾病或残疾的产妇;怀孕期间有严重的不良生活事件、有神经质、不成熟人格或强迫人格的初产妇;家庭关系不和,尤其夫妻或婆媳关系不和的产妇等。对这部分产妇,家人尤其要注意预防,尽量早发现、早干预。
基于产后抑郁症对母亲和孩子的不良影响,此症一旦确诊就应开始治疗。这不仅可避免母亲病情加重甚至向产后精神病发展,也可使婴儿尽早地感受到妈妈的关爱和温暖,使其健康快乐地成长。尤其重要的是,一旦确诊患有产后抑郁症,要始终注意产妇自杀意念、自杀行为及杀婴风险的防范。
来源于:健康南京官微
相关知识
产后抑郁≠产后抑郁症,请务必重视!
【产后抑郁症】产后抑郁症的症状
【产后抑郁症】什么是产后抑郁症
【产后抑郁症】产后抑郁症的表现症状
产后抑郁症,产后抑郁症如何治疗,产后抑郁症的症状
产后抑郁症的主要原因 产后抑郁症该怎样预防
产后抑郁症
产后抑郁是不是抑郁症
【产后抑郁症怎么治疗】产后抑郁症的表现
产后抑郁症的原因
网址: 产后抑郁症 一定要重视 https://m.trfsz.com/newsview96511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