胰腺癌是指胰外分泌腺的癌症,是常见的胰腺恶性肿瘤,约 90% 的胰腺癌为起源于腺管上皮的导管腺癌 [1]。
胰腺癌多以腹痛为首发症状,恶性程度高、发展较快、预后较差,约占消化道恶性肿瘤的 10%。胰腺癌可发生于胰腺的任何部位,其中胰头癌占 70%~80% [1]。
手术治疗是根治胰腺癌的唯一方法,但胰腺癌难以早期发现,诊断时大约有 80% 的病人由于肿瘤扩散和转移,而失去实施根治性手术的机会,死亡率较高 [1]。
胰腺是个什么器官?
胰腺是横卧于上腹后壁的狭长型腺体,全长约 17~20 cm。其上下方被十二指肠包绕,毗邻胃、脾等脏器,属于消化系统中具有外分泌和内分泌功能的腺体。
外分泌腺分泌多种消化酶,可以消化分解食物中的糖、蛋白质和脂肪等;内分泌腺分泌多种激素,如胰岛素等,起到调节人体的多种重要生理功能的作用 [2]。
胰腺癌常见么?
胰腺癌在癌症中常见。
2021 年统计数据显示,在美国所有恶性肿瘤中,胰腺癌新发病例男性居第十位,女性居第九位,占恶性肿瘤相关病死率的第四位。中国国家癌症中心 2017 年统计数据显示,胰腺癌位列我国男性恶性肿瘤发病率的第七位,女性第十一位,占恶性肿瘤相关病死率的第六位 [3]。
胰腺癌为何被称为「癌中之王」?
胰腺癌的恶性程度很高,它具有「难发现、易转移、难治疗」三大特点 [1]。
目前胰腺癌诊断主要靠影像学手段,但因为位置隐蔽,早期癌变在体检中难以被发现,而胰腺本身神经不丰富,早期不会引起疼痛,也缺少典型症状。
大多数早期胰腺癌患者患者只是有食欲不振、恶心呕吐、吃饭时腹痛等消化道症状,容易被误以为胃病。
早期的胰腺癌是很难被发现的。不少患者只有到晚期肿瘤压迫到胰腺周围的神经,感觉到剧烈腹疼才发现病情。
胰腺癌与糖尿病有关系吗?
由于近年来糖尿病患者日益增多,人们对出现多食、多饮、多尿及消瘦、乏力等症状的中老年人,往往只想到 2 型糖尿病,而忽略了胰腺癌的可能性,以至于按糖尿病治疗无效,失去了手术根治的时机。
临床上,约 47% 的胰腺癌患者确诊为糖尿病,即每 100 个胰腺癌患者有 47 个患有糖尿病。凡初发糖尿病,经积极地降血糖治疗效果不佳,或在治疗中又出现腹痛、食欲减退、恶心呕吐、腹泻或便秘、消瘦无力等症状,尤其出现黄疸时,要有足够的警觉,立即进行超声内镜、上腹部增强 CT、增强磁共振、肿瘤标记物等检查,以确定是否胰腺癌 [4]。
更多
胰腺癌的主要症状包括腹痛、黄疸、消瘦、乏力等。由于其起病隐匿,早期无特殊表现,可有上腹部不适、食欲减退、乏力等,数月后出现明显症状时,病程多进入晚期。
腹痛:多数患者以腹痛为首发症状,早期腹痛较轻或部位不清,多为上腹部不适、隐痛、钝痛和胀痛等,以后逐渐加重且腹痛部位相对固定。典型胰腺癌腹痛为:
中上腹部深处,根据癌肿的位置不同可偏左或偏右; 常为持续性进行性加剧的钝痛或钻痛,餐后加剧,俯卧、弯腰、蹲踞等可减轻; 夜间、仰卧和向后伸腰时疼痛加剧; 腹痛剧烈者常有腰背部剧痛。黄疸:是本病患者的主要症状,且持续性进行性加重,伴皮肤瘙痒、尿色深如浓茶、粪便呈陶土色,但黄疸并非首发症状。
消化道症状:患者早期可出现食欲减退、腹部饱胀不适、消化不良、腹泻、恶心、呕吐等。
消瘦、乏力:由于食量减少、消化不良以及肿瘤消耗所致伴有明显的体重迅速减轻,其中部分患者可不伴有腹痛和黄疸。
其他症状:部分患者还表现出焦虑、急躁、抑郁、个性改变等精神症状。也有患者可有高热甚至有寒战等类似胆管炎的症状,易与胆石症、胆管炎相混淆 [1]。
胰腺癌的严重程度怎么判断?
对胰腺癌的严重程度进行判断,可选用较为简单的 Hermreck 分期法 [5]:
胰腺癌容易往何处转移?
胰腺癌恶性度高,病程短,一般出现症状时已属晚期,并很快发生转移,侵犯邻近脏器。胰头癌与胰体尾癌的转移途径不完全一致:
胰头部癌:常侵犯到胆总管、十二指肠、胃及腹腔动脉,其淋巴转移途径主要是经肠系膜上动脉周围淋巴结向主动脉周围淋巴结转移。
胰体、尾部癌:常沿神经鞘向腹腔神经丛及脊髓方向转移,或沿淋巴管转移至胰上及肝门淋巴结等处 [6]。
更多
胰腺癌的确切病因至今未明,可能是遗传因素与环境因素长期共同作用的结果 [6]。
胰腺癌会遗传吗?
本病有一定的遗传因素,但并不是说父母的胰腺癌一定会遗传给子代,只是子代的风险比普通人更大一点 [1]。
胰腺癌的发生可能与多种基因突变有关,较常见的基因突变包括 KRAS、TP53、P16/CDKN2A 和 SMAD4 突变 [4]。
胰腺癌发病风险升高跟哪些因素有关?
总体而言,吸烟、高龄、男性、饮食、肥胖、糖尿病、慢性胰腺炎等因素会使胰腺癌的发生风险增高。
吸烟:吸烟是很多肿瘤的危险因素之一,是目前公认的本病危险因素。有研究表明,开始吸烟的年龄越小、吸烟量越大发生胰腺癌的几率越大。
年龄:研究发现,本病患者以 50 岁以上者多见,多以高龄可能是本病的危险因素之一。
性别:研究发现,本病患者男性多于女性,可能与男性的更多暴露于致癌物质,以及不良生活习惯(如酗酒、吸烟等)有关。
饮食:长期过量饮酒或进行高脂食物,可能会增加胰腺的负担,从而增加本病的发生风险咖。
环境因素:长期接触某些化合物如 β- 萘酸胺、联苯胺、烃化物等,对胰腺有致癌作用。
糖尿病:临床医师发现在胰腺癌确认前数月往往有糖尿病发作,提醒对无糖尿病家庭史的中年病人要考虑早期胰腺癌的可能性。
慢性胰腺炎:是胰腺癌的癌前病变之一,尤其是慢性钙化性胰腺炎。胰腺炎发作可以是胰腺癌的首发症状 [6]。
哪些人容易得胰腺癌?
有吸烟习惯的人:经常吸烟不仅会诱发肺癌等呼吸道部位疾病,还是会引起急性和慢性胰腺炎发病率的升高,也会成为胰腺癌诱因。 肥胖并且爱饮酒的人:肥胖的人通常都是喜欢进食高脂、高胆固醇食物,这类的食物也是导致了大量的油脂进入血液循环,让胰腺本身的微循环受到了一定的影响。 经常暴露于致癌物质环境的人:由于职业等因素长期与化学物质接触,可能会增加癌变的可能。 有突发糖尿病的人:40% 的胰腺癌患者在确诊的时候都是伴有糖尿病,所以这类人群时本病的高危人群。 患有慢性胰腺炎的人:可能会导致胰腺细胞癌变,从而增加本病的发生。相关知识
什么是胰腺炎
胰腺癌:4个症状,可能是胰腺呼救声
胰腺癌是癌症之王,医生说这四种损伤胰腺的食物一定不能吃!
轻微的胰腺癌能彻底根治吗
胰腺癌患者如何调整饮食
胰腺癌,早期如何识别?
胰腺炎催生神秘“簇状细胞”,有望为胰腺癌治疗铺路
体重减轻是胰腺癌的明显标志
胰腺癌病人吃什么可以补充补充营养?
如何对胰腺癌患者进行心理疏导
网址: 什么是胰腺癌 https://m.trfsz.com/newsview99850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