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知识 > 疫情期间幼儿居家心理健康调节小妙招

疫情期间幼儿居家心理健康调节小妙招

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非常时期,幼儿由于长时间宅在家里,不能外出,容易产生不良情绪,需引起家长朋友们的高度重视。

疫情期间,幼儿更需要理解现在所发生的事情,降低他们对于未知变化的焦虑和压力。我们怎样帮助幼儿在疫情期间做好心理防护,从而保证他们的心理健康呢?以下几个做法,家长朋友们可以试一试 :

一、控制信息量,避免幼儿出现负面情绪

对于年幼的孩子来说,这段时间更需要家长的陪伴。3岁以下的幼儿,他们可能还无法清楚地表达自己的疑惑,但是他们会很敏感,可以感知到周围发生的变化。家长朋友们既不可忽视,也不用详细解释,大家可以通过调节自己的情绪来帮助幼儿降低焦虑,还可以通过讲睡前故事等方式潜移默化地安抚和舒缓幼儿的紧张情绪。对于3岁~6岁的幼儿来说,疫情的来临、长期地居家,可能会不断增加他们的焦虑。家长可以采取讲故事或者共同阅读绘本的方式,用幼儿能理解的、通俗易懂的语言解释这次的疫情,帮助幼儿掌握必要的健康知识。

建议家长朋友们在帮助幼儿养成良好生活卫生习惯的基础上,不要反复提醒幼儿有关卫生方面的问题;不要过度强调疫情的危害,可根据幼儿的年龄,适当地谈论关于“死亡”的话题,引领幼儿珍惜生命、敬畏生命;也不要长时间播放电视新闻和谈及疫情相关话题,建议把对幼儿来说过载的信息放在他们睡后再谈论。

二、保持有规律的良好作息,丰富幼儿宅家生活

保持生活的稳定性,是幼儿心理稳定的重要内容。在疫情期间,这段相对固定的日常起居中,丰富幼儿宅家生活就显得尤为重要。如:与孩子做亲子游戏、一起绘画、讲讲睡前小故事、做做适当的室内运动以及简单的家务劳动等,都是很好的、丰富幼儿宅家的活动。对于平常忙于工作的家长朋友们来说,可以把握好这次长时间与孩子相处的机会,提升亲子关系。

三、鼓励幼儿主动表达想法,正确帮助幼儿疏导情绪

家长要充分认识到在这个特殊时期,因为幼儿年龄还小,所以很容易受周围环境变化和人们情绪的影响。又由于他们长期居家,缺少了与同龄伙伴相处的机会,缺少了户外活动量,会出现焦虑、无聊、烦躁的情绪都是正常的。家长此时不必恐慌和过分担心,也不必强制阻止,可以和幼儿以聊天、讨论的形式,鼓励他们勇敢地表达自己的心情和所思所想,从而有的放矢地帮助他们正确疏导情绪。

如果幼儿的情绪出现一些极端行为,比如严重影响睡眠、饮食量暴增或明显减少、兴趣减退、活力下降等现象时,家长要及时与幼儿园老师沟通寻求良策,也可以寻求专业的心理帮助。

四、家长以身作则,控制和处理好自己的情绪

家长情绪稳定是给予幼儿的最好心理防护,家长情绪稳定会让幼儿有安全感。对疫情的恐慌焦虑、居家生活的繁累和24小时带娃的多重压力,会让家长或多或少出现一些消极情绪,这些都会在不知不觉中影响到宝宝。家长应该尽量与家人或好友多沟通,保持自己情绪稳定。一旦出现焦虑、烦躁等不良情绪的苗头,一定要通过多种方式处理好自己的情绪,或可以在需要的时候寻求专业支持。

疫情期间,青海省六一幼儿园的教师们积极与幼儿家长进行多种方式的互动,携手开展家庭教育指导活动,形成了教育合力,让孩子们每天都拥抱快乐。 接下来,就看看青海省六一幼儿园可爱的孩子们是怎样应对自己的情绪问题的吧。

在幼儿居家期间,教师在开展网上互动的同时,引领和支持孩子们尝试通过形式多样的方式,将自己的感受记录下来。

病毒来了,给我和爸爸妈妈都带来了恐惧的心情,很不开心。虽然病毒使我不开心,可是我也可以干一些我高兴的事情,例如:和爸爸下象棋、玩芭比娃娃、跟妈妈和姥姥一起做游戏,这些都可以使我开心起来。希望病毒快一点过去,和小朋友们一起快乐的游戏!

家长是幼儿的第一任老师,也是他们重要的人生导师。在这个超长的居家时期,家长朋友们要积极引导孩子正确面对生活中的变化,帮助他们获得多方面的发展。希望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我们可以尽快回到正常的生活轨道。相信度过这段时间后的小朋友、大朋友们,一定会拥有一颗强大的内心,也会更加珍惜亲情、敬畏生命、爱护生态环境。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相关知识

调节情绪小妙招
婴幼儿护理30个小妙招
疫情居家隔离期间如何保护儿童青少年的心理健康?
做好心理调节的四大妙招
自我心理的调节妙招有哪些
疫情居家期间如何调适心理,专家给您来支招(上)
家庭防疫小妙招,守护健康不松懈!
疫情期间,如何保持心理健康?9个小妙招学起来!
科普:疫情防控期间,妇幼人群居家如何科学膳食、喂养?
居家健身有妙招 提高免疫力缓解情绪

网址: 疫情期间幼儿居家心理健康调节小妙招 https://m.trfsz.com/zhidaoview9643.html

所属分类:暴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