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 > 看舌头,知全身!了解这5种异常舌象,健康与否一看便知

看舌头,知全身!了解这5种异常舌象,健康与否一看便知

我们都知道,中医讲究“望、闻、问、切”,但因为很多患者对自身了解不深,表达的内容主观性较强,所以“闻、问”有较大的局限性;而切诊是一种需要经验的技术活儿,对专业要求很高;相比之下望诊就比较简单、直观,最适合非医学专业人员使用。

而舌诊又是望诊当中,相对简单易学的一个分支,它是通过观察舌头的色泽、形态的变化来辅助诊断及鉴别的一个简单有效的方法,是望诊中较适合普通人用来了解自己身体的方法。接下来我们就来了解一下有关舌诊的知识。

舌诊的意义

中医认为,舌头通过经络与五脏相连,人体阴阳、脏腑、气血、津液的虚实,以及疾病的深浅轻重变化,都有可能会客观地反映于舌象之上。 因此,通过舌诊观察舌像,可以大致了解患者的体质和健康状况。

什么时候合适用舌诊?

其实舌象的观察并没有什么特定的时间要求,任何时间都可以看,但以下5种不准确的情况应除外:

1、吃了有颜色的食物不要看舌象,有色食物会使舌苔的颜色发生变化,影响诊断结果。

2、饭后半小时不要看舌象,食物的摩擦会使舌苔变薄,不建议饭后马上进行舌诊。

3、有色灯光下不要看舌象,有色灯下不易辨别舌的颜色。

4、吃了抗生素药物,化学添加剂后不要看舌象,长期使用抗生素会使舌苔黑腻或霉腐苔。

5、女性经期会出现身体异常的变化,诊断前需跟医生说明情况,以免影响结果。

舌诊看什么?

舌诊主要是看舌质、舌苔的颜色、变化。

舌质是舌的肌肉脉络组织,经常通过舌苔没有覆盖的那一部分舌体来观察,主要观察舌质的颜色。 正常舌质是淡红色的,跟我们的口腔黏膜颜色一样。

舌苔是舌背上有一层薄白而润的苔状物,铺在舌体的中间,正常是薄白苔,边上的叫舌质。舌苔主要是看它的厚薄和颜色。

常见的异常体质舌象及艾灸调理

脾虚体质:

脾虚泛指因脾气虚损引起的一系列脾脏生理功能失常的病理现象及病症,多因饮食失调、劳逸失度,或久病体虚所引起。

常见症状:呕吐、泄泻、水肿、出血、经闭、带下、四肢逆冷等。

常见舌象:舌质淡、舌苔薄白

取穴:中脘穴、关元穴、足三里、丰隆穴(重点艾灸穴位)、阴陵泉穴

脾湿体质:

可分为寒湿和湿热,其中寒湿困脾是指寒湿内盛,困阻脾阳、脾失温运,而湿热蕴脾是指湿热内蕴,脾失健运。

常见症状:饮食减少、腹胀、大便溏薄、口气重、乏力等。

常见舌象:舌质红,舌苔黄腻或白腻

取穴:足三里、三阴交、阴陵泉、神阙

淤血体质:

瘀血体质主要征候是行血迟缓不畅,多半是因为情绪意志长期抑郁,或者久居寒冷地区,以及脏腑功能失调所造成,以身体较瘐的人为主。

常见症状:面色晦滞、口唇色暗、眼睚暗黑、肌肤甲错、易出血、舌紫暗或有瘀点。

常见舌象:舌尖有明显瘀点或舌质颜色发青或者偏紫,舌尖和舌头两侧出现很多黑色或青色的瘀斑或瘀点,舌下两条静脉又黑又粗。

取穴:血海、合谷穴、曲池穴、足三里、三阴交

气血不足体质

中医认为,气血为维护机体正常功能之物质基础,气可以推动血液运行,血可以运载气,气血相互滋生,气虚则血少、血少则气虚。久病伤气耗血,而致气血双亏。

常见症状:神疲乏力、气短懒言、面色淡白或萎黄、头晕目眩、唇甲色淡、心悸失眠、舌淡脉弱等。

常见舌象:舌苔淡白

取穴:中脘穴、关元、足三里、百会穴

气郁体质者

气郁是由于长期情志不畅、气机郁滞而形成的以性格内向不稳定、忧郁脆弱、敏感多疑为主要表现的体质状态。

常见症状:失眠、多愁善感、躁郁症等。

常见舌象:舌淡,舌边红,苔白。

取穴:太冲、心俞穴、天突穴、列缺穴、三阴交、阳陵泉

方法:通常腰腹部的艾灸时间大约在30—40分钟,肢体艾灸时间大约在15—20分钟。

版权申明:文章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涉及版权争议,请联系删除,谢谢!

免责声明:本文图文来源于网络,仅供参考、交流、学习,如有侵权或不实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将予以删除,谢谢。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相关知识

身体好不好,伸舌一看便知,舌头的异常变化,暴露了健康状况
《中医舌诊》看舌头知健康,九大体质舌诊图,看看你属于哪一种
看舌头,知全身?自己是什么体质,体内是否有疾,伸舌一看便知
舌头也是健康的“晴雨表”,体内有疾,看看舌头或能知晓一二
为何中医看诊都要看下舌头?看舌头状态,可以知道身体是否健康?
怎样通过看舌头知健康
看舌头,知健康?舌头出现7种变化,或是提示身体问题,不妨看看
如何从舌头看健康(怎样从舌头看身体疾病)
舌头看身体健康状况(舌头保健操)
看舌象,知健康,跟着中医学舌诊,赶快自测

网址: 看舌头,知全身!了解这5种异常舌象,健康与否一看便知 https://m.trfsz.com/newsview109084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