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点起床最健康?不是5点也不是7点!中老年人再忙也要看一下
人的一生有三分之一的时间在睡眠中度过,睡眠质量直接关系到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很多中老年人习惯早起,认为"早起的鸟儿有虫吃",五点甚至更早就起床开始一天的生活。也有人认为睡眠充足最重要,七点甚至更晚才起床。到底几点起床对健康最有利?这个问题看似简单,实则大有学问。
2024年发表在《睡眠医学》期刊上的一项研究表明,最佳起床时间并非固定不变,而是与个人生物钟、年龄段和睡眠时长密切相关。研究团队对5000多名35-85岁的参与者进行了为期3年的跟踪调查,发现对于大多数中老年人而言,早上6点至6点30分起床,健康效益最为显著。
这项研究负责人、北京协和医院睡眠医学中心张教授解释:"人体内有一个精密的生物钟系统,这个系统受到褪黑素、皮质醇等激素调控。清晨5点至7点是皮质醇分泌的高峰期,这种激素帮助我们从睡眠状态转为清醒状态。太早起床,皮质醇尚未达到有效水平;太晚起床,又会错过皮质醇的最佳作用时间,导致一天精神状态不佳。"
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李主任补充道:"从中医角度看,清晨5-7点是人体阳气生发之时。6点左右起床,正好顺应人体阳气初生的规律,既不会过早消耗阳气,也不会错过阳气生发的良机。"
研究显示,长期在6点至6点30分起床的中老年人,心血管疾病发生率比其他时间段起床的人群低17.3%,糖尿病风险降低12.8%,抑郁症状减轻21.5%。这些数据直观地证明了适宜的起床时间对健康的积极影响。
许多人疑惑:为什么过早或过晚起床都不好?科学解释很清晰。过早起床会打断深度睡眠和快速眼动睡眠,这两个阶段在清晨占比较高,对记忆巩固和情绪调节至关重要。2025年初发表的一项大脑扫描研究发现,睡眠不足和睡眠质量下降与脑容量减少、认知功能下降存在明显相关性。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神经内科王教授指出:"很多中老年人习惯五点甚至更早起床,认为这样精神好,实际上可能正好相反。持续的早醒会导致睡眠不足,增加大脑认知功能下降的风险。我们临床观察发现,长期五点前起床的老年人,记忆力下降速度比正常起床时间的人群快28%。"
过晚起床同样存在问题。北京体育大学运动生理学教授刘博士解释:"人体在日出后1-2小时内对光线最为敏感,这段时间接触自然光对重置生物钟、调节褪黑素和血清素分泌至关重要。错过这个时间段,容易导致生物钟紊乱,引发昼夜节律紊乱综合征,表现为白天嗜睡、注意力不集中、情绪波动等问题。"
2024年《中国健康睡眠白皮书》数据显示,我国中老年人平均起床时间为5:42,比十年前提前了近20分钟。其中,65岁以上人群平均起床时间更早,约为5:28。这种过早起床的趋势值得关注。
成都市第三人民医院老年医学科杨主任表达了担忧:"我接诊的老年患者中,有相当一部分人存在'自发性早醒'现象,凌晨4点就醒来无法再入睡。他们误以为这是正常的老年人睡眠模式,实际上这可能是失眠的一种表现,需要专业干预。"
根据中国睡眠研究会的建议,健康的起床时间应建立在保证充足睡眠的基础上。对55-65岁的中年人群,理想睡眠时长为7-8小时;65岁以上老年人为7-8小时。这意味着如果晚上11点入睡,早上6-7点起床比较合理。
广州市老年医院周医生介绍:"很多老年人有午睡习惯,这很好,但也要注意午睡时长不宜超过30分钟,否则会影响夜间睡眠。我建议老年人可以适当调整晚间入睡时间,保证总睡眠时长的同时,将起床时间调整到6点左右。"
睡眠与健康的关系远不止于此。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2024年的一项研究发现,睡眠规律性对健康的影响甚至超过睡眠时长。研究者跟踪调查了3200名50岁以上参与者,发现每天固定时间起床的人群,心血管疾病风险降低23%,认知功能下降风险降低17%,免疫系统功能更强。
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神经内科吴教授解释这一现象:"人体内的生物钟系统对规律性极为敏感。固定时间起床有助于稳定体内激素分泌节律,增强免疫系统功能,提高大脑认知能力。即使周末,起床时间也不应该比平时晚超过一小时。"
除了起床时间,起床方式同样值响健康。2024年《中华老年医学杂志》刊登的研究表明,32.5%的老年人在起床后3分钟内发生过头晕或眼前发黑现象,这可能与起床过急导致的体位性低血压有关。
北京老年医学研究所张研究员建议:"老年人起床应采取'三步法':第一步,在床上坐起1-2分钟;第二步,在床边坐3-5分钟,活动脚踝和腿部;第三步,确认无不适感后再站起来。这样可以让血压逐渐适应体位变化,预防晕厥和跌倒。"
2025年初国家卫健委发布的《健康中国行动老年健康促进专项报告》显示,65岁以上老年人因跌倒导致的医疗费用约占老年医疗总费用的8.4%,其中不少跌倒事件发生在早晨起床时。正确的起床方式可以有效降低这一风险。
不同的季节和地理位置也会影响最佳起床时间。哈尔滨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孙教授研究发现:"我国幅员辽阔,东西跨越五个时区,但实行统一时间。这意味着,西部地区的6点实际相当于自然时区的4点左右,阳光尚未出现。西部地区的居民可以适当推迟起床时间,以配合当地的日出时间。"
季节变化同样重要。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睡眠中心陈主任指出:"夏季日出早,人体生物钟自然提前,可以适当早起;冬季日出晚,可以适当延后起床时间。这种随季节调整的睡眠模式更符合人体自然规律。"
2024年上海交通大学一项跨季节睡眠研究显示,与固定起床时间相比,根据日出时间调整起床时间(夏季5:30-6:00,冬季6:30-7:00)的参与者睡眠质量提高18.7%,白天精力充沛度提高22.3%。这表明,适应自然光照节律的睡眠安排更有利于健康。
除了起床时间,起床后的活动顺序也有讲究。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李主任推荐:"起床后先喝一杯温水,帮助唤醒肠胃;然后做5-10分钟轻柔伸展,活动关节;最后洗漱完毕后可以进行15-30分钟的户外活动,让身体接触晨光,帮助调节生物钟。"
2025年一项涵盖全国25个省市的调查显示,只有23.7%的中老年人会在晨起后进行有效的户外活动,而这些人的睡眠质量评分比不进行户外活动的人高出15.3%。这再次证明了晨光对调节生物钟的重要性。
有人习惯起床后立即查看手机或电视。南京医科大学附属脑科医院朱教授警告:"蓝光会抑制褪黑素分泌,干扰生物钟调节。建议起床后至少30分钟内不要接触电子设备,而是专注于唤醒身体和接触自然光线。"
个体差异也不容忽视。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赵教授解释:"人的生物钟类型可分为'百灵鸟型'(早起型)和'猫头鹰型'(晚睡型)。这种差异部分由基因决定。虽然随着年龄增长,多数人会向早起型转变,但个体差异仍然存在。理想的起床时间应考虑个人生物钟类型,而非简单地追求'越早越好'。"
2024年发表在《自然·人类行为》杂志上的研究首次明确了生物钟基因与健康的关联。研究发现,违背个人生物钟类型的作息安排会增加代谢疾病风险31.7%,心理健康问题风险28.5%。这表明,尊重个体差异,找到适合自己的起床时间至关重要。
武汉大学人民医院老年医学科郑主任建议:"中老年人可以通过简单的自测确定自己的生物钟类型。记录一周不用闹钟自然醒来的时间,计算平均值,就能大致了解自己的自然起床时间。理想的起床时间应在这个自然起床时间前后30分钟内。"
还有一个常被忽视的健康因素是社会时钟。退休后的老年人往往失去了工作带来的时间约束,作息容易紊乱。2025年《中国老年学杂志》发表的研究发现,保持规律社交活动的老年人比没有固定社交安排的老年人睡眠质量高27.3%。这表明,即使退休后,也应维持一定的社会活动节律。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老年医学科刘主任建议:"退休老人可以制定'生活时间表',包括固定的起床时间、用餐时间、社交活动时间和就寝时间。这种生活规律性有助于维持健康的生物钟。"
综合各
健康的起床时间应建立在充足睡眠的基础上,保持规律性,配合正确的起床方式和晨起活动。这样的睡眠习惯将为中老年人的健康提供坚实保障。
下次当你听到"五更鸡叫"的闹钟声时,不妨多躺一会儿。追求健康的起床时间,不是比谁起得早,而是找到最适合自己的生物钟节律。毕竟,睡眠质量与健康长寿密不可分。
你是几点起床的?觉得几点起床对自己最舒适?欢迎在评论区分享你的作息习惯和感受,也可以讲讲你的睡眠小妙招!
相关知识
早上几点起床最健康长寿?不是5点也不是7点!50岁以上最好都看看
早上几点起床最健康 7点是否是黄金起床时间
几点起床最健康?早醒比熬夜更可怕?中老年人尤其要避开
几点睡觉算是熬夜?研究发现:不是11点,也不是12点,很多人错了
几点起床最健康?答案让人吃惊!都看一眼吧
人的最佳睡眠时间是几点到几点?
几点睡觉最养生?几点起床最健康?(建议永久收藏)
每天几点起床最健康?看中医咋说,早睡早起,2个好处你想象不到
晚上几点吃饭最健康?竟然不是5点和7点,中年以后越早知道越好
[健康知识]老年人心理健康5个要点
网址: 几点起床最健康?不是5点也不是7点!中老年人再忙也要看一下 https://m.trfsz.com/newsview113259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