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 > 科普:鱼油,你吃对了吗?

科普:鱼油,你吃对了吗?

  近年来,鱼油逐渐走进了社会大众的视野,越来越多的人开始购买服用鱼油,但是否有功效和到底怎么吃却不是很清楚。

  鱼油不是鱼肝油

  很多人分不清楚鱼油与鱼肝油。为了养生盲目跟风,听说鱼油对身体有好处就买来吃,结果可能买回来的是鱼肝油。这两种物质差一个字,差别可就太大了。鱼肝油是从深海鱼类等的肝脏中提取的脂类。富含维生素A和维生素D,EPA和DHA含量很少,一般作为药品,治疗维生素A、D缺乏症。过量服用可引起中毒。而鱼油,取材于深海鱼,是从鱼的脂肪里提炼出的一种物质,本质上还是“油”。不过鱼油里含有一种很特殊的成分(也是最有保健价值的成分)——OMEGA-3。

  OMEGA-3是什么呢?是一组多元不饱和脂肪酸,畏惧高温,这种物质在海产品特别是深海鱼中含量较高。关于OMEGA-3的研究始于20世纪70年代,生活在格陵兰岛的爱斯基摩人因为甚少患心脑血管病,而又频繁食用深海鱼,因而给了人们启发。经过无数科学家的研究论证,已经明确了OMEGA-3降低血脂、舒张血管、抗栓和抗炎的功效。具体来说,OMEGA-3能够降低血浆中的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坏胆固醇),增加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好胆固醇)。同时,OMEGA-3还能促进中性或酸性胆固醇自粪便排出,抑制肝内脂质及脂蛋白合成等。这也似乎侧面印证了,为什么爱斯基摩人不容易患心脑血管病。

  每个人都需要补充鱼油吗?

  高度提纯的鱼油在日本、欧美等地已获准进入处方药市场而成为治疗药物,主要应用于高甘油三酯血症和心梗、心衰的预防和治疗。在我国,鱼油目前尚属于“保健品”行列,尚没有大规模用处方级鱼油来治疗疾病。

  那么,什么样的人需要吃呢?美国心脏协会(AHA)对于此问题做了大量的调查研究,并将收集的证据不断补充到指南共识中。其中最重要的3条是:不推荐在普通人群中补充鱼油,目前没有证据表明补充鱼油有预防心血管疾病的作用;已确诊冠心病的病人补充鱼油有二级预防效益;在心力衰竭合并低射血分数的病人,补充鱼油可以降低9%的死亡率和减少8%的与心血管疾病相关的住院率。也就是说,如果是健康人,那么鱼油吃不吃皆可,若想通过吃鱼油来预防心脑血管病,效果微乎其微;而对于心脑血管病患者(如冠心病、脑梗死、心力衰竭等)或高危人群(如高血脂、高血压以及糖尿病患者等),吃鱼油是不错的选择。

  如何选择适合自己的鱼油?

  与低纯度的鱼油相比,高纯度OMEGA-3的含量更高,且成分更简单纯粹。一项发表在《Cochrane Library》系统回顾结果显示,OMEGA-3可能不会降低心血管事件、冠心病、卒中或心律失常导致的死亡风险。但另一项名为“REDUCE-IT”的大型随机对照双盲研究中,仍然证明了高度提纯的较大剂量的鱼油(每日3-4g)对降低心血管疾病风险的作用。说明,现有的临床试验仅验证了高纯度大剂量的鱼油长期应用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因此,《中国成人血脂异常防治指南2007版》中指出,只有OMEGA 3纯度大于85%,才能达到临床调脂效果。

  另外,鱼油最好与食物一起服用。这是因为部分人服用鱼油后会出现轻微的不适感。常见的不良反应是会出现轻微胃肠道不良反应,如打嗝、腹泻、恶心,并伴有鱼腥味。与食物一起服用可以减轻这些不良反应的发生,并且还能提高OMEGA-3脂肪酸的吸收。

  特殊的人群,应该谨慎选择鱼油,比如儿童、孕妇和哺乳期的女士们,以及有肝病的人应慎用,特别是有出血性疾病和出血倾向的人应当禁用。特殊条件下应用OMEGA 3,比如围手术期、急性出血性疾病时,最好也遵循其他抗栓药物的用药和停药原则。例如,对于出血风险高危人群,在手术前4-7天停用。

  普通人群,日常想补充OMEGA-3,该怎么做呢?

  OMEGA-3主要包括三种,分别是α-亚麻酸、EPA以及DHA。α-亚麻酸在体内可以转换为EPA以及DHA。其中,胡麻油(亚麻籽油)中的α-亚麻酸含量丰富,可以在日常烹调的时候使用。至于EPA和DHA,鱼油保健品虽然可以补充这两种脂肪酸,但是如果纯度不够,可能会同时吃下去许多氧化的油。另外,将鱼油保健品作为日常服用,比较容易摄入过量,而摄入过量的鱼油,也可能会导致恶心、消化不良、打嗝时有鱼腥味,甚至增加出血的风险。

  同时有很多人在服用鱼油上有这样一个认识上的误区,认为只要是鱼油,吃了总比没吃强,这样的想法是错误的。就像上文说的,只有OMEGA-3纯度大于85%,才能达到临床调脂效果。那可能又有人会想“鱼油的浓度不够,我多吃点不也就补充够了”但这其实就忽略了一点,如果吃含量低的鱼油(一般低于30%),想要达到高纯度鱼油(85%以上)的效果,那么摄入的普通鱼油会比高纯度鱼油高3-4倍,同时低纯度鱼油中还可能掺杂其他油脂,吃低纯度鱼油与直接吃脂肪无异,这样摄入过量的鱼油,反而容易导致血脂的升高。也可能会导致恶心、消化不良、打嗝时有鱼腥味,甚至增加出血的风险。

  相反,食物获取则比较安全,鱼类,特别是海鱼中EPA/DHA的含量还是挺高的。一般来说,每周吃100g左右的海鱼,就能保证每天250mgEPA/DHA的摄入需求,像鲑鱼(三文鱼)、秋刀鱼、罗非鱼等都是不错的来源。有人说,只有深海鱼才含有OMEGA-3,所以平时吃不到深海鱼的就应该补充。其实不然,虾米、鱿鱼、小黄鱼和带鱼等常见海产品也都含有一定的OMEGA-3,某种程度上也算补充了OMEGA-3。不过,正如前文所述,我国整体每日OMEGA-3摄入量偏低,所以在医师或营养师的指导下服用质量有保证的鱼油产品也是值得考虑的。

  过犹不及,物极必反。适量摄入有益健康,过量则有害健康,剂量不足则达不到效果。(作者: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心内科主治医师沙来买提·沙力)

相关知识

蒸鱼豉油过期了还能吃吗
【科普营养】吃了那么多维生素矿物质鱼油补充剂,你真的以为有用而无害吗?
优“脂”饮食,你吃对了吗?
鱼油能长期吃吗
【营养科普】健康早餐三大秘诀,你吃对了吗?
所有人都可以吃鱼油吗
【中医科普】控制体重先控油,这些“减油”招数你学会了吗?
猫咪焕发光彩的秘密武器,鱼油喂养全攻略!你喂对了吗?
万万没想到,你的鱼油可能都白吃了
【科普营养】吃对了脂肪也能减肥?

网址: 科普:鱼油,你吃对了吗? https://m.trfsz.com/newsview116895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