衰老,是每个人避不开的话题,尤其是进入老年阶段后,很多人会发现身体不如从前,走两步就喘、关节咔咔响、记忆力下降,甚至容易摔倒。
而在一项针对300名平均年龄75岁的老年人的研究中,研究人员让他们坚持半年太极拳,结果令人惊喜:平衡力增强,跌倒风险降低,甚至部分人的血压、血糖也有所改善!
太极拳,这项古老的中国传统运动,究竟蕴藏着怎样的健康奥秘?它如何影响人的身体机能?今天,我们就从科学角度,深入剖析太极拳对老年人的健康益处。
人老了,最害怕的事之一就是摔倒。
摔倒会引发骨折,甚至可能导致长期卧床、生活质量下降。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统计,全球每年大约有30%—40%的65岁以上老年人发生过摔倒,其中髋部骨折的死亡率高达20%。
太极拳到底是如何帮助老人“稳住”的呢?
1.训练核心肌群,增强下肢力量太极拳的动作讲究缓慢、均衡、连贯,很多动作需要单腿支撑,比如“金鸡独立”“倒卷肱”等。
这些动作不断锻炼核心肌肉群,增强下肢力量,让腿脚更稳健。
2.提高本体感觉,增强身体协调能力太极拳的慢节奏让练习者时刻保持注意力,感受身体的每一个细微变化。
这种对自身身体位置的感知能力,医学上称为本体感觉。
当本体感觉增强后,大脑能更快速地调整姿势,减少跌倒风险。
3.促进神经系统反应,提升动态平衡能力太极拳的动作并非静态,而是不断地在移动、转换重心,这对大脑与四肢之间的协调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
长期练习,神经系统反应速度提升,即使在日常生活中遇到突发情况,比如被绊了一下,身体也能更快地做出调整,减少跌倒的可能。
一项发表在《临床老年医学杂志》的研究显示,太极拳能降低老年人跌倒风险40%以上,这对老年人的生活质量无疑是一次巨大的提升。
很多人以为,只有跑步、游泳这些“高强度”运动才对心血管健康有益,而太极拳这样“慢悠悠”的运动,似乎只是“活动活动筋骨”。
但事实并非如此。
1.调节自主神经,降低血压太极拳的练习讲求呼吸与动作的结合,长期练习能够刺激副交感神经,让身体进入一种放松状态,血管扩张,血压自然降低。
研究发现,持续练习太极拳6个月,部分高血压患者的收缩压可下降5-10mmHg。
2.促进血液循环,减少心血管负担太极拳的动作柔和,能够促进下肢静脉回流,减少血液淤积,帮助心脏更轻松地完成血液循环,减少心血管疾病的风险。
3.改善胰岛素敏感性,辅助血糖管理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血糖控制至关重要。
一项发表于《糖尿病护理》的研究指出,练习太极拳能够提高胰岛素敏感性,帮助肌肉更好地利用血糖,从而辅助血糖管理。
很多人不知道,太极拳能强身健体,还是“健脑高手”!
1.预防认知退化,降低阿尔茨海默病风险随着年龄增长,许多老年人会出现记忆力下降,甚至患上阿尔茨海默病。
研究表明,太极拳的练习能够刺激大脑海马体(主管记忆的区域),促进神经元的连接,有助于延缓认知衰退。
2.增强注意力和专注力太极拳要求练习者始终专注于动作和呼吸的结合,这种“动中冥想”的过程,能够提升大脑的专注力和反应速度,长期坚持,有助于改善注意力不集中和健忘的问题。
1.选择适合的太极流派太极拳有不同流派,如杨式、陈式、吴式、孙式等。
对于老年人来说,杨式太极拳相对温和,动作舒展,更适合初学者。
2.不要急于求成,循序渐进太极拳讲究慢、稳、松、静,初学者切勿一味追求高难度动作,以免造成膝关节损伤。
3.练习环境要安全老年人练太极时,尽量选择地面平坦、防滑的场地,避免在湿滑的公园或人流密集的地方练习,以防止意外摔倒。
4.结合其他健康管理方式太极拳虽好,但不能代替其他健康管理方式。
老年人还需注意合理饮食、定期体检、保持良好睡眠,形成综合性的健康管理习惯。
半年太极拳,换来稳健步伐、平稳血压、清晰头脑,这对老年人来说,何尝不是一场“逆生长”的奇迹?运动的魅力就在于,它不会立竿见影,但滴水穿石,日积月累,终会带来惊喜。
世界上没有一种灵丹妙药能让人返老还童,但健康的生活方式,才是最好的“长寿配方”。
如果你身边有长辈,不妨鼓励他们尝试太极拳,说不定半年后,他们的身体状态会让你眼前一亮!
健康,从来不是等来的,而是靠自己“打”出来的!
相关知识
55岁到75岁才是人生的黄金年龄段
太极拳 老年人的降压良药
太极拳和健身操对老年人高血压疗效之研究
高龄老人月跑300公里引热议 千尺学堂提示中老年群体健身要量力而行
老年人练太极 减肥又降压
研究:中国劳动者50岁后平均健康工作年限6.87年,延退不宜一刀切
2023年《老年人年龄标准》将发布,超过该年龄的人,被称为老年人
老人年龄划分新标准公布,多少岁算老人?多少岁算长寿老人?
齿龄=寿龄?缺牙者平均寿命缩短11.7年
国人普遍未老先衰 身体状况比年龄平均老8岁
网址: 研究者让300名平均年龄75岁的老人打太极,半年之后,惊喜发生 https://m.trfsz.com/newsview123389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