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尼尔森数据显
示,碳酸饮料市场在经历了连续几年的增长后,首次出现了销售额的下滑,这标志着其市场份额从领先地位滑落至第二。与此同时,即饮茶市场却呈现出强劲的增长势头,在2023年成功占据了市场销售份额的榜首。这一消长变化,无疑给碳酸饮料市场带来了不小的冲击。
我们进一步分析了近五年来的市场数据。从2019年至2023年,碳酸饮料市场的销售份额分别为4%、4%、2%、2%和5%,呈现出一种“过山车”式的发展轨迹。尽管期间有过短暂的增长,但最终还是不可避免地走向了下滑。
自2021年起,碳酸饮料市场的增长势头逐渐减弱,至2023年,其市场份额同比大幅下滑7%,降至5%,失去了领先地位。根据尼尔森的最新数据,2023年7月至2024年6月间,碳酸饮料市场的总规模接近502亿元,但同比却下滑了7%,市场整体呈现收缩趋势。
在这一背景下,汽水巨头们也面临着不小的压力。今年上半年,中国食品行业的营收为135亿元,同比下滑9%,其中汽水品类的收入为77亿元。太古可乐在中国内地市场的汽水收益也下跌了3%。从这些数据可以看出,可口可乐在内地的汽水业务正面临着严峻的挑战。
再来看百事可乐的具体数据,康师傅财报显示,2021至2024年上半年,百事可乐及其它相关业务的营收分别为193亿元、161亿元、155亿元和46亿元,同比增幅则分别为32%、89%、88%和-2%。这些数据揭示,百事可乐在中国市场的增长速度正在放缓,尤其是今年上半年,营收首次出现了下滑。
与此同时,相较于碳酸饮料,更为健康的无糖气泡水也遭遇了销量下滑的困境。在这一市场环境下,元气森林等企业选择直面气泡水的经营压力,通过推出“外星人电解质水”和“自在水”等新品类来寻求突破。
0 可口可乐失去的市场,究竟被谁夺走了?
事实上,“两乐”在中国市场的增速放缓,与大窑、华洋等国货汽水品牌的迅速崛起密不可分。然而,除了本土品牌的竞争之外,可口可乐或许值得将目光投向更广阔的市场领域,例如无糖茶。
根据尼尔森IQ的数据显示,随着碳酸饮料市场的逐步萎缩,无糖茶市场却呈现出迅猛的增长势头。2023年,即饮茶(包括无糖茶)在市场上占据了1%的份额,首次超越碳酸饮料的5%,成为饮料行业的领头羊。同时,尼尔森IQ还指出,即饮茶市场的19%增速中,无糖茶这一细分领域贡献了高达110%的同比增长。由此可见,那些曾经钟爱可口可乐的年轻人,正逐渐被无糖茶所吸引。
从昔日的不温不火,到如今的行业佼佼者,无糖茶在饮品市场的崛起引人瞩目。其背后的推动力,无疑与当今消费者对健康饮食的追求息息相关。随着科信食品与健康信息交流中心去年的一项调查揭示,高达68%的消费者表达了控糖意愿,尤其以年轻人和体重焦虑者群体为甚。这种需求转变,使得无糖茶饮在市场上获得了广泛的认同。
据亿欧智库的调查报告显示,无糖无负担、提神醒脑以及无添加成为消费者选择无糖茶的三大关键因素,其中6%的消费者明确表示,无糖无负担是影响其购买决策的重要因素。这一市场现状不仅吸引了诸如东方树叶等行业领军者的持续投入,更激发了元气森林、果子熟了等新锐品牌的涌现。近期,康师傅、大窑、统一等跨界玩家的加入,更是将这场“千茶大战”推向了新的高潮,进一步推动了无糖茶市场的规模扩张。
相关数据显示,2022年全国无糖茶新上市的单品数仅为93个,而到了2023年这一数字激增至157个,今年4月至7月间的新品数量更是达到了50多个。目前,市面上的无糖茶产品已超过300款,为消费者提供了极为丰富的选择。倘若每位消费者每天尝试一款新的无糖茶,恐怕一年到头也难以尝遍。
经历了多年的“冷遇”后,无糖茶终于迎来了市场的春天;而曾经备受追捧的碳酸饮料,如今却开始逐渐失宠。在这场冰火两重天的市场变革中,以可口可乐为代表的碳酸饮料品牌是否能够扭转乾坤,再次起飞?而无糖茶市场又将会如何应对新的挑战,持续创新?这些问题无疑引发了业内的广泛关注,值得我们共同期待。
相关知识
国产汽水的崛起与碳酸饮料市场的未来
无糖碳酸饮料市场分析报告
碳酸饮料衰落,健康类饮料市场需求旺盛
碳酸饮料行业市场商机洞察分析报告2024版
2019年中国碳酸饮料行业市场现状及发展前景分析 主打健康功能产品仍可再热市场
饮料市场:健康多元成“突围”方向
【茶饮料市场分析】中国茶饮料市场分析 茶饮料市场情况
2024年功能性饮料市场份额分析:全球功能性饮料市场规模将突破1400亿元
中国饮品市场分析
低聚半乳糖市场份额、市场占有率、行业市场研究
网址: 碳酸饮料市场下滑,市场份额被谁夺走? https://m.trfsz.com/newsview123927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