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中国全国两会期间,中国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主任雷海潮在记者会上用7分钟谈“体重管理”,“国家喊你减肥了”等多个相关话题相继冲上社交媒体热搜榜单,与之有关的讨论也从网络空间落地至日常生活中。
杭州“潮新闻”报道,打开社交媒体,大数据自动推送“水泥封嘴”套餐、598元(人民币,下同)包月的低脂餐、包月健身卡、畅游季度卡……杭州线下各大健身房、瑜伽馆、游泳馆等场所迎来顾客高峰,针对体重管理的专项课程备受市民青睐。与此同时,线上健身平台也迅速崛起,许多网民通过直播课程、在线教练指导等方式在家中进行锻炼。
“先是把运动所需要的运动鞋和套装配置齐全,然后在APP里的智能减脂计划上记录体重、看推荐食谱。”杭州市民李先生说,他身边许多同事都一步到位充了APP年卡,还买了不少便携式健身器械。“我有个同事的体重指数(BMI)快到了超重临界值,为预防肥胖,就在家里‘云健身’跟炼。”
据京东消费及产业发展研究院最新发布的《每周消费观察调研报告》显示,“体重管理”在京东的关联搜索量同比增长2.3倍,其中,体脂秤、黑咖啡、益生菌等成为关联热搜商品。在健身品类中,“小而美”的健身装备走红,药球销量暴增9.6倍、筋膜球销量增长5.1倍,便携式居家器械如律动机、拉力器也广受欢迎,消费者健身需求向碎片化、居家化方向发展。
当地时间早上7时,杭州滨江区低卡实验室的厨房已亮起灯光。“00后”创业人林可欣正和团队一起准备当天的“控卡套餐”——香煎鸡胸肉配羽衣甘蓝、杂粮饭团搭牛油果酱,每份精确标注328大卡。
“我们现在每天要准备200多份控卡餐,西蓝花和羽衣甘蓝的进货量是去年的三倍。”她抹了把汗说道,这家开在写字楼群中的轻食店,如今已成为周边白领的“减肥食堂”。招牌产品“358大卡套餐”包含香煎龙利鱼、杂粮饭和油醋汁沙拉,定价38元,日均销量超过150份。
大陆央视报道,最近,“体重管理”的风吹也进了中国高校,并迅速风靡。
一到饭点,北京科技大学食堂的这个小窗口前就排起了长长的队伍,学生们排队打的是食堂最新上线的减脂餐。紫米饭、带鱼、绿豆芽,再配上一碗酸奶,简简单单,却人气十足。这是学校食堂参考中国国家卫健委2024年版《成人肥胖食养指南》推出的减脂套餐。
高校不仅“上新”了健康减脂餐,有些学校还在“迈开腿”上下功夫。在上海理工大学,就有一门《健康减脂》课,一开课就有上千人报名,有学生通过这门课成功瘦身70斤。
从火爆减脂餐到被秒抢的减脂课。如今,越来越多的学校把体重管理融入教学活动。在山东师范大学的体育课上,还出现了彩带舞、艺术体操、健身鼓等等,体育课玩出了新花样;而云南为了鼓励大学生动起来,多所高校将给每年体质健康测试80分以上的毕业生颁发“身体倍儿棒”证书。
相关知识
“体重管理”带火“瘦身经济”,“新经济引擎”来了吗?
16万亿,大健康产业将成为中国经济增长新引擎!
把健康产业打造成为经济转型升级新引擎
银发经济引领万亿级消费:老年功能食品市场
消费金融公司点燃经济引擎
财经观丨规范消费金融,做强消费引擎
撬动千亿、万亿级市场!多个经济增长极显现
健康消费新蓝海:3万亿市场蓄势待发,科技如何重塑健康管理?
健康消费成为“双11”增长新引擎
以旧换新启动绿色消费新引擎
网址: 万亿级“瘦身消费”塑造经济新引擎 https://m.trfsz.com/newsview124591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