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语说:饭后百步走,活到九十九。
世界卫生组织也指出:步行是世界上最好的运动。
据美国《自然》杂志报道称,60岁以上的人,一周三天,每次步行45 分钟以上,可以预防老年痴呆。 《新英格兰医学期刊》的一篇报道称,一周步行三小时以上,可以降低心血管疾病的风险。慢走是一种老少皆宜的运动方式,简单方便,无需任何投入,十分经济环保,人体在走路时,全身60%~70%的肌肉都参与了活动,不仅能减脂,还能增强体质,对我们的健康十分有益。
作为世卫组织推荐的老少适宜的运动,还有哪些好处呢?
1.改善情绪
慢走过程中,在呼吸新鲜空气的同时,还可以边走边欣赏美景,对于情绪调节十分有益。经常进行慢走,可以提高神经系统的兴奋性,抑制低落情绪。
所以没事的时候,可以去公园、楼下散散心呀~
2.消除疲劳
步行是一种静中有动、动中有静的健身方式,慢走过程中,大脑思维活动变得清晰、灵活,可有效消除脑力疲劳,提高学习和工作效率。
3.促进消化
饭后慢走有助于消化,促进胃肠有规律的蠕动,对肠胃很有好处,还能增加食欲,此外对于改善习惯性便秘有很好的效果。
4.增强体质
在慢走的过程中,我们的心、肝、肾等都得到锻炼,对于身体各组织也起到强健作用,如果我们能长久坚持,对身体各器官以及代谢系统都会有所改善,非常有益健康,增强体质。
此外,对于小孩来说,多走路能让骨骼的运动量加大,促进身体快速发育。中老年人群,可以帮助减少骨质疏松的可能性,保持骨骼的强度。
5.消耗脂肪
长期科学地坚持行走锻炼,可以燃烧脂肪,减少体内脂肪的囤积,尤其适合体脂率较高的人群进行前期的减脂训练。
这是因为,慢走是一项比较平缓的运动,对心肺的的要求没有那么高,而且慢走不那么容易累,更容易坚持,相比于其他运动要温和很多,更加适合不能做高强度运动的人群。
慢走虽好,有什么注意事项呢?
1.运动环境
慢走可以随时进行,但是慢走的时间和空间最好选择氧含量高的时候和地点,以起到更好的锻炼和保健效果。
不同的环境,步行的体验感不同,乐趣也会不同哦。如今秋高气爽,周末可以约上朋友带上家人,去户外尝试在不同的环境下步行,会欣赏到不同风景。
2.选择合适的装备
康康建议出门前,选择一双舒适或者鞋底较软、较厚的运动鞋,避免不合适的鞋带来的不适感。
秋冬季节到来,外出步行的时候要关注天气情况,我们需要根据天气温度增减衣物。
3.注意运动时间
饭后不宜立马进行散步,康康建议饭后半小时到1小时再开始慢走,此外,慢走的过程中,可适当补充水分。
运动结束后,不要立即进食,要休息30分钟左右,等心跳真正达到平缓的时候,再进食。
如果想通过慢走达到减肥的效果要坚持40分钟到1个小时。
4.保持正确的走路姿势
走路无小事,千万别忽视走姿,保持正确的走路姿势,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拍摄动作)
01.走路时,站直,收腹提臀,不要耸肩,抬起下巴,眼睛平视前方。 02.脖子要“正”,走路过程中头颈保持平衡,不要前后左右摆动。 03.手肘轻松地弯曲90度,靠近身体来回摆动;每跨出一步,先脚跟,再脚掌,然后脚尖着地。 04.迈步的过程,轻抬腿迈出脚,不要全部用腿发力,如果全靠腿用力,那么腿就会走得越来越粗,还容易疲劳酸痛。此外,对于没有锻炼习惯的人或者是腿脚不灵活的人而言,先适应慢走之后,再逐渐加快速度。
慢走虽好,但下面这几类人群,选择慢走时要格外注意:
01.有胃部疾病或者胃部敏感的人群,饭后散步容易导致腹部不适,甚至会出现头晕呕吐的现象,因此,建议不要经常饭后散步。 02.糖尿病患者,吃饭后,血糖易升高,这类人群更是要慎重进行运动,康康建议可以选择在早晨进行适当的锻炼。 03.如果家中有体质弱的老人,步行的时候要尽量走平路或缓坡,最好有人陪伴。慢走虽好处很多,但是要重在坚持。如果三天打鱼两天晒网,或每天只走几分钟,那么可能对身心改善效果并不理想。
每天坚持日行万步,秋冬一起走出健康。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