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 > 水盐代谢.ppt

水盐代谢.ppt

《水盐代谢.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水盐代谢.ppt(69页珍藏版)》请在点石文库上搜索。

1、第二十章 水盐代谢与酸碱平衡,(water-electrolyte metabolism and acid-base balance),水、无机盐、有机物 内环境稳定 物质代谢正常进行 生理功能正常发挥,体 液,本章主要内容,水和无机盐的生理功能 体液的含量和分布 体液平衡和调节 水盐代谢紊乱 酸碱平衡,目的要求: 1、掌握:体液平衡与调节、酸碱平衡的调节; 2、熟悉:体液的含量和分布特点; 3、了解:水盐代谢紊乱、酸碱平衡失调类型 和生化指标 。,一、水的生理功能 1、构成组织和体液的重要成分; 2、调节和维持体温; 3、参与物质代谢和运输; 4、润滑作用。,第一节 水和无机盐的生理功能,二

2、、无机盐的生理功能 1、构成组织与体液的成分; 2、维持体液酸碱平衡与渗透压平衡; 3、维持神经、肌肉的应激性; 4、影响酶的活性; 5、参与构成体内有特殊功能的化合物。,血K+或碱中毒、血Ca2+: 神经肌肉应激性手足抽搐; 血K+、血Ca2+: 神经肌肉应激性四肢肌肉软弱无力。,K+:抑制心肌兴奋性和自律性,心率缓慢、 心律不齐, 严重时心脏停跳在舒张期; K+:心肌兴奋性和自律性增加,心率紊乱, 心律失常,严重时心脏停跳在收缩期; ; Na+和Ca2+有拮抗K+作用; Na+,心肌兴奋性;Ca2+ ,心肌收缩力 。,第二节 体液的含量与分布,一、人体水的含量与分布,二、体液电解质的含量和

3、分布特点, 各种体液中电解质的含量:,3、细胞内外液的渗透压相等;, 特点:,1、阴阳离子总量相等,溶液呈电中性;,2、细胞内外液电解质的分布悬殊;,4、细胞外液中,血浆和细胞间液的蛋白质含量 相差极大,其它电解质含量大致相同。,第三节 体液平衡及其调节,一、水代谢 (一)体内水的来源和去路,饮水1200ml,代谢水300ml,食物含水1000ml,肾脏排出1500ml,呼吸蒸发350ml,肠道排出150ml,皮肤散失500ml,水 2500ml,每天最低尿量:500ml/day(将固体代谢物溶解的最低液量);,每天最低需水量:1500 ml/day (最低尿量、肺、皮肤、粪便)。,临床上对不

4、能饮食的病人,日补液量约为20002500ml;,(二)体液的交换 1、血浆与细胞间液之间的体液交换; 2、细胞间液与细胞内液之间的体液交换。,血浆与细胞间液之间的体液交换,交换部位毛细血管壁(半透膜),毛细血管内外液体交换,血压 血浆有效胶体渗透压,H2O,毛细血管壁内外体液交换的意义,维持血浆与细胞间液容量和渗透压的平衡 有利于组织细胞和血浆之间进行物质交换,细胞间液与细胞内液之间的交换 细胞膜半透膜,蛋白质,Glc、AA、尿酸、水、CO2、O2、Cl-、HCO-,小分子(如尿酸、H2O、CO2、Cl、HCO3-),大分子(如Pr),无机离子,水分总是从晶体渗透压低的一侧向高的一侧移动,(

5、取决于晶体渗透压的高低),钠泵,体液交换,二、无机盐代谢,与酸碱平衡关系,检查尿液中NaCl含量变化,可以帮助判断患者是否为:,钙和磷代谢,(1)血钙:血浆钙,血钙与血磷,发挥生理作用 的形式,碱中毒 血Ca2+ 神经肌肉兴奋性 出现抽搐现象,(2)血磷:血浆中的无机磷酸盐。 以HPO42-、 H2PO4- 形式存在 0.971.61mmol/L,() 钙磷溶度积(Ksp)对骨代谢的影响 KspCa P = 2.53.5,Ksp 3.5:钙磷以骨盐形式沉积在骨组织中利于成骨作用,Ksp 2.5:影响骨组织钙化及成骨作用甚至促使骨盐溶解 佝偻病或骨软化症 (骨质疏松),钙磷代谢的调节 (1)1,

6、25(OH)2维生素D3 ; (2)甲状旁腺素; (3)降钙素。,三、体液平衡调节,(一)神经系统的调节,失水过多 进食过多的食盐 细胞外液晶体渗透压 丘脑下部渗压感受器 大脑皮质兴奋 口渴感 饮水,体液平衡的神经系统调节,(二)激素调节 1、抗利尿激素的调节 2、醛固酮的调节 3、心钠素的调节,抗利尿激素(ADH)的调节,(加压素),下丘脑视上核神经细胞(分泌),神经垂体(贮存),血液,远曲小管、集合管对水重吸收,排尿量,作用:,1、渗透压感受器的调节,2、血容量感受器的调节,3、血压传感器的调节,醛固酮的调节,(盐皮质激素),作用:,1、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调节,2、血K+、血Na+的调节,

7、心钠素(ANP)的调节,作用:,水和钠代谢紊乱, 血浆胶体渗透压 静脉内压 激素灭活作用,第四节 水盐代谢紊乱,一、水、钠代谢紊乱,机体内水、钠缺失,引 起细胞外液容量严重减少,水肿,脱水,脱 水 类 型,二、钾代谢紊乱,血浆钾正常浓度值:3.55.5mmol/L 血钾5.5mmol/L:高血钾 血钾3.5mmol/L:低血钾,高 血 钾 和 低 血 钾,静脉补钾的“四不宜”原则 1、不宜过早,见尿补钾; 2、不宜过量,日补给量4g; 3、不宜过浓,一般为0.3%浓度; 4、不宜过快,一般每分钟1520滴 ,1天量需 68小时以上滴完。 注:避免治疗低血钾时造成高血钾; 严禁静脉推注。,一、体

8、内酸、碱性物质的来源,类型及来源,挥发性酸,H2CO3,CO2,H2O,CO2,CO2,CO2,固定酸,H2SO4 H3PO4 尿酸 甘油酸 乳酸 丙酮酸 酮体 三羧酸 醋酸 酒石酸,体内物质代谢产生,物质代谢产生或消化道摄入,第五节 酸碱平衡,(一)酸性物质的来源,1.蔬菜、瓜果中的有机酸盐; 柠檬酸盐 苹果酸盐,柠檬酸或苹果酸根继续被氧化分解,Na+(K+),NaHCO3 或 KHCO3 (碱性物质),(二)碱性物质的来源,2.药物或或食物含的小苏打(NaHCO3);,HCO3-,二、体内酸碱平衡的调节,(一)血液缓冲系统的调节,、血液缓冲系统的组成,正常人血浆pH7.4,主要依赖碳酸氢盐

9、缓冲系统调节 血浆NaHCO3=24mmol/L;H2CO3=1.2mmol/L,只要血浆NaHCO3与H2CO3比值保持在20/1,血浆pH值就可以维持不变。, 对固定酸的缓冲作用(主要由血浆NaHCO3缓冲),CO2 + H2O,血浆中NaHCO3含量高,是血浆中缓冲固定酸的主要成份,称为抗酸成份,其含量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机体对固定酸的缓冲能力, 故习惯上将血浆NaHCO3称为碱储(备); 碱储量用血浆二氧化碳结合力(CO2-CP)来表示。,2、血液缓冲系统的作用,*,对酸的缓冲作用,血液流经组织,CO2,Cl-,血浆,Cl-,红细胞,红细胞,肺泡, 对挥发性酸的缓冲作用,组织 CO2,H

10、CO3-,HCO3-,Cl- (氯转移*),血液流经肺部,HHb,KHbO2,CO2,+,+,K,+, 对碱的缓冲作用(主要由H2CO3来缓冲),(二)肺对酸碱平衡的调节,通过呼吸运动控制肺脏对CO2的排出量,影响血 浆中H2CO3; 肺脏CO2的排出量受呼吸中枢的控制; 呼吸中枢对血浆pH值和PCO2极为敏感: H2CO3 血浆pH值 ,PCO2 呼吸深快; H2CO3 血浆pH值 ,PCO2 呼吸浅慢。,(三)肾脏对酸碱平衡的调节,、排出固定酸和重吸收NaHCO3,1、直接排出NaHCO3,影响血浆NaHCO3,维持血浆pH值。,H+-Na+交换 碳酸氢盐重吸收,通过H+-Na+交换方式,

11、将肾小球滤出的NaHCO3几乎全部重吸收回到血液。,(2) 磷酸氢盐的酸化(尿液酸化),通过H+-Na+交换,NaHCO3几乎全 部被重吸收回到血液,磷酸氢盐缓冲系统中Na2HPO4几乎全部被酸化成NaH2PO4,固定酸随终尿排出,尿液酸度增大。,2、NH4+-Na+交换,通过NH4+-Na+交换,可将肾小管腔液的强酸 盐中Na+换回,重新生成NaHCO3回到血液,强酸 根以铵盐形式排出体外,可避免终尿产生强酸对 肾组织的损害,提高肾脏排H+能力。,(铵盐),谷氨酰胺、氨基酸,3、K+-Na+交换,(H+-Na+交换受血浆K+浓度制约),高血钾,H+-Na+交换,K+-Na+交换,酸中毒,低血

12、钾,K+-Na+交换,H+-Na+交换,碱中毒,(K+-Na+交换与H+-Na+交换相互间有竞争作用),低血钾 碱中毒 高血钾 酸中毒,酸中毒和碱中毒对钾分布的影响,(一)酸碱平衡失调的基本类型,血浆pH=7.357.45 二氧化碳分压 (PCO2) 血浆二氧化碳结合力(CO2-CP) 标准碳酸氢盐(S.B.)与实际碳酸氢盐A.B.) 碱过剩(B.E.)与碱不足(B.D.) 缓冲碱(B.B.),类型,CO2-CP,S.B. A.B.,PCO2,B.E. B.D.,B.B.,(二)酸碱平衡失调的生化指标,三、酸碱平衡紊乱,谢 谢 !!,血浆二氧化碳结合力(CO2-CP) 1、定义:一般是指在25

13、、二氧化碳分压约为5.3kPa 时,每升血浆所能结合的CO2毫摩尔数。 2、正常值:2231mmol/L(或5070ml%) 3、意义:代谢性酸中毒 代谢性碱中毒 呼吸性酸中毒 呼吸性碱中毒,标准碳酸氢盐(S.B.)与实际碳酸氢盐(A.B.) 、标准碳酸氢盐(S.B.) 定义:是在隔绝空气条件下,在37、二氧化碳 分压约为5.3kPa时、血红蛋白氧饱和度为 100%时,测得血浆中的HCO3-含量。 正常值:2226mmol/L,平均为24mmol/L。 、实际碳酸氢盐(A.B.) 定义:是在隔绝空气条件下,取血分离血浆,测 定血浆HCO3-的实际含量。 正常值: A.B.= S.B. 、临床意

14、义 A.B. S.B. 呼吸性酸中毒 A.B. S.B. 呼吸性碱中毒 A.B.= S.B. 正常值 代谢性酸中毒 A.B.= S.B. 正常值 代谢性碱中毒,二氧化碳分压 (PCO2) 1、定义:是指动脉血或血浆中物理溶解的CO2分子 所产生的压力。 2、正常值:4.85.9kPa,平均值为5.3kPa 3、临床意义:呼吸性酸中毒时6kPa 呼吸性碱中毒时4.7kPa 代谢性酸或碱中毒,改变不明显,碱过剩(B.E.)与碱不足(B.D.) 1、定义:是在Hb饱和度为100%、二氧化碳分压约为 5.3kPa和37的标准状态下用酸或碱滴定 血浆,使pH值达到7.4时所需的酸或碱的 量。如果需用酸滴

15、定才能达到pH7.4,称 为碱过剩,用B.E.为正值表示;如果需用 碱滴定才能达到pH值为7.4,称为碱不足, 用B.E.为负值表示。 2、正常值:B.E.为03mmol/L 3、临床意义:代谢性酸中毒 B.E.为负值 代谢性碱中毒 B.E.为正值,缓冲碱(B.B) 1、定义:全血缓冲碱是指血液中全部具有缓冲作用 的碱性物质的总和,包括血浆和红细胞中 的碳酸氢盐、磷酸氢盐、血红蛋白和血浆 蛋白。 血浆缓冲碱包括碳酸氢盐、血浆蛋白和磷酸氢盐。 2、正常值:全血4555mmol/L 血浆42mmol/L 3、临床意义:与HCO3-相似 代谢性酸中毒 B.B 代谢性碱中毒 B.B,代偿型 轻重及调节程度 失代偿型,

相关知识

水盐代谢.ppt
《水盐代谢》PPT课件(I)
水盐代谢和酸碱平衡PPT课件
水盐代谢
3.代谢与代谢的调控医学PPT课件.ppt
提高新陈代谢的7个方法.ppt
人体内能量代谢.ppt
能量代谢 PPT课件
生物化学ppt第五章糖代谢.ppt
《代谢调控》课件.ppt

网址: 水盐代谢.ppt https://m.trfsz.com/newsview132618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