衰老是正常人生必经阶段,顺其自然最好,但总有一些行为和疾病让衰老速度快起来,寿命短了一截,其中就有湿气的参与和干扰——湿气的尽头是早衰。
湿气是中医“特色疾病”,现代医学找不到,从病症分析可归为“亚健康”,也就是生化指标、体检结果显示正常,但人总是感觉不对劲,浑身不舒坦,伴有萎靡、疲乏、面色差、食欲低、排泄异常等问题。
湿气有许多不同解释,从本质上看,它是身体“废水”,淤积体内不排走,在五脏六腑捣乱,成为人体累赘。湿气有5个特点:
1、内外勾结,来源上有外湿、内湿两类,外湿是外部环境入侵体内,内湿是脏腑自产的,它们很喜欢相互支持,给身体添乱。
2、深浅不一,湿气在不同的身体郁积程度不同,浅的如“毛毛雨”打湿地面,简单发散可除;深得像“倾盆大雨”浸润土地,需要综合施策排解。
3、寒热夹杂,湿气一年四季都有,夏秋季一般表现为湿热、湿毒,症见舌苔黄、小便黄,皮肤油腻,汗不停,精神差;冬春季表现为湿寒,症见舌苔白、水肿、关节痛、四肢冰凉等。
4、重浊黏腻,湿气是水浊,往低处流,堆积在关节、下肢、脚部等,喜欢和身体纠缠不清,让人“湿重如裹”,头重、四肢重,各种黏黏糊糊不爽。
5、辨证施治,湿气通常在五脏六腑流传沉积,对应上、中、下三焦,各有治法、药方、药材,错治、乱治不仅达不到祛湿效果,还会让湿气更顽固。
湿气为什么不能像湿衣服那样“晾干”、“烘干”?因为它仗着几个脏器“撑腰”:
最主要和根源是脾,脾运化、升清、统血失常,就会生湿,湿生瘀,瘀化痰,痰成堵;“帮凶”有肺、肾、胃,肺虚、肾亏、胃弱均会为湿气创造条件;再加上肝的“添乱”,肝遇水浊会变成“湿热”、“湿寒”,令人头痛。
湿气是总体下沉的,但有的在体内乱窜,从外表很容易能看出来:
当湿气上头面——头发油腻,脸部黏腻,黄褐斑、脱发或头发枯黄失荣;
当湿气犯皮肤——面上长痘,前胸后背有疹斑、荨麻疹,皮肤经常痒,很容易老化、粗糙;
当湿气在肌肉——身体困重,关节疼痛,眼袋下垂,肚子虚胖,外表看起来衰老松弛;
当湿气侵肺——咳、痰不断,嗓子发沉,睡觉打呼噜、流涎水,经常呼吸不畅;
当湿气犯胃——食欲差、胃胀,消化不良,口气臭、恶心;
当湿沉大肠——大便溏烂、粘马桶,肚子排不干净,屁多屁臭,或有痔疮;
当湿蒙清窍——头昏脑涨,整天没有精神,失眠,睡眠差,易惊醒,记忆力和注意力差。
湿气的影响是全方位、多方面的,让人无论是容貌、形象都显老,实际也在加速衰老,器官小毛病不断,衰退严重。长期如此,必然就是生命时钟拨快了。
第一阶段:湿在皮肤表面,问题与肺相呼应,脱发、脸上长斑,皮肤长痘,有湿疹、脚气,油腻形象十分明显。
可用两个办法调理:一是改善生活习惯,从戒烟酒、不熬夜等做起,改进饮食习惯,戒重油重盐重辣等;二是积极坚持适度锻炼,加快湿气排出,也可视为增强免疫力。
此阶段不建议直接用中药调理,非要用药,可按“辛味化湿”的思路,用防风、荆芥、藿香等辛散芳香药。
第二阶段:湿在肌肉,问题与脾相呼应,经常体虚乏力,酸困重滞,容易累,精神不振,浑身没力气,外表苍老。
可用苦味燥湿的药物调理,如苍术、威灵仙、龙胆草、柴胡等,最经典的是白术、陈皮,化脾胃之湿,且理气健胃。
第三阶段:湿在骨骼,问题与肾相呼应,出现各种关节肿痛、风湿症状,有骨关节劳损等问题,雨天、气温下降表现很明显,或痛风加剧。
调理有两个思路:一是淡味利湿,用茯苓、薏米等,打通水路,开闸放水,快速减湿,但治不了本;二是羌活、川芎、升麻、神曲、、鸡矢藤、泽泻等祛湿,行气活血,疏通肠道。
第四阶段:湿在全身,入脏腑、犯经络,沉疴已久,有妇科炎症、体型萎缩、便秘、多痰、结节等问题。
调理可考虑温阳胜湿,然后补脾调肾,先用附子、干姜、桂枝等温阳药,后用苍术、厚朴、陈皮、香附、当归、黄芪等补脾行气益肾药。
另外,中医还有拔罐、艾灸、按摩等方法,可综合运用。
赶走湿气,关键要辨证施治,湿气所处阶段要找准,用药精当准确,往往几味药搭配、一至两周就能见效,基本不需大药方,但需遵医嘱用药。
相关知识
体内湿气重要如何调理?湿气重吃什么好?
除湿气吃什么体内湿气重怎么去除健康说一说
体内湿气大的症状 湿气重如何祛湿
气虚寒湿体质如何调理
8个坏习惯加重体内湿气,何为湿气?又该如何排湿?
为什么中医总说你“湿气重”?湿邪不去,吃再多的补品都没用!
8个坏习惯加重体内湿气,何为湿气?又该如何去湿?
体内有湿气的13种表现,中医说:湿气不除,后患无穷!
气虚痰湿体质应该如何调理呢
中老年人为什么要坚持除湿气?夏天想要除湿气,请戒掉4件事
网址: 为什么说“湿气的尽头是早衰”?湿气有4个阶段,如何调理? https://m.trfsz.com/newsview136337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