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 > 夺得健美冠军的医生走红:42天内成功减重近50斤,门诊预约火爆

夺得健美冠军的医生走红:42天内成功减重近50斤,门诊预约火爆

2月10号,记者来到武汉大学中南医院肝胆胰外科的肥胖症与代谢病外科中心,见到了医生吴天根。他穿着运动裤和运动鞋,白大褂下显得特别精神,走路也是风风火火的。健美比赛结束后,他的身材依然保持得挺不错。自从他火起来之后,门诊号一开就是秒完,还有出版社找上门来邀请他合作。现在,他正在熬夜赶着做关于减肥、控糖等内容的科普漫画呢。

在2025年1月举行的“天睿杯”DWOWS健美健身新人系列赛上,唯一的医生选手吴天根一口气拿下了四项冠军。作为三甲医院的医生,竟能与全国健美冠军形成如此鲜明的对比,这让他迅速吸引了全国网友的目光。而他在短短42天内减掉近50斤的事迹,也成为了一时佳话。

同事们私下里叫吴天根“超人吴”,这家伙忙着接诊、搞科研、带团队和做科普,居然还能坚持高强度锻炼。今年5月,他准备再上阵参加健美比赛,想弥补上次“腹肌雕刻不够”的遗憾。工作一结束,他还带着医院一百多位医务人员一起减脂。这小子就连上厕所的时候,还得回复微信上几百位患者发来的消息,真是忙得不可开交。

作为医院体重管理中心的减重外科医生,他提醒大家,肥胖的危害可一定不能忽视哦,得早点就医和采取干预措施。对于手术减重这种方法,也没必要过于害怕,要相信它的效果。

请提供具体的对话内容,我将帮您进行改写。

吴天根。图长江日报

【1】走红之后打算进军自媒体,正熬夜创作科普漫画呢。

九派新闻:你火了之后,有觉得生活有什么变吧?

吴天根:说实话,我觉得影响不大。热度高对我来讲,不过是我工作的一部分。除了宣传和科普,科研还有临床转化也是我很重要的工作内容。

九派新闻:现在来看病的患者是不是增加了呀?

吴天根:一般我们挂个号就5分钟一个,现在一天30多个号转眼就没了。现在看(10号),周五(14号)的号已经差不多预约满了。

其实,讲真,5分钟一个号确实有点短。我在看病的时候,蛮重视跟患者的沟通,有时候聊得长了要半小时。可要是一个号定到30分钟,那我一天就只能看6个病人,那样也有点受不了。所以,有时我就延长一下坐诊时间,把所有号全看完再下班。

九派新闻:您还会继续参加健美比赛吗?

吴天根:当然还会再来一次,补上上次的遗憾。我对自己要求特别严格,上次备赛的42天没能让我状态达到最佳,像“腹肌雕刻得不够好”。跟那些沉淀了很久的选手比起来,我上台的时候有点尴尬。

这回我时间充足,可以全力以赴,确保能看到自己最好的状态。等这场比赛结束,我就不会再继续了。对我而言,医生的工作才是主业,我得把更多的精力放在这方面。

九派新闻:您认为自己所学专业在备赛过程中有哪些独特的优势呢?

吴天根:我从小就锻炼,身体素质相当好。另外,我还是个减重科医生,对于人体的运作和运动原理都很了解,这可算是我的强项了。

比如说,我对吃的这些事儿还挺有研究的,其实也就那些,营养素、糖、脂肪、蛋白质、膳食纤维和微量元素。对我自己的身体情况,比如哪种反应是啥原因,我都能明白得比别人清楚。要是我感觉压力大了,我就会赶紧调节一下,别让它积压上去。

健美比赛属于竞技体育,从医学角度来看,备赛其实并不是那么健康。说白了,所有运动只要是竞技,就得追求极致。追求极致难免会破坏身体的平衡,确实会有点伤身体。不过,能够做到这种极致付出的可不多,所以我对那些健美和健身的运动员更是佩服得五体投地。

吴天根正在进行训练中。图受访者提供

九派新闻:我看您似乎新开了抖音号,打算搞自媒体啦?

吴天根:其实我这个号早就注册了,只是最近才开始逐步发一些生活类的视频。目前正在准备科普内容,打算慢慢做一些科普教学。之前我感觉得把自己的专业知识打磨得更扎实,更多精力放在研究上。现在想法变了,觉得在自媒体这个时代,得让更多人认识我,才能让我说的话被大家看到,这样才能把我的专业知识传递给更多的朋友。

我觉得现在关于健康和减肥这块的科普还是有待加强的。像是如何挑选和识别代糖产品,以及面对复杂的食品环境,我们都得有更多的了解。这些知识对咱们大家来说真的是很关键。

最近确实在忙着写科普书籍,进展还不错呢!把一些复杂的科学知识用通俗易懂的方式表达出来,是件挺有意思的事。希望能给大家带来帮助,让更多人了解科学、喜欢科学!

吴天根:我打算把市面上关于减肥和控糖的相关内容整理一下,再结合我自己的实践经验,给大家用简单易懂的漫画形式呈现出来。

目前进展有点慢,毕竟工作忙,晚上只能挤点时间来写。要想写出原创的内容,可得看很多书,反复琢磨,才能捣鼓出几百字。这是我第一次弄书,字数要求比较严格,所以得花不少心思。前几天差不多每晚都写到两三点,眼睛嗓的都红了。我估计几个月后能搞定,争取今年能和大家见面。

九派新闻:除了帮助患者减掉体重,您还在帮助医生减重,效果怎么样呢?

吴天根:我那会儿在医学院的时候搞了个跆拳道协会,后来工作后又办了搏击协会。医院里差不多有一百多位医务人员跟着我一起运动,大家还会在群里打卡呢,有人居然在27天里减了8斤!

我这观察到啊,好多医务人员都处在亚健康状态。原因嘛,不外乎饮食和作息都不规律,加上工作压力大,无间断的高强度工作和精神压力也让人难以承受。说实在的,很多人对医生的印象就是“秃头”,这也是没办法的事儿。

减肥啊,最难的其实就是保持健康、可持续。想要治病,得先把那个心病给治好了。

九派新闻:减重医生问诊时都问些什么呢?

吴天根说:我在看病的时候,先不急着去关注病的根本,而是想要先了解病人的身体状况和过往经历。比如,问问他怎么变胖的,尝试过哪些减肥方式,现在情绪怎样,睡眠好不好,激素水平稳不稳。这些弄清楚了,再来讨论下一步该咋办。

跟患者聊透了,我就明白他目前的困扰在哪里,接下来就得根据他的具体情况来制定方案。比如,可能会给他安排饮食计划、减压策略,或者考虑用药治疗、手术之类的。

九派新闻:去找减重科医生和健身教练减重,主要有啥不同呢?减重科医生一般会从医学角度出发,可能会针对一些潜在的健康问题进行评估,结合个人的身体状况来制定个性化的方案。而健身教练则主要关注运动和锻炼,帮助你制定合适的训练计划和饮食建议,更注重体能提升和塑形。总的看的话,医生偏重于健康管理,教练则更侧重于运动方案,二者的侧重点不太一样。

吴天根说,健身教练提供的运动和生活干预其实只是医学领域的一部分。医生考虑的就多了,比如说医生不仅能提供运动和饮食的建议,还能进行药物和手术的干预,咱们称之为“海陆空”三项。还有情绪的调节、睡眠的管理,这些可都是医生的专长啊。

九派新闻:您现在手头的病人有多少呢?有没有成功减重的案例可以分享一下?

吴天根:我微信里现在就有好几百个病人。你知道嘛,连去卫生间的那点儿碎片时间,我都得花来回复他们的消息。为了沟通顺畅,每个来看我的病人我都会加微信,至少在我有空的时候,尽量一一回复。要是将来病人多了,我也打算培养一个团队,和我一起为患者服务。

我们接触到的病人一般都是体重挺重的,那些减肥没啥效果的朋友。说到治疗效果,手术的成果那可是相当明显的,比如有的患者术后能减掉两百多斤。切胃手术虽然听着有点儿可怕,但实际上这是一项有效且伤害不大的手术。它有助于让你的胃变小,减少你感到饿的感觉。

我觉得减重最难的地方就是控制饮食和坚持锻炼。每天面对美食的诱惑,真的得有很大的毅力才能抵挡住。而且要长时间保持运动的习惯,也不是件容易的事。有时候心情不好,动不动就想吃点好吃的,真是挺挑战自我的。

吴天根说:“最大的难点就是‘长期、健康、可持续’。咱们减重代谢外科的终极目标不是单纯的减重,而是要实现健康。像网上流行的轻断食、16+8饮食法、生酮高蛋白之类的方案,实际上并不是常规的办法,真有点难一辈子都这么过。一旦中断,反弹就来了,吃药也是同样的道理。”

这一年减肥药火得不行,但前边也得提个醒,这东西也不是没风险的。比如个体差异,每个人对药物的反应可不一样,有些人还可能有并发症呢。最主要的,咱们迟早得停药,要是停了又复胖,心态可就变了。治病救人,先得把心态摆正,得治好心病才行。

九派新闻:减重的“心病”其实是指对体重和身材的过分关注。很多人在减肥过程中,常常会因为达不到理想效果而焦虑、失落,甚至产生自卑的情绪。这种心理负担不仅影响了减肥的效果,有时候还会导致不健康的饮食习惯或者过度节食。从根本上说,减重不仅是一场身体的挑战,更是心理上的一场攻坚战。保持良好的心态,才能真正做到健康减重。

吴天根:减肥的方案其实脑袋里一闪而过就能找到,但为啥大家还是瘦不下来,这就让人琢磨了。

在看病的时候,得留意这人心理有没有啥问题。其实,心理障碍可比身体问题严重多了。现在社会上,焦虑、抑郁、失眠的人可真不少,很多人胖乎乎的,背后都是心理因素在作怪。

如今看病的时候,咱们常常会忽略了人文和精神层面的那些事儿,其实那些看不见的东西,才是真正重要的,还能对咱们的身体健康造成很大威胁。

九派新闻:您是咋有效地帮患者减肥的呢?

吴天根:其实就是得因人而异,给每个患者量身定制方案。饮食方面,我主张逐步推进,不能一开始就给患者制定严格的早中晚餐。而是先从早餐入手,做到极致,再慢慢进行下一步,逐步更新饮食习惯。这可不是一两天就能搞定的事儿。

九派新闻:作为一名医生,您觉得应该咋样给大家普及健康知识呢?

吴天根:最近的指南指出,肥胖症如今成了一个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居我国第六大致死和致残的主要风险因素。不过,有不少人依旧没意识到它的危害,也对科学减重缺乏足够的了解。

因为肥胖其实会引发一系列代谢综合征,可能引起一些严重后果,比如心脏病、脑中风甚至猝死。你仔细观察一下,那些生活得长长久久的老年人,胖的还真不多见。

想要科学减肥,得找专业的人来指导和给建议。有些网上博主说“减肥应该怎么吃、怎么练”的视频挺多的,我觉得有些话说得不太全面。听过一句话吧,“抛开药物剂量,谈药物毒性是耍流氓”,那我也来一句,抛开食物摄入总量去说这个食物能不能让你胖或瘦,也是在耍流氓。实际上,只要你吃得多于消耗,肯定就会发胖。

做科普得有个基础,那就是得给人们建立一个健康的体系。首先得让大家明白,减重的基础在于激素的正常、睡眠要充足、情绪得愉快,接着再去控制合适的热量缺口。否则,这事根本没法长期坚持。用那些短平快的方法,通常都会引发复胖,真心不靠谱。

九派新闻的记者是阳丹和余兆晨。

编辑:曾金秋

相关知识

42天减重50斤!当一名减重科医生成为健美冠军
“减重”医生42天减重近50斤,逆袭成为健美冠军
医生42天减重50斤逆袭成健美冠军,帮百人成功减肥
42天减重50斤逆袭成健美冠军,他帮百人成功减肥
42天减重近50斤!吴医生揭秘科学减重秘诀
医生跨界夺冠!42天减重50斤,但他的方式普通人学不得
42天狂减50斤!这位“减重”医生夺冠又助人,你的减肥何时开启
医生42天减重近50斤,健康瘦身引关注
“减重”医生42天减重近50斤的奇迹之旅
喜茶“夺冠纤体瓶”火爆原因揭秘

网址: 夺得健美冠军的医生走红:42天内成功减重近50斤,门诊预约火爆 https://m.trfsz.com/newsview136994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