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 > 远离高血压,守护心血管健康防线

远离高血压,守护心血管健康防线

在当今快节奏的现代生活中,高血压悄然潜伏在人们身边。它看似无声无息,却在不知不觉中对身体的各个器官发起“攻击”,引发心脑血管疾病、肾脏病变等诸多严重并发症,严重威胁着生命健康。据统计,我国高血压患者数量庞大,且呈逐年上升趋势,那么我们如何预防高血压呢?

合理膳食

1.低盐饮食:过量的盐分摄入是高血压的重要诱因之一。世界卫生组织建议,每人每天的食盐摄入量应不超过5克。减少加工食品、腌制食品、咸味零食等高盐食物的摄取,学会在烹饪过程中少放盐、巧用醋、柠檬汁等调味料替代部分盐分,既能增添风味,又有助于控制血压。

2.增加蔬果摄入

新鲜的蔬菜和水果富含钾、镁等矿物质以及膳食纤维,这些营养成分有助于促进钠的排出,舒张血管,降低血压。每天保证摄入500克蔬菜,种类应多样化,涵盖绿叶蔬菜、根茎类蔬菜、茄果类蔬菜等;水果摄入量不少于200克,可选择苹果、香蕉、橙子、草莓等当季水果。

3.控制油脂与糖分

减少动物脂肪、油炸食品、糕点等高脂高糖食物的消费,这类食物易导致肥胖、血脂异常,进而增加高血压风险。优先选择橄榄油、亚麻籽油等富含不饱和脂肪酸的油脂,用于烹饪或凉拌,每日烹调用油控制在25-30克;精制糖的摄入量每天应少于25克,少喝含糖饮料,多喝白开水或淡茶水。

适量运动

1.有氧运动:每周至少进行150分钟的中等强度有氧运动,如快走、慢跑、游泳、骑自行车等。快走时,保持每分钟100-120步的速度,能使身体微微出汗,促进血液循环,增强心肺功能,有助于降低血压。游泳也是一项极佳的运动,水的浮力减轻了关节负担,全身肌肉参与运动,可有效消耗热量、舒缓血管紧张。对于没有运动习惯的人,可从每天10分钟的步行开始,逐渐增加运动时间和强度。

2.力量训练:适度结合力量训练,如使用哑铃进行简单的手臂屈伸、深蹲等练习,有助于增加肌肉量,提高基础代谢率。肌肉如同身体的“能量发动机”,更多的肌肉意味着在休息时也能消耗更多热量,维持健康体重,间接助力血压控制。但需注意,力量训练应在专业指导下进行,避免因动作不当造成运动损伤。

3.日常活动增加:除了专门的运动时段,尽量减少久坐时间,增加日常活动量。如步行上下楼梯、站立工作、每隔一段时间起身活动几分钟等。研究表明,久坐不动人群患高血压的风险比经常活动的人高出20%-30%,即使是这些微小的改变,日积月累也能对血压产生积极影响。

戒烟限酒

1.戒烟:烟草中的尼古丁、焦油等有害物质进入人体后,会使血管收缩、心跳加快,导致血压升高,还会损伤血管内皮,加速动脉粥样硬化形成。无论是主动吸烟还是被动吸入二手烟,都对健康有害无益。戒烟虽难,但有诸多方法可循,如使用戒烟辅助工具(尼古丁贴片、口香糖等)、寻求家人朋友支持、参加戒烟互助小组等,迈出戒烟的第一步,就是向健康迈进一大步。

2.限酒:过量饮酒会导致血压波动,增加高血压发病风险。男性每日饮用酒精量不应超过25克(相当于啤酒750毫升、葡萄酒250毫升、38度白酒75毫升或高度白酒50毫升),女性应减半。对于已经患有高血压的患者,最好戒酒,以避免酒精对血压的不良影响。如果难以完全戒酒,可逐渐减少饮酒量,选择低度数酒类,并避免空腹饮酒。

规律作息

1.充足睡眠:每晚保证7-8小时的高质量睡眠至关重要。睡眠期间,身体会进行自我修复和调节,包括血压的稳定调节。长期熬夜或睡眠质量差,会打乱人体生物钟,导致交感神经兴奋,促使血压升高。建立规律的睡眠时间表,睡前避免使用电子产品、避免饮用咖啡或浓茶,营造安静、舒适、黑暗的睡眠环境,如使用遮光窗帘、耳塞等,有助于提高睡眠质量。

2.减轻压力:现代生活压力大,长期处于精神紧张状态会引发应激反应,使血压升高。学会通过多种方式缓解压力,如冥想、瑜伽、深呼吸、听音乐、旅游等。冥想时,静下心来专注于呼吸或特定意象,每天10-15分钟,能有效放松身心,降低交感神经兴奋性,让血压回归平稳。工作中合理安排任务,学会劳逸结合,避免过度劳累。

定期监测

1.家庭血压监测:购置一台上臂式电子血压计,在家中定期测量血压,是及时发现血压异常的便捷方法。测量时,应在安静休息5-10分钟后,取坐位,上臂与心脏处于同一水平,按照血压计操作说明进行测量,每天固定时间测量,如早晨起床后、晚上睡觉前,并记录血压值。一般来说,连续测量3-5天,若收缩压或舒张压多次超过正常范围,应及时就医进一步检查。

2.定期体检:即使没有自觉症状,成年人也应每年至少进行一次全面体检,包括血压测量、血常规、尿常规、血脂、血糖等项目。体检能够早期发现潜在的健康问题,尤其是高血压及其相关危险因素,如发现血脂异常、血糖偏高,可及时采取干预措施,预防高血压的发生。对于有高血压家族史、肥胖、长期吸烟饮酒等高危人群,体检频率应适当增加,每半年进行一次为宜。

心理平衡

情绪对血压有着深远影响,长期焦虑、抑郁、愤怒等负面情绪易导致血压升高。培养积极乐观的心态至关重要,学会正视生活中的困难与挫折,以平和的心态应对。多与家人、朋友交流沟通,分享生活点滴,遇到烦恼时寻求他人支持与建议,避免独自承受压力。参加社交活动、兴趣小组,丰富业余生活,让心情愉悦放松,维持心理平衡,守护血压稳定。

控制体重

肥胖是高血压的重要危险因素之一,体重超标会增加心脏负担,使血管承受更大压力。通过合理饮食与适量运动相结合,逐步实现健康减重目标。一般以体重指数(BMI=体重(kg)÷身高(m)²)作为衡量指标,成年人BMI应控制在18.5-23.9之间。对于超重或肥胖者,每减轻10公斤体重,血压可能会下降5-10mmHg。制定个性化的减重计划,如每周减重0.5-1公斤,避免过度节食或采用极端减肥方法,确保减重过程安全、可持续。

避免药物滥用

一些药物如避孕药、类固醇激素、某些抗抑郁药物等,长期使用可能会引起血压升高。在使用这些药物时,应严格遵循医嘱,了解药物的不良反应,定期监测血压。若发现血压异常波动,及时与医生沟通,调整用药方案,避免因药物滥用引发高血压。

参考资料:

《内科学》.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20年

相关知识

保护心血管健康,远离心血管疾病
守护健康血压预防高血压的方法
心血管病“隐形杀手”:一级预防,守护心脏健康之道
全国血管健康日,乐城守护你的心血管“防线”
盐的控制与健康:远离高血压与心血管疾病的关键
守护心脏,从日常做起:心血管健康知识全攻略
守护血压健康,华为WATCH D引领血压监测与管理新趋势
倡导健康生活方式 远离高血压病困扰
高血压遇见“对手”了!若能常吃,高血压绕道走,远离脑血管意外
茶的降压效果:心血管健康的守护神

网址: 远离高血压,守护心血管健康防线 https://m.trfsz.com/newsview141281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