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全民健康生活方式】三减三健 全民行动
来源:青岛西海岸新区卫生健康官微
全民健康
生活方式
每年9月是全民健康生活方式宣传月,2024年9月1日是第18个“全民健康生活方式日”。今年的活动主题是:食要三减,减掉不良生活方式;体要三健,健出美好生活向往。
减盐
《中国居民膳食指南》推荐成年人每天的食盐摄入量不超过5克,而我国居民的平均摄入量却远高于此。烹饪使用食盐虽然能够增添食物风味,但过多摄入会增加高血压、脑卒中、胃癌和全因死亡的发生风险。
减盐是预防心脑血管病最具成本效益的公共卫生措施,已被世界卫生组织列为最具性价比的健康干预措施之一。《中国居民膳食指南》推荐我国11岁及以上儿童和成年人每日摄入食盐不超过5g,其他年龄段儿童要更少,7-10岁儿童不超过4g,4-6岁幼儿不超过3g,2-3岁幼儿不超过2g。
我国居民钠的摄入来源主要为烹饪用盐,占72%,1g普通食盐中约含400毫克钠,家中的酱油、鸡精、味精、蚝油等调味品中也含有大量的钠,同样需要减少使用。
家庭烹饪过程使用奶酪、奶油、罐头食品、火腿含钠盐量较高。此外,盐还可能隐藏在你感觉不到咸的预包装食品中,比如方便面、面包、粉条、粉丝等,要警惕这些“藏起来”的 “隐形盐”,烹饪这些食品时要格外注意少放或不放盐。
烹饪时可使用葱、姜、蒜、辣椒、花椒等天然香料为食物提味,减少味蕾对咸味的敏感,逐步养成清淡的口味。
在选购预包装食品时,可从营养标签中直接了解食品的钠含量水平,是否为低钠产品(钠含量≤120mg/100g(固体)或100mL(液体))等信息,通过比对选择钠含量相对较低的食品。
注意减少选购钠含量高的酱腌菜,腌腊肉制品,蜜饯等食品,关注挂面、面包、饼干等含有较多隐形盐的食品的选购。
购买含盐调味品(如酱油、蚝油、豆瓣酱、味精等)时建议对同类产品进行比较,选择“钠”含量相对较低的调味品。有条件的地区可以去超市中低盐、低脂食品专柜选购健康食品。
减油
油脂是人体必需的营养素之一,它能够提供能量,帮助吸收脂溶性维生素,维持皮肤和毛发的健康。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饮食结构发生了很大变化。过量的油脂摄入会导致体内脂肪堆积,会增加肥胖增加血脂异常、动脉粥样硬化、冠心病和2型糖尿病等慢性病的发病风险。
建议成年人每天烹调油摄入量以25—30克为宜。目前我国居民烹调油平均摄入量已超出推荐量的1/3。减油的重点在于减少烹调油。
■家庭烹饪可使用带刻度的控油壶,定量用油,总量控制。建议选择蒸、煮等烹调方法,少煎炸,减少油的用量。
■在外就餐和点外卖时注意选择低油菜品,主动提出少油需求,合理点餐,避免浪费。
■少吃油炸和高油食品。购买预包装食品时阅读营养成分表,选择脂肪含量少的食品。
■除烹调油外,肥肉、动物内脏等饱和脂肪、胆固醇含量高,不宜多吃。吃畜肉宜选瘦肉,每人每周畜肉摄入不超过500克。
■儿童青少年要从小培养清淡不油腻的健康饮食习惯,超重肥胖、高血脂人群等更应控制脂肪摄入,做到食物多样,合理膳食。
减糖
糖属于碳水化合物, 是人体新陈代谢所需的七大营养素之一。糖是维持我们身体正常运转的主要能量来源,构成人体细胞、组织、酶和抗体的主要成分。但糖摄入过量往往导致能量摄入增加,不仅不利于控制体重,还会对身体健康产生影响。
世界卫生组织推荐成年人和儿童糖的摄入量每天不超过50克,最好不超过25克,合理控制糖的摄入量。
多关注低糖或无糖食品,有些食品虽标注“无糖”,但仍含有较多的麦芽糊精等物质,也不建议购买。在包装食品配料表中,各种配料是按照加入量的递减顺序一一排列,所以当无法通过营养成分表了解食品具体糖含量时,可对比同类产品,哪个产品中的糖在配料表中排得越往后,糖含量就越低。饼干、冰淇淋、巧克力、糖果、糕点、蜜饯、果酱等在加工过程中添加糖,建议减少此类高糖类包装食品的摄入。
科学减糖,重在厨房,可以在烹饪过程中逐渐减少糖用量,适应和培养清淡口味,减少糖的摄入。添加糖不仅增加了糖的摄入,还掩盖了盐的味道,无意中也会增加盐的摄入量,所以尽量减少糖醋、红烧等方法。
婴幼儿建议喝白开水,制作辅食时,也应避免人为添加糖。含糖饮料是儿童青少年摄入添加糖的主要来源,建议不喝或少喝含糖饮料。人体补充水分的最好方式是饮用白开水。
健康口腔
口腔健康直接影响人们的进食、言语,口腔健康是全身健康的重要组成部分,口腔健康的标准是“牙齿清洁、无龋洞、无疼痛感、牙龈颜色正常、无出血现象”。健康口腔,惠及全人群、生命全周期,对全身健康、幸福感和生活质量有着积极的影响。
刷牙是每天的必要事项,早晚刷牙,饭后漱口。含氟牙膏中的氟是牙齿的保护衣,可以阻止细菌入侵,保护牙齿健康,每天使用含氟牙膏至少刷牙两次。饭后用清水或茶水漱口,有助于去除口腔内的食物残渣。睡前刷牙更重要,睡前刷牙后不再进食。刷牙可以保持牙面清洁,但很难刷到牙缝。应使用牙线或牙间隙刷清洁牙齿缝隙。
经常摄入高糖食品和饮料以及碳酸饮料,会导致牙齿发生龋病或酸蚀症,日常应减少含糖饮料、碳酸饮料及高糖食品的摄入量。水果制作成果汁后,所含糖分成为游离糖,致龋性增加,应减少饮用。
定期进行口腔检查能及早发现问题并进行治疗,一般人群每年应至少进行一次口腔检查。牙石需要通过口腔医生洁牙去除,建议每年进行1—2次洁牙。若出现牙龈出血、牙龈肿痛、牙齿松动或龋病、牙周病,应及早就医。
健康骨骼
骨骼支撑着我们的身体,但骨骼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它在不断构建、塑形和重建,在不同的年龄段悄悄发生着变化。如果骨骼变疏松的话,很容易导致一些不可逆疾病。
骨质疏松症是中老年人最常见的一种全身性骨骼疾病,主要表现为疼痛、驼背、身高降低和骨折,各个年龄阶段都应注意预防骨质疏松,绝经期后的女性及中老年人是骨质疏松的高发人群。
钙是组成人体骨骼的主要元素,充足的钙和维生素D,对维持人生各个阶段的骨骼健康均发挥重要作用。可进食钙质丰富的食物,如牛奶、虾皮、坚果等等。此外,应保持适当健康的体重。过度消瘦的人,容易发生骨质疏松。
充足的光照会促进维生素D的生成,阳光照射不足,很容易出现维生素D缺乏或不足。建议每天至少20分钟日照时间,提倡中速步行、跑步、骑行等多种户外运动形式。
要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戒烟、限酒、避免过量饮用咖啡和碳酸饮料。成年男性和女性一天的最大饮酒酒精量建议不超过25g和15g。
保持规律且适当的运动,每周最好有150—300分钟中等强度运动,如快走、慢跑和跳广场舞等。同时,关节的柔韧性和灵活性锻炼运动负荷小,能量消耗低,有助于老年人预防跌倒和外伤。
健康体重
体重是客观评价人体营养和健康状况的重要指标,体重过高或过低都会对健康造成不利影响。肥胖是多种并发症的公认危险因素,包括2型糖尿病、血脂异常、高血压、心血管疾病、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骨关节炎等。儿童期肥胖会影响儿童的运动能力和骨骼发育,对行为、认知和智力也会产生不良影响。
按照现行标准,我国健康成年人的BMI应在18.5-23.9 kg/m²。BMI在18.5 kg/m²以下,则属于体重过低。消瘦与生长迟缓、免疫功能下降、内分泌失调、骨量下降等相关,同样危害身体健康。
如何正确管理体重?
1.合理膳食
控制总能量摄入的同时,坚持均衡的饮食习惯,是维持健康体重的核心所在。鼓励主食以全谷物为主,保障足量的新鲜蔬果摄入,蔬菜水果品种多样化,但要减少高糖水果及高淀粉含量蔬菜的摄入。动物性食物应优先选择脂肪含量低的食材,如瘦肉、去皮鸡胸肉、鱼虾等;优先选择低脂或脱脂奶类。避免吃油腻食物和过多零食,少食油炸食品,少吃盐;尽量采用煮、煨、炖和微波加热的烹调方法,用少量油炒菜。
2.科学运动
在家运动时,选择适合家庭环境使用的健身设施,可开展瑜伽、俯卧撑、仰卧起坐等室内运动。有条件的职业人群坚持做工间操,积极参与各项文体活动。儿童青少年在校应积极参加学校体育课、大课间或早操等体育活动。老年人应重视运动安全,科学评估,量力而行,建议积极进行强度适合运动锻炼,延缓肌肉衰减,预防跌倒。
3.保持积极心态
肥胖可能削弱个人的自我价值感。特别是在儿童青少年中,超重和肥胖可能影响学习,还可能加重心理负担。因此,在减重过程中,肥胖者在必要时可求助于心理干预,在专业人士协助下提高心理调适功能,增加自信,缓解压力与抑郁焦虑情绪,提高减重效果和生活质量。
4.制定科学减重目标
超重和肥胖者减重的主要目标是降低脂肪组织的重量,在制定减重目标时要量力而行,速度不宜过快。一般可按照每周体重减少不超过0.5公斤的速度,在3—6个月内减少体重的5%—10%,或在专业人员的指导下设置合理目标,科学控制体重。
供稿:区疾控中心
审核:周淳莉
编辑:刘 琼 李嘉芸
电话:0532--86169110
地址:青岛西海岸新区双珠路168号
投稿邮箱:qxxqwjjxx@qd.shandong.cn
长按左边二维码
感谢您的关注
来源:青岛西海岸新区卫生健康官微 编辑:杨凡 审校:侯峰峰 主编:郭常宏
阅读量:15.9W
相关知识
【全民健康生活方式】三减三健 全民行动
全民健康生活方式行动方案公布:三减三健
“三减三健”倡导全民健康生活方式
全民健康生活方式行动“三减””三健“”专项行动介绍.ppt
街道全民健康生活方式三减三健行动实施方案.pdf
2021街道全民健康生活方式三减三健行动实施方案.docx
全民健康生活方式行动 “三减三健”从我做起
“三减三健”从我做起全民健康生活方式行动在路上
2019年全民健康生活方式日行动“三减三健”助力健康中国行动
“三减三健 从我做起”全民健康生活方式宣传活动
网址: 【全民健康生活方式】三减三健 全民行动 https://m.trfsz.com/newsview141440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