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现代社会,传统观念仍占据着社会性别意识的主流地位,理想女性的形象也打上了传统观念的烙印。从社会性别的视角来看,这是因为中国几千年的“男尊女卑、男主女从、男外女内、男强女弱、男大女小”等传统观念早已渗透到人们的观念中,积淀成一种性别刻板印象,成为人们衡量男女人格及成功的标准,并通过文化传统、习俗、教育、法律、宗教、政策等机制得到进一步的加强和巩固。在女孩上学“无用论”的环境下,传统观念认为女性只要学会教养孩子的知识和具有家政知识就足够了,没有必要读那么多书,更没有必要接受高等教育,因为男性比较恐惧女性的德才,认为聪明的女人是极其危险的。
由于受这些传统意识的影响,女性在社会化的过程中对自我性别的接受程度并不高,甚至形成了歪曲的自我意象,认为“自己是女性就必须保持一种谦卑的姿态,否则,会受到指责并被视为怪异”,她们将男人对女性的评价看得比自己对自己的评价更重要。现如今,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也普遍存在着传统女性的角色习惯性定型暗示,如“干得好不如嫁得好”、“男子定位在事业,女子定位在家庭”等等。在大多数人的心里也依然存在着对“女研究生”的性别刻板印象,尤其是“90 后”这一代的女研究生。因为在社会中,“90 后”和“女研究生”是两个比较特殊的群体,伴随着改革开放成长起来的“90 后”一代,又是中国第一批独生子女,在他们身上有着改革开放的烙印,形成了独立、个性、自我、情绪化等多元化的性格特征。而女研究生作为接受过高等教育的一个群体,在“90 后”群体中更是特殊中的特殊,因此受到更多的关注。古往今来,由于长期受传统封建思想的影响,中国传统文化在现代社会依然根深蒂固,由此形成了许多与性别有关的性别角色刻板印象。
性别角色指的就是以性别为标准进行划分的一种社会角色,包括男人角色和女人角色。它主要表现为两个层面,一是“性别角色期待”,即社会对两性所期待的行为活动;另一种是“性别角色表现”,即两性个体所实际从事的活动。性别角色期待为两性个体制定出相应的行为范本,个体在社会中依照期待中的性别角色来行动。性别角色期待塑造着我们的行为。不管我们扮演什么角色,我们都有一种性别认同,即我们对自己作为男性或女性的认知。性别刻板印象则指人们对男性或女性角色特征的固有印象,它表明了人们对性别角色的期待和看法,它严格地界定了性别角色的标准。“男尊女卑”、“男强女弱”、“男外女内”等传统的性别刻板印象强调男性以事业为中心,女性以家庭为中心,这使男女两性对“女性应不应该获取高学历”的理解存在着性别分野。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和发展,女性的地位不断提高,逐渐获得了社会的认同,但这并不意味着男女平等已经真正深入人心。大量研究表明,人们表面承认男性的优势领域女性同样可以取得相当的成就,但传统的刻板印象依然内隐地存在,并且以一种自动化的方式对人们的日常观念和行为产生影响。另外,虽然许多刻板印象不利于女性,但女性却拥有和男性相同程度的刻板印象。这说明长期的历史文化所造成的内隐刻板印象是非常普遍和根深蒂固的,另一方面也表明现代女性的矛盾心理:即表面上追求男女平等,但在内心深处,依然是认同男性的强势和自己的弱势地位,她们害怕自己优于男性,使自己失去女人味。
相关知识
性别角色如何影响我们的恋爱观念?
女性角色审美观念演变
社会经济地位、性别不平等与性别角色观念
性别角色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
建立健康的性别角色认同男女如何在性别观念上达成共识
论电视媒介对学前儿童性别角色社会化的影响
时代审美观念的变化对服饰的影响
多重角色对现代女性健康影响的实证研究
性别角色如何影响家庭结构和家庭关系?
现代女性:走出贤妻良母的传统角色
网址: 传统观念对女性角色定位的影响 https://m.trfsz.com/newsview144738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