避免选择过油、过辣的锅底
过油、过辣的锅底会刺激咽喉和胃肠,导致咽喉肿痛、胃溃疡、腹泻等症。建议人们特别是老年人及慢性病患者,尽量选择清汤、菌汤或老鸭汤锅底,并搭配冬瓜、萝卜等清凉甘润的蔬菜。
涮菜前先吃点主食
在涮肉和蔬菜前,可先吃些淀粉类主食。此举既能控制自己的食量,又有助于保护肠胃。
三口蔬菜一口肉
很多人都有这样的经历,吃火锅会在不知不觉中进食过量。此时可给自己限量,比如吃三口蔬菜再吃一口肉,限制高脂肪食物的摄入量。
尽量别喝酒或冷饮
白酒、冷饮是肠胃的“天敌”,若再配上滚烫的火锅,更加重刺激,造成消化道充血,损伤肠胃黏膜。吃火锅时,最好喝些凉开水、豆浆或酸奶等。
涮菜时间要到位
特别是肉类、海鲜,一定要煮熟后再吃。普通肉类煮 10 分钟以上,鱼虾海鲜煮 15 分钟以上,鸭肠等内脏煮 5 分钟左右;蔬菜烫 1~2 分钟即可,以免破坏其中的营养成分。
生熟分开防污染
许多人把生肉夹入火锅,然后再用同一双筷子将熟肉送入口中,此举极易导致“病从口入”,甚至污染整盘食物。为避免交叉污染,最好使用公筷,同时将夹、盛生食的碗筷与直接入口的餐具分开。
避免蘸料味重、盐超标
韭菜花、豆腐乳等是吃火锅必备的蘸料,它们不仅含盐量较高,而且容易附着在食物上,导致食盐摄入量超标。其实,用新鲜辣椒、蒜蓉、麻油等作料代替蘸料,不仅能提升食物的香味,还能控制盐分。
不喝浓稠汤底
涮完火锅后,浓稠的火锅汤是不少人的最爱,喝上一碗鲜香无比。殊不知,汤中已含有许多嘌呤,过量食用可能导致痛风,所以不要喝久煮的火锅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