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 > 不用再控盐了?医生直言:血压没达到这个值,吃点咸食或更健康?

不用再控盐了?医生直言:血压没达到这个值,吃点咸食或更健康?

少吃盐几乎成了现代健康饮食的金科玉律,许多人为控制血压而苦苦与美味告别。长期以来,医学界普遍认为高盐摄入与高血压密切相关,各国健康指南也多建议限制钠盐摄入。然而,近期医学研究带来了新的声音:并非所有人都需要严格控盐,血压未达某个阈值的健康人群,适度食用咸食可能不会增加健康风险,甚至在某些情况下更有益健康。这一观点引发了广泛关注与讨论,也让许多人开始重新思考:我们真的需要那么恐盐吗?

你知道吗?盐分作为人体必需的电解质,在维持体液平衡、神经传导和肌肉收缩等生理功能中扮演着不可替代的角色。过度限盐可能导致低钠血症,引起头晕、注意力不集中等一系列问题。中国营养学会建议,健康成年人每日盐摄入量控制在6克以内,但这一数值并非针对所有人群的绝对标准。

多项大型研究显示,血压正常的人群中,适量增加盐分摄入并未显著增加心血管疾病风险。哈佛大学公共卫生学院一项追踪16年的研究发现,对于血压低于140/90mmHg的人群,每日钠摄入在3-5克范围内时,心血管健康风险最低。这挑战了传统的越少越好观点。个体对盐分的敏感性差异显著。医学界将人群分为盐敏感型和盐不敏感型。前者摄入过多盐分会导致血压明显升高,后者则反应较轻微。研究数据表明,约有30%的血压正常人群和50%的高血压患者属于盐敏感型。这意味着大部分血压正常的人可能不需要过度控盐。

年龄因素同样值得关注。年轻人普遍代谢更活跃,肾脏功能更强,能更有效地排出多余钠离子。对于40岁以下、无高血压家族史、血压稳定在120/80mmHg以下的年轻人,适度放宽盐分限制通常不会增加健康风险。相比之下,老年人、肾功能不全者和高血压患者则需更谨慎对待盐分摄入。体力活动水平也是影响控盐需求的重要因素。经常进行剧烈运动或体力劳动的人群,通过汗液流失大量盐分,适当增加盐分补充有助于维持电解质平衡,预防脱水和肌肉痉挛。马拉松运动员在长跑训练后往往需要主动补充盐分,而非限制盐分。

现代人饮食结构中,超过70%的盐分来源于加工食品而非自家烹饪中添加的食盐。面包、加工肉类、速食面、罐头食品等隐藏着大量看不见的盐。相较于严格限制调味盐,减少加工食品摄入对控制总体盐分摄入更为有效。值得注意的是,钠与钾的平衡比单纯的钠摄入量更为关键。钾离子能帮助身体排出多余的钠,降低血压升高风险。富含钾的食物包括香蕉、土豆、菠菜、牛油果等,适当增加这类食物摄入,可部分抵消高钠饮食的负面影响。

地域差异也为控盐问题带来了新视角。研究发现,某些长寿地区居民如地中海沿岸和日本冲绳岛民众,尽管钠摄入量相对较高,却维持着较低的高血压发病率和心血管疾病风险。这一现象被归因于他们富含蔬果、鱼类和不饱和脂肪酸的均衡饮食模式,以及活跃的生活方式。

综上所述,对于血压正常的健康人群,特别是血压稳定在130/85mmHg以下者,无需过度恐慌适量的盐分摄入。更科学的做法是定期监测血压变化,了解自身对盐分的敏感程度,根据个人情况调整饮食策略。同时关注饮食整体平衡,增加新鲜蔬果摄入,保持适度运动,这些措施对健康的贡献往往超过单纯的限盐。健康管理需要理性且个体化的方法,而非简单地服从于一刀切的建议。理解自身健康状况,做出适合个人的选择,才是真正的健康智慧。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相关知识

不用再控盐了?医生直言:血压没达到这个值,吃点咸食或更健康?
医生直言:血糖若没到这个数值,别再控糖了,吃点甜食或更健康?
掌握这些控盐小技巧,不再谈“盐”色变
掌握这些控盐小技巧 不再谈"盐"色变
“9·15”减盐周,就要5克盐 降低“盐”值 不要再咸啦
咸中有风险,12个控盐小妙招
不咸=没盐?警惕“隐形盐”!
全国高血压日:减盐控重 让血压不再“居高不下”
8个月娃吃盐致死,尝着不咸=没盐?
健康科普丨减盐控重 让血压不再“居高不下”

网址: 不用再控盐了?医生直言:血压没达到这个值,吃点咸食或更健康? https://m.trfsz.com/newsview1491789.html